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來了,
靜悄悄的。
在深夜、在白天、在二三月間。
在搖擺不定的柳梢頭,
在含笑迎著太陽的花叢中,
在狗兒戲情的麥田處,
在油菜花開的芳香里,
在“遙看草色近卻無”的山谷林間溪水邊。
這不是畫家長夜揮毫的墨跡,
卻是來自雨的洗禮!
來了,
急匆匆的,
在江河上翻騰,
在湖水里跳動!
在松竹間傾斜。
高高的紙鴛在童子手中浮起,
一不留神將成群結隊的大雁撞得嗚里哇啦地叫著。
這不是作家詩人筆下的教科書,
也不是教師在教室的研判,
是來自風的呼喚!
(二)
在南湖成群集結的水鳥上下浮沉嬉戲里跳躍,
在東關大銜玉蘭花開的芬芳里送颯,
在萬古塔尖報喜鳥鳴聲中奮起,
在國家級水利風景處泛著銀光的磷波里激蕩,
在臧克家的詩書里漫步,
在丁耀亢的字畫里行走,
在張擇端的“ 清明上河圖” 里旅游,
在王盡美的思想里奔跑,
在蘇軾的“把酒問青天”里醉倒。
密州春,難舍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