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為油橄欖輻照誘變育種提供理論參考。【方法】以‘皮削利’‘切姆拉爾’‘豆果’‘奇跡’‘阿爾波薩納’5 個品種的種子為試驗材料,以5 種劑量(0、50、100、150 和250 Gy)的12C6+ 輻照油橄欖種子,播種后統計不同處理下的發芽率、存活率、鮮質量、株高、總葉數量、根長和側根數量等7 項指標,運用隸屬函數法綜合評價不同輻照劑量對不同品種油橄欖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的影響,并計算半致死輻照劑量。【結果】12C6+ 輻照對不同品種油橄欖種子發芽率的影響存在差異。隨著輻照劑量增加,‘皮削利’和‘切姆拉爾’種子發芽率先升高后降低,‘豆果’‘奇跡’‘阿爾波薩納’種子發芽率逐漸降低,250 Gy 輻照處理下發芽率分別降至11.46%、8.33%、14.58%、7.29% 和11.46%。12C6+ 輻照對各品種油橄欖幼苗的生長有抑制作用。隨著輻照劑量增加,鮮質量、株高、總葉數量、根長和側根數量均逐漸下降,250 Gy 輻照處理下均降至最低。12C6+ 輻照對油橄欖幼苗具有一定的致死效應,且與輻照劑量緊密相關。與種子發芽后40 d 時相比,發芽后90 d時各輻照處理下不同品種油橄欖幼苗的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隸屬函數分析結果表明,各輻照劑量按照5個品種的總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均為0、50、100、150、250 Gy,表明不同劑量輻照處理(50 ~ 250 Gy)均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不同品種油橄欖幼苗的長勢。5 個油橄欖品種按照種子半致死劑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分別為‘豆果’(153.7 Gy)、‘皮削利’(143.5 Gy)、‘切姆拉爾’(129.9 Gy)、‘奇跡’(115.3 Gy)、‘阿爾波薩納’(108.1 Gy)。【結論】12C6+ 輻照對不同品種油橄欖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整體上有抑制作用,且輻照劑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強。綜合考慮發芽率、存活率、幼苗生長等情況,油橄欖種子的適宜輻照劑量為100 ~ 150 Gy。
關鍵詞:12C6+ 輻照;油橄欖;種子萌發;幼苗生長
中圖分類號:S604+.1;S565.7;Q945.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8981(2024)02—00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