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9月2日在京開幕,以“文藝新動力·視聽創未來”為主題,聚焦技術創新全面應用、藝術產業深度融合等,促進網絡視聽領域創新融合,推動網絡視聽行業高質量發展。
大會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舉辦1場開幕式暨高峰研討、6場主題研討、3場項目征集,以及多項網絡視聽藝術系列活動。
全國政協常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會長聶辰席,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彥,北京市委副書記劉偉,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出席大會開幕式。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相關委辦局、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及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廣電局代表,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抖音、快手、芒果TV等重點網絡視聽平臺和制作機構創始人或主要負責人,知名作家、導演、制片人、編劇、演員,網絡視聽領域專家學者及行業協會負責人、重點新聞媒體代表出席活動。
共議網絡視聽行業高質量發展
9月2日舉辦的高峰論壇上,多位行業嘉賓圍繞網絡視聽行業發展新趨勢發表主題演講,共議網絡視聽行業高質量發展。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表示,網絡視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場域,網絡視聽匯聚的新技術、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影視文旅聯動為大視聽產業發展開辟新的增長空間,網絡視聽內容海外影響力顯著提升,助力講好中國故事。他同時提到,優質作品具有持久的長尾效應,隨著國內文旅消費用戶行為的變化,優質內容IP對場景的賦能作用日益凸顯。
快手聯合創始人銀鑫表示,快手始終致力于為用戶打造更繁榮普惠的平臺生態??焓謱⒑捅姸嗑W絡視聽行業同仁一起,以“下沉”的勇氣、“破浪”的勁頭、“精進”的心態,著力書寫每一個普通人的中國故事,點亮生活中的“平凡之光”,讓有力量的故事與大眾樸素的情感呼應,彰顯時代情懷,發出中國聲音。
騰訊公司總編輯、公共政策副總裁朱殿君在發言中表示,藝術不僅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中國本土文化和技術革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動網絡nKAsS4gwpSoY7aac6TyqZQ==視聽行業進步,為文藝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當前,網絡視聽精品內容建設、市場產業發展、新技術開發應用等方面呈現新態勢,作為一家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科技+文化公司,騰訊近年來以中華文化滋養藝術創作,不斷推出精品化網絡視聽內容。與此同時,平臺以數字技術賦能藝術創新,提高新效能,提升新體驗,在AIGC內容生產引擎、影視工業化流程建立與完備、音畫質技術開發等方面開展研發工作,共同推動網絡視聽產業發展。
優酷副總裁、總編輯張麗娜表示,網絡視聽不是一個容易的行業,時刻面臨用戶習慣、跨界融合、技術迭代和國際競爭等挑戰。“優酷堅信,只有相信年輕人,為他們提供舞臺,長情陪伴;抓住技術機遇,加速影視工業化,換道超車;不斷自我迭代,堅持不干行活,為好內容全力以赴,才能迎來行業的‘新新’向榮?!?/p>
抖音集團副總裁、總編輯張輔評在發言中介紹了抖音近年的行業布局及成績,并表示,抖音將持續“用好內容豐富精品化生態”“用新技術賦能創作新空間”“用強扶持反哺行業新方向”,為推動網絡視聽行業高質量發展繼續努力。
精品網絡劇創作密鑰
9月2日,大會舉行網絡劇主題研討活動,與會嘉賓就精品網絡劇創作展開交流。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視協理論評論專業委員會會長王一川發言稱,網絡劇發展已進入新時期,面對觀眾審美提升、多種媒介形態融合,網絡劇創作唯有精益求精。
《我的阿勒泰》導演、編劇滕叢叢表示,只有向生活學習、向古往今來的優秀作品學習,創作才不會落后于時代。《唐朝詭事錄之西行》總導演柏杉表示,網絡劇創作要遵循內容為主、品質為先的核心理念,堅持創新思維和精益求精的制作態度。
“當下,我們進入了向下共情、向上創作的時代,最大的爆款一定源于現實題材?!睈燮嫠嚫呒壐笨偛么鳜撜J為,無論是溫暖現實主義對真善美的歌頌,還是批判現實主義對假惡丑的鞭撻,都契合當下觀眾的審美期待。
優酷副總裁謝穎表示,“挖掘確定性”不再是爆款唯一密鑰,創作者需要“探索更多可能性”,以“打造精品短劇”和“強化高效敘事”雙輪驅動,以精品內容的持續供給筑起長視頻的價值護城河。
網絡綜藝求變求新
9月2日下午舉行的網絡綜藝主題研討活動,以“十年綜跡·藝彩紛呈:網絡綜藝奏響時代之音”為主題,與會嘉賓共同探討網絡創作新趨勢。
綜藝制作人、大千影業創始人CEO趙林林從綜藝節目制作流程出發,解讀構建高效協作團隊的重要性。她認為,只有不斷優化團隊結構和提升團隊效率,才能提升綜藝品質。
優酷視頻柚子工作室總制片人彭正園更為看重內容創作中的原創力?!霸瓌摿κ且粋€制作團隊做好節目的關鍵,懷揣長期主義,與年輕觀眾同頻共振,與核心粉絲保持密切聯動,關注潮流思想、聚焦前沿動態、傾聽大眾心聲,讓網絡綜藝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良好載體。”
騰訊在線視頻天琴工作室負責人趙婧表示,一部好綜藝肩負成為觀眾“嘴替”的使命,說觀眾想說、做觀眾想做,讓觀眾可以從中找到情緒的“綠色”出口。當更多“自我”投射到綜藝之中,喚醒的不只有“爽感”,還有被理解、被認同的驚喜及寬慰。
圓桌論壇環節,“文旅融合”成為關鍵詞。綜藝制作人、聞脈文化創始人嚴敏表示,“文旅+綜藝”有巨大市場潛力,綜藝創作者大有可為。阿里大文娛集團優酷人文總經理王曉楠表示,文旅融合能夠給予節目創作巨大靈感,從一省一地的文旅表達,到聚沙成塔,形成多城共創的群星閃耀。
“微短劇+”跨界融合
9月3日,網絡微短劇主題研討活動以“以融促新、以質促融:開拓‘微短劇+’多產業跨界融合長賽道”為主題,參會嘉賓圍繞“揭秘·微短劇的制作生態鏈路”“延展·微短劇的跨界融合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表示,網絡微短劇管理正式邁入“分類分層審核”新階段。微短劇分類分層審核備案規定的出臺,不僅為微短劇創作指明方向、設立標準,也為企業公平競爭和持續贏利提供堅實制度支撐,在推動微短劇行業向精品化、創新化、規?;l展的同時,增強從業者預期和信心。
抖音短劇業務負責人王晨,點眾科技執行總裁李江,完美世界集團高級副總裁、影視業務負責人曾映雪,分別分享了微短劇精品化創作經驗。用戶體驗和情緒價值是他們共同強調的“創作密鑰”。曾映雪表示,要提供精品、多元、創新的微短劇內容,與用戶建立深刻情感鏈接,以品質之作,與觀眾同頻共振。
導演沈宏翔認為,碎片式觀劇是觀眾的選擇,也是時代的選擇,在信息爆炸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對影視品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創作者要高標準要求自己,為觀眾和市場輸送更多好作品。
深圳衛健委宣傳處處長、深小衛主理人王嶺分享了對“微短劇+”的理解和相關實踐。她認為,“微短劇+”中的這個“+”就是未來微短劇發展的核心。做好“微短劇+”,就是要大膽探索微短劇的跨界和融合,還要在與年輕人同頻和傳遞干貨信息之間取得平衡。
《我的歸途有風》總策劃、華策副總編輯賈堯分享了該劇創作經驗,以及與文旅的雙向奔赴。他表示,《我的歸途有風》充分展示樂山特色和當地非遺文化,讓觀眾對樂山的城市風貌與人文情懷有進一步了解,吸引不少網友前往打卡,是網絡微短劇帶動文旅消費的一次有益嘗試。
2024“北京大視聽”重點網絡文藝精品項目發布
在本屆網絡視聽藝術大會開幕式上,2024“北京大視聽”重點網絡文藝精品項目同步公布,《唐朝詭事錄之西行》《坦克!坦克!》《爺爺的小戲文》《山海奇鏡之劈波斬浪》《小王子帶你游中軸線》《閃耀吧!大運河》《登場了!絲綢之路》《共赴山海》等60部作品入圍,涵蓋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微短劇、短劇游北京、網絡動畫片、網絡文化節目、網絡綜藝節目、網絡紀錄片等8個類別。
“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轉化網絡視聽重點作品推薦名單”公布
9月2日,在網絡劇主題研討環節,中國作家協會社會聯絡部主任李曉東發布“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轉化網絡視聽重點作品推薦名單”,此次推薦作品包含1部特別推薦作品《空城紀》,《聽漏》《云落》《去老萬玉家》等10部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推薦作品,《宇宙里的昆城》《重慶提喻法》《宴遇》等30部全國文學作品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平臺推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