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雨水
濕冷交鋒小雨現,
蒙蒙細雨麥青返。
斗轉星移柄指壬,
太陽黃經三百三。
大地絲絲暖依寒,
春意萌萌寒乍暖。
鴻雁歸來排成隊,
和風細雨化詩篇。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 表示降水的開始, 氣溫逐漸回升, 冰雪融化。一般從每年的公歷2 月18日或19日開始, 到3月4日或5日結束。太陽直射點從南回歸線逐漸向赤道靠近, 海洋上的暖濕氣流北上, 與北方的冷空氣頻繁交鋒, 形成降水。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壬位時為雨水, 太陽到達黃經330度時為雨水。小麥返青, 北方大地有一絲絲暖意, 但寒氣依然未完全消散, 乍寒乍暖,南方已是一片春意盎然。春雨貴如油, 一場春雨一場暖。大雁從南方歸來, 排成隊列歡快地叫著… … 春雨滋潤著萬物, 詩人漫步在毛毛細雨中, 便將其寫成了詩篇… … 不負春光, 奮力前行!
2024年2月27日
七律·立春
一元復始美開端,
萬象更新好紀元。
斗轉星移柄指寅,
太陽黃經三一三。
東風微微不上身,
信心滿滿打前站。
春回大地萬千喜,
萬物復蘇甲辰年。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一個好的開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新年新氣象, 就要有新準備、新打算, 信心滿滿, 早做準備和努力, 先別人一步,占據有利的先機, 從而獲取更大的成功。詩中第四句中的三一三是虛數, 為了押韻, 實指當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 是“ 開始” 之意; 春, 代表著溫暖、生長。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依據“ 斗轉星移” 制定的,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F行是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定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于每年公歷2 月3-5日交節。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會出現于北半球天空不同的方位,它是古人定方向、季節節氣的標尺。北極星位于地球地軸的北端, 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與天樞連線的五倍延長線上。由于地球的自轉, 而北極星正好處于天球轉動的軸上,所以相對不動, 而在軸邊上的北斗星看起來就象圍繞著北極星轉一樣, 這就產生了“ 斗轉星移”。斗柄旋轉一圈為一歲,“歲”又名為“攝提”、“太歲”, 是上古時代的紀元星名, 古人以“ 歲”來表示寒暑交替,十二個月運行,周而復始。以斗柄指寅為起點,“ 斗指寅為立春, 斗指壬為雨水,斗指丁為驚蟄,… 斗指丑為大寒?!笔加诹⒋海?終于大寒。造成斗轉星移的原因是地球繞太陽公轉,因此斗柄指向法節氣與現行的太陽黃經節氣交節時間基本一致。
2024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