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證券行業正處于人才隊伍建設的新階段,面對高素質專業人才需求激增和新特點的顯現,加強人才培養以滿足新時代要求、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成為關鍵。我們采用層次分析法深入構建證券行業人才培養質量指標體系,旨在形成客觀的評價標準,以應對金融發展格局的變化并指導實踐。借助這一體系,可以為新型證券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質量評價提供思路和方向,確保人才培養能夠與時俱進并不斷創新。
基于層次分析法構建證券
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
構建證券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是評估證券人才素養與能力的核心環節。該體系科學劃分出“人文素養”“技術思維”“跨界能力”3大一級指標,作為評價體系的框架。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劃分出13個影響因素(C1至C13)作為二級指標,共同構成證券人才培養質量指標評價體系(見表1)。這一體系不僅涵蓋了人才應具備的基本人文素養,還強調了技術思維的重要性以及跨界融合的能力,旨在為證券行業培養出既深諳專業知識,又具備廣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提供支撐。
隨后,可以利用和積法確定證券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層次總排序的一致性檢驗圍繞一致性指標CI與RI進行計算。CR為準則層判斷矩陣的權重w與CI積的和再除以準則層判斷矩陣權重w與RI積的和,CR值小于0.1說明通過一致性檢驗。由表2可以得出,CR=0.077<0.1,即可以通過一致性檢驗。與此同時,還能得出指標權重的總層次排序,如表3所示。
從準則層權重分配來看,人文素養權重占比最高達到54.54%,凸顯其作為證券人才前提條件的重要性;技術思維權重緊隨其后,占比達到27.47%,這說明技術思維是立身之本;跨界能力權重占比17.99%,體現新時代行業發展對人才跨界能力的要求。證券人才需在新時代全球化的背景下,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價值觀,強化思想引領,并培育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擔當意識。
從指標層的權重來看,政治意識以41.77%的占比領先,凸顯出證券人才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證券工作者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觀,堅持黨和人民立場,積極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政治堅定的行業典范。同時,還要不斷強化政治意識,堅定政治站位,熟練掌握證券法律法規和證券基礎知識,守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此外,職業理想以24.47%的比重位居其次,說明證券人才要時刻牢記社會責任。
證券行業人才培養策略
堅持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實現差異化培養。新時代,證券人才培養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圍繞黨的中心任務,立足證券行業特點和金融工作實際,以政治標準為衡量標準,注重把政治標準貫穿人才培養工作各方面、各環節。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好用人“政治關”,重點考察證券人才是否對黨忠誠,是否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重點考察證券人才是否品行端正、作風正派、敢于擔當以及善于作為;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的理念,重點考察證券人才是否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重點考察證券人才是否忠誠、干凈、擔當。同時,要強化分類施策,建立健全分類分級管理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和把關作用,根據不同崗位要求和人才特點,實施差異化培養策略。
堅持人才培養與業務發展相適應,以服務能力提升作為人才培養工作的導向。“十四五”期間,隨著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證券行業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建立與之適配的人才隊伍。當前,證券行業競爭激烈,“馬太效應”凸顯,頭部證券公司在人才、技術和服務方面展現出較強優勢,為其他證券公司樹立了標桿。因此,這些公司應構建人才培養機制,加速提升整體競爭力,實現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同頻共振。
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打造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在新時代背景下,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構建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梯隊,是證券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行業經營理念和模式的不斷創新,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證券公司必須重視人才培養,加大對員工的培養力度。具體而言,證券公司可以通過采用多元化培訓方式,如定期開展各種培訓活動、知識競賽活動、崗位交流活動等,全面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在培訓過程中,證券公司應注重對員工業務能力的提升,確保每位員工都能緊跟行業發展步伐,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同時,證券公司要制定完善的人才發展戰略,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充分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此外,證券公司積極引進優秀人才,為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是增強競爭力的關鍵。通過不斷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形成人才梯隊,可以為證券公司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持。唯有如此,證券公司才能夠實現持續、穩健的發展。
通過持續優化人才培養機制,加強理論武裝與實踐鍛煉相結合,不斷提升人才隊伍的綜合素養與創新能力,可以為證券行業的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只有這樣,才能推動證券公司不斷邁向新的高度,為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