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多層次需求護理聯合分期分級護理模式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萍鄉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80例,均行手術治療,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多層次需求護理聯合分期分級護理模式。對比兩組臨床療效、舒適度、睡眠質量、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結果:干預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睡眠質量評分、自我效能評分、生活質量評分、舒適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層次需求護理聯合分期分級護理模式可提升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睡眠質量、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提高干預效果,優化舒適度。
【關鍵詞】 多層次需求護理 分期分級護理模式 腰椎間盤突出癥 舒適度 自我效能 生活質量
The Effect of Multi-level Demand Nursing Combined with Staging and Grading Nursing Model o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ZHANG Chunquan, RONG Qi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27): -1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ulti-level demand nursing combined with staging and grading nursing model o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dmitted to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xiang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4 were selected for surgical treatment,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multi-level demand nursing combined with staging and grading nursing model. The clinical efficacy, comfort, sleep quality, 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sleep quality scores, self-efficacy scores,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comfort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Multi-level demand nursing combined with staging and grading nursing model can improve sleep quality, 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mprove intervention effect and optimize comfort.
[Key words] Multi-level demand nursing Staging and grading nursing mode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omfort level Self-efficacy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Ⅱ,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xiang, Pingxiang 337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27.025
腰椎間盤突出癥十分常見,通常是指由壓迫、炎癥、腰椎發育異常、椎間盤退變等因素而引起的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1]。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初期癥狀以腰痛和坐骨神經痛為主,對患者的身心損害較小,但是隨著病程的延長,其他癥狀如大小便異常、肢體麻木、疼痛加劇等便會逐漸顯現出來,進而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不便[2-3]。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并無快速根治方案,臨床多采用藥物和功能訓練進行保守治療,但是大多數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習慣較差,因此治療效果往往不能達到預期[4]。因此需要適當的護理干預來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用藥和生活習慣,提高整體療效。多層次需求護理是一種從心理、生理、自尊等多方面進行針對性護理的護理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和自我管理能力[5]。分期分級護理模式則是一種通過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并根據分級進行相應干預措施的護理模式,護理措施實施更為高效,護理質量較高[6]。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上述兩種護理模式聯用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萍鄉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80例,均行手術治療,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0例。(1)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中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②年齡>40歲。③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健全。④依從性較高,入院后積極配合醫生治療。⑤臨床資料齊全。(2)排除標準:①哺乳期或妊娠期婦女。②具有消極、自殺行為傾向及無法進行有效交流。③合并手術禁忌證。④有酒精、藥物濫用史。⑤合并惡性腫瘤。⑥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或糖脂代謝等異常。⑦治療不合作或無法完成。本研究經萍鄉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患者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術前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并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有效監護,術后對患者進行飲食干預,對伴有疼痛癥狀的患者遵醫囑給予其適量鎮痛藥物。
觀察組采用多層次需求護理聯合分期分級護理模式,具體如下,(1)分期分級護理模式。①病情分級評估。對入院患者即刻進行病情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其中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3分且伴有輕度疼痛和肢體活動不受限的患者評定為輕度;4分≤VAS評分≤7分且伴有中度疼痛和肢體活動一般的患者評定為中度;VAS評分≥8分且伴有重度疼痛和無法正常進行肢體活動的患者評定為重度。②病情急性期護理。體位干預:所有入組患者均需要按照指導在床上休息,對于床的要求多為硬板,并通過墊軟枕于下肢來達到降低坐骨神經牽拉力的作用,對于病情判定為輕度的患者來說應該減少從床上起來的次數,并幫助患者進行翻身,翻身方法以軸線翻身法為主,頻度大概在30 min/次;對于病情判定為中度的患者來說應該減少來回翻身的次數,頻度大概在3 h/次;對于病情判定為重度的患者來說應該減少從床上起來的次數,并叮囑患者在創傷進行大小便,由陪同家屬幫忙即可。心理干預:了解患者的情緒波動并進行有效的干預對于患者至關重要,通過鼓勵患wAJhn52ixJSqnCdpADFkGba8noAVmUu3RLAvb1pd/+o=者講解自己的疑惑和護理人員闡述成功治愈的案例等來穩定患者的情緒狀態,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對于病情判定為輕度的患者通常使用視頻、PPT等方式講解;對于病情判定為中度的患者通常使用一對一或者視頻的方式;對于病情判定為重度的患者通常需要全程進行宣教,一對一指導解答患者的疑問。睡眠護理:對于病情判定為輕度的患者應該保持病房環境的舒適性,安靜、整潔的環境可以促進患者的睡眠質量得到提升,并制訂熄燈計劃;對于病情判定為中度的患者可為其播放較為輕緩的鋼琴曲來促進患者睡眠;對于病情判定為重度的患者來說則需要服用藥物以起到鎮痛的作用,并對其睡眠時間進行控制和監督。疼痛護理:對于病情判定為輕度的患者來說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達到減緩疼痛的效果,例如聊天、觀看減壓視頻等;對于病情判定為中度的患者來說僅進行轉移注意力并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為了更好地緩解患者疼痛還應在上述基礎上加用鎮痛藥物;對于病情判定為重度的患者來說,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已經不再使用,想要減輕患者的疼痛只能以增加鎮痛藥物劑量為主要是方式,并觀察用藥后患者狀態。③病情緩解期護理。康復訓練,五點法:患者仰臥于床上,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將頭、雙肘及雙足用力按著床面,直到軀干及下肢離開床面為止。飛燕點水:患者俯臥位于床上,并將上肢緩慢地向后伸展,直到患者的胸部和下肢離開床面為止,維持上述動作5 s左右,休息10 s后循環進行鍛煉。抬腿:患者仰臥于床,雙下肢交替抬高,抬高幅度以出現明顯疼痛為限度。訓練強度:輕度患者每次訓練10~15 min,3次/d;中度患者每次訓練10 min,2次/d,可減少訓練項目;重度患者在身體耐受情況下開展訓練,每次訓練5~10 min,1次/d。飲食護理:囑咐患者以好消化、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為主,注意營養搭配的合理性,并于晚上7點后少飲水、飲食。對于經過上述護理仍未好轉的患者則進行手術治療,并在手術治療前后給予多層次需求護理。(2)多層次需求護理。①術前護理:生理方面。對于準備進行手術的患者來說,術前的準備必不可少,除了給予鎮痛藥物以外還可以指導患者進行腹部墊枕體位練習,方便患者術后需要。安全方面。該疾病的患者往往存在肢體活動受限的情況,故對于這些患者需要提供一個安全且整潔的環境。同時護理人員還應該進行系統的健康宣教,緩解患者的緊張、消極的情緒,為其營造心理的安全感。親友方面。在患者進行手術之前,護理人員可以和患者的親友進行談話,叮囑患者的親友多和患者溝通交流,多安慰患者,展現出人文關懷的一面。尊重方面。對于暴露隱私的患者要及時進行遮擋,并且不在私下討論患者的隱私。自我實現方面。安慰并告知患者手術后即可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讓其找回自身的價值。②術中護理:生理方面。保持良好的手術環境,并幫助患者以俯臥位的姿勢躺于手術臺上,該過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腹部是否處于懸空的狀態,若存在則使用棉質包墊于患者的腹部下方。安全方面。將患者的身體部位放置于舒適且安全的位置,并對患者進行絕緣處理和放射線防護處理,使用鉛衣遮擋患者頸部并做好保溫措施,提升手術的安全性。在完成上述一系列的操作后,則叮囑患者一旦出現不舒服的情況,要立刻反饋給護理人員,防止意外的發生。親友方面。在患者進入手術以后,和患者的親友進行聊天,講解手術的安全性,并叮囑親友耐心地在手術室門口等待患者出來。尊重方面。在協助患者擺放肢體方面,要以輕柔的定做為主,防止出現不耐煩的情緒狀態。自我實現方面。給患者描述手術成功后美好的生活狀態,增強患者治療的自信心。③術后護理:生理方面。大多數患者術后均可能出現不舒適的現象,例如后切口疼痛、睡眠紊亂等。對于上述這些不適護理人員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以期可有效緩解患者不適感。同時做好患者皮膚、口腔等衛生清理,及時評估撤除留置管路,提高患者生理舒適度。安全方面。術后要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護,對于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要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措施,消除患者的不良反應。并在患者恢復到一定程度后指導患者進行鍛煉,提升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的安全感。親友方面。術后回病房后,護理人員要與患者親友進行溝通,制訂固定的探視時間,防止過多的探視影響患者的睡眠和恢復。尊重方面。在為患者清理異物時不因異味、惡心等對患者流露出厭惡嫌棄情緒,給予充分尊重。自我實現方面。鼓勵患者進行力所能及的事情,以便于患者可以快速回歸社會。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臨床療效。痊愈:患者的癥狀完全消失,且進行抬腿試驗時,可達到85°及以上;有效:患者的癥狀基本消失,且進行抬腿試驗時,可達到60°以上,85°以下;無效:上述情況無改善或者加重。總有效=痊愈+有效。(2)舒適度。使用Kolcaba舒適狀況量表評估,4個維度,每個維度分值以該維度均值計分(1~4分),分值越高舒適度越好。(3)睡眠質量。使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估,總分為21分,分值越高睡眠質量越差。(4)自我效能。使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評估,各維度之和計算為總分,共100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越好。(5)生活質量。使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評估,滿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 22.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用[例(%)]表示,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基線資料
兩組基線資料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臨床療效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7.314,P=0.007),見表2。
2.3 舒適度
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觀察組舒適度各維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睡眠質量
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觀察組PSQI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自我效能
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觀察疼痛管理、軀體功能、癥狀應對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6 生活質量
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觀察組物質生活、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致病因素眾多,職業、心理、醫源性損傷等均可導致該病的發生[7-9]。腰椎間盤突出癥在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生,但常見于中老年人,并且具有一定上升趨勢,因此該病的治療迫在眉睫[10-12]?,F階段,臨床多采用消炎鎮痛藥物、肌肉松弛藥物、營養神經藥物等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治療,短期療效確切,但是由于部分患者用藥依從性較差,因此最終治療效果往往不佳[13-14]。為了改善這一現象,醫學界做了諸多研究和探究。多位學者提出,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多層次需求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積極的應用效果[15]。還有學者研究表明,分期分級護理模式同樣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具有良好應用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行為,進而提高整體療效[16]。
本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臨床療效更高(P<0.05)。干預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PSQI評分、GQOLI-74評分、舒適度評分及自我效能評分均更優(P<0.05)。這說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本研究所用護理方案進行干預具有相對較佳的效果,能夠提高患者舒適度和自我效能,減輕患者病情,進而提高患者生活和睡眠質量。深入分析可知,本研究所用多層次需求護理模式在護理的過程中從多層次角度出發,采取親友探望、加強病房巡視等方式來減輕患者心理不適感,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17]。同時,該護理模式還強調尊重患者,在實施護理干預措施時,詢問患者意見,并充分地尊重患者隱私,因此有效地減少了患者的抗拒心理,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進而使得整體的療效明顯升高[18]。分期分級護理則在護理的過程中對每個患者進行了疾病分期和病情嚴重程度分級,根據患者的疾病分期和嚴重程度進行相應強度的康復訓練指導,提高了護理效率,減少了因訓練不當而引起的腰椎二次損傷,從而顯著地加快了患者癥狀改善時間,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19]。本研究在對患者進行分期分級護理干預的過程中還采用了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預,這極大地緩解了患者因疼痛而產生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對自身病情的認知,進而提高了患者用藥依從性[20]。因此,上述兩種護理模式聯合進行使用,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自我效能進一步增加,藥物漏服、錯服等現象大大減少,為藥物效果的發揮提供了基礎,患者的癥狀得到更加顯著的改善,進而使得整體治療效果明顯提升。
綜上,多層次需求護理+分期分級護理的護理方案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治療中具有積極的效果,對患者的癥狀和自我效能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并且可有效地提高患者舒適度,患者生活質量較高。
參考文獻
[1]趙曉光,別彩娟,邢立玲,等.通絡祛痛膏循經取穴貼敷對腰間盤突出患者止痛效果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24,19(3):134-137.
[2]吳思濱,張睿.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后心理彈性水平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全科護理,2023,21(24):3429-3431.
[3]姚雷.活血通瘀湯聯合針灸對腰間盤突出患者腰椎功能活動評分及癥狀消失時間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21,40(2):43-44.
[4]王素娟,申楠楠,許麗紅.普拉提運動聯合快速康復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脊椎微創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4,30(7):120-123.
[5]劉瑩,李楠,鄭曉敏.多層次需求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圍術期心理狀態及自我效能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4,19(1):176-178.
[6]孔蓓蓓,岳麗,李鳳云,等.個體化分級分期護理聯合減壓床墊在ICU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23):52-54.
[7]王潤琦,戴曉潔,石長貴,等.基于循證理念的精準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圍術期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4,21(3):318-324.
[8]譚秀玉.椎管減壓術治療腰間盤突出應用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及價值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9):261-262.
[9]樊瑤.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恢復的效果及滿意度分析[J].婚育與健康,2024,30(5):154-156.
[10]鞠艷榮.個體針對性護理應用于腰間盤突出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249-250.
[11]陳津.健康教育對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腰椎間盤突出癥護理的有效性[J].中國醫藥指南,2023,21(33):176-179.
[12]吳彬.常規針刺結合腰背肌肉拉伸練習對腰間盤突出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5):186.
[13]邱潔希,鄧雪珍,肖寶齊.階段性核心運動配合疼痛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3,9(5):73-75.
[14]莊華敏,王慧靈,盧沙萍.分析優質護理干預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3,10(1):180-182.
[15]高小霞.多層次護理需求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經皮椎間孔鏡治療患者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6):282,284.
[16]張陽,陳曉璐,丁相龍,等.分期分級護理模式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3,42(12):2234-2237.
[17]張璇.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多層次需求干預效果觀察[J].當代臨床醫刊,2020,33(4):353,331.
[18]徐詠梅,林真,呂淑玲.多層次需求干預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病人中對舒適度及安全度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9,17(12):1462-1464.
[19]李春,唐桃華,賴翠龍,等.分期分級護理模式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程度,睡眠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藥研究,2024,3(1):126-128.
[20]陳淑芹,臧萍,劉宏.對壓瘡高?;颊咝蟹旨壏制谧o理管理的做法及體會[J].山東醫藥,2009,49(43):101.
(收稿日期:2024-07-11) (本文編輯:占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