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企業出海如何增強競爭力、能獲得哪些法律支持?
2024年6月12日,重慶企業赴東盟國家投資法律需求座談會在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舉行,重慶出海企業負責人、相關法律機構負責人、東盟國家法律專家等30余人共聚一堂,探討重慶企業如何赴東盟國家投資。
據統計,東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今年1月至4月,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達2.18萬億元,增長8.5%,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5.8%。
截至目前,已有300多家重慶企業“走出去”投資辦企業,海外資產累計近200億美元。除了從東盟國家進口水果、礦石等產品外,重慶也將整車、筆記本電腦、汽摩配件、化工品、農特產品等出口到世界各地,實現了“買全球、賣全球”。
在座談會上,來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多個東盟國家的法律專家,圍繞當地法律法規及企業投資注意事項進行了分享。
“此前,投資者來到柬埔寨,多會找律師了解法律問題,現在我們設立了專業的機構,去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投資的相關法律事項。”柬埔寨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柬埔寨在此前頒布了新的投資法,進一步加強相應的法律、政策的透明度,避免投資者因錯誤信息導致投資風險。
會上,眾多重慶企業也紛紛圍繞關心的問題進行提問、交流。“這個座談會為我們企業了解東盟國家投資相關事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重慶西大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湯玉蘭說,西大魔芋計劃在老撾投資一個魔芋種植基地和加工基地,通過此次座談會,她詳細了解了老撾當地用工、稅收等相關情況。
湯玉蘭說,今天的交流活動給了自己一個很大的驚喜,希望此后能與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進一步合作,為西大魔芋出海開展投資合作提供長效的支持。
“希望通過這次交流,讓企業深入了解東盟法治環境,讓東盟法律專家了解重慶企業‘走出去’的需要,為企業赴東盟投資出謀劃策,助力重慶與東盟的經貿發展。”西部國際傳播中心主任趙吾君說,作為本次座談會的主辦方之一,西部國際傳播中心一直致力于向全球發布有關中國西部的新聞,同時連續多年舉辦多項中外人文交流活動,持續為推動中國企業、重慶企業“走出去”而努力。
本次座談會上,來自東盟國家的法律專家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西南政法大學東盟英才博士學位項目留學生。
東盟英才博士學位項目由西南政法大學于2016年創設,是國內首個針對東盟國家法治建設需求,面向東盟國家政府及法律法學組織而創辦的“訂單式”學位培養項目。自開設以來,該項目每年招收15名左右來自柬埔寨司法部、緬甸法律事務部、印尼最高法院、老撾司法部、東盟國家律師協會及高校等單位推薦的司法官員、律師與學者。
本次座談會由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西部國際傳播中心主辦,陸海新通道法律服務聯盟協辦。
圖文來源:華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