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五點十五分,由宜昌東站乘動車前往巴東千年小鎮“野三關”古城,上車前市里氣溫38度,驕陽似火,渾身如裏毛毯,足以熱暈人去西天。
乘車僅過去五十分鐘便到了野三關火車站,走出車廂,天地溫度便只在23度了,整個人身就象進了涼意金秋的十月天氣,一派涼爽環抱周身,不由欣然慰嘆:這四方連綿青山擁翠的原始森林野三關古鎮,果然是楚地天下難得的渡夏消暑勝地也!詩人至,必出靈感!書家至,必生佳作!文客至,必可寧靜致遠,思接古今,貫通學問,結廬著書,傳諸后世!潤澤仁心!
走進夜幕降臨后的古鎮小市,亦如繁華城市的霓虹夜市,不缺燈紅酒綠的人際喧嘩之樂,人世紅塵的煙火雲靄彌漫著各種烤串的奇香妙味,令人食欲開竅,見之留連閑步。但最美好恰意的去處卻是古鎮之外的山巒高處:但見一輪晧月高懸星穹,月華如水覆被山巒,群山連綿隱沒天際匯入無蹤。偶聞鳥鳴之聲從山巒谷底傳來,更顯晚夜群山峰巒深谷的幽遠神秘,令人浮想出關于三峽有巫的傳說。夜風席席,爽意莫名,真也讓人徹忘還想返城的念頭,野三關小鎮的渡夏體驗,實在也是一份文化魅力的奇異彰顯和雅逸。
野三關之名傳說源自其地理特征,它自古隸屬恩施土司管轄之下,這里本是群山簇擁萬壑圍繞,萬難拓疆建城。但奇怪又興運的是這群山萬壑之中卻形成了一片縱橫方圓數十平方公里坪壩山原,一如一方盆地之境,經歷千百年人世蒼桑的演遷到現在,倨然成了能容納四萬人可居的當代城鎮之邦了,甚至被譽為東方的日內瓦城邦,盛夏溫度也僅在26度左右,海拔卻在一千二百之間,距離野三關古鎮數里地方,還有一處楚宇天地的冬季滑雪場,亦是年年吸引四方文旅游客慕名而來,暢嘗北國風光的冰雪文娛健身之樂,也還有一處巴東野三關聲傳遐爾的高山花海勝地,其當地所產的野三關高梁酒,亦是名聲蜚傳,酒席佳配!
這一番野三關的渡夏體驗之樂,都得感謝宜昌關公文化研究會的文友關總的邀約之行,也才拾掇了這一份渡夏避暑的逸興付之紙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