我們周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氣味分子。跟隨新聞記者小酷龍,走進氣味科學研究的奇妙世界吧!
近兩千年前的 古羅馬香水是什么味兒的
2019年,一支工程隊在西班牙南部的小鎮偶然發現了一座公元1~2世紀的古羅馬陵墓。其陪葬品中有一個精致的水晶瓶,瓶蓋和瓶身間的縫隙由瀝青密封,內含油狀物質。考古學家經過4年的科學研究,借助氣相色譜和質譜分析等技術手段,確認該油狀物質是香水,其芳香來源是廣藿香,和“藿香正氣水”氣味的主要來源相同。廣藿香原產于東南亞,對古羅馬人來說是非常珍貴的香料。由于良好的密封和保存條件,這瓶香水得以穿越近兩千年時間留存下來。
氣味是記憶的“時光機”
一聞到樟腦丸的味道,就想到外婆家的衣柜,你有過類似的體驗嗎?特定的氣味能喚起人們深藏的記憶,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普魯斯特效應”。研究表明,氣味能觸發的記憶比語言和視覺信息觸發的記憶更久遠,多數與童年有關,且通常包含豐富的細節并伴隨強烈的情感體驗。嗅覺是唯一一種不需要經過丘腦就能和大腦的記憶系統產生交流的知覺。隨著氣味數字化研究的深入,未來我們或許能借助人工智能調配出記憶中熟悉的氣味,甚至能幫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回憶起過去。
為什么 蚊子總能找到你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有數十萬人因蚊子傳播的疾病而死亡。最新研究顯示,埃及伊蚊為了精準地定位并叮咬人類,在長期演化中出現了獨特的嗅覺系統:它們的單個嗅覺神經元存在多種類型的受體,可以探測到不同的氣味。即便某些受體被破壞,它們仍能通過其他受體探測到人類。此外,埃及伊蚊腦中存在特定的區域,該區域僅對人體的氣味有反應。科學家用兩種化學分子(正己醇和癸醛)配比的混合物來模擬人體的氣味,成功吸引了實驗中超過60% 的埃及伊蚊,這為開發新型驅蚊、滅蚊產品提供了思路。
人工智能的“ 嗅覺” 可媲美人類
谷歌團隊開發了一種基于圖形神經網絡的機器學習模型,它能根據化學分子的結構來描述其氣味。科學家利用5000種已知化合物的氣味數據來訓練該模型,繪制了一個包含約50萬種潛在氣味的人類嗅覺圖譜。在與15位訓練有素的受試者的比較測試中,機器學習模型在53% 的嗅覺任務中表現優于人類,這意味著人工智能在模擬人類感官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這項技術不僅能協助食品、醫療和化工領域的研究人員合成新的氣味,還能幫助我們深度了解人腦辨別氣味的復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