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為香椿育苗基質配置和苗圃地、造林地選擇提供參考。【方法】以香椿2 年生幼苗為材料進行盆栽試驗,探究不同pH(3.0、4.0、5.0、6.0、7.0、8.0、9.0、10.0)環境對香椿幼苗生長、光合作用、細胞膜透性、滲透調節物質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結果】強酸(pH ≤ 4.0)和強堿(pH ≥ 9.0)脅迫對香椿幼苗生長具有抑制作用,地徑增長量、苗高增長量、復葉長度和小葉面積隨pH 增大總體表現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規律。地徑增長量和苗高增長量在pH 為3.0 ~ 6.0 和9.0 ~ 10.0 時極顯著低于pH 為7.0、8.0 的處理和對照;復葉長度和小葉面積在pH 為6.0 ~ 8.0 時受影響不顯著,其他處理極顯著低于對照。隨著pH 增加,香椿幼苗葉片的凈光合效率、氣孔導度和蒸騰效率均呈現先增加后下降的變化規律,pH 為3.0、4.0、10.0 時均極顯著低于其他處理;葉片胞間CO2 濃度整體呈現先下降后增加的趨勢,在pH 為7.0 時其濃度最低。葉片細胞膜透性、MDA 含量、SOD 活性、POD 活性和滲透調節物質含量隨pH 增加呈現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但各指標的變幅存在差異,且酸脅迫比堿脅迫的影響更大。在pH ≤ 5 和pH ≥ 9 環境下,香椿幼苗葉片的細胞膜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在強酸強堿環境下細胞膜受損更為嚴重。【結論】香椿幼苗生長受到pH 環境影響,酸、堿環境導致葉片細胞膜透性增大、抗氧化酶活性增強以及光合作用減弱,酸脅迫比堿脅迫對香椿幼苗生長的抑制作用更顯著。香椿幼苗有一定耐酸堿能力,生長適宜pH 為6.0 ~ 8.0。
關鍵詞:香椿;酸堿處理;脅迫;生長;光合作用;生理指標
中圖分類號:S64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8981(2024)02—00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