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生今年71歲,因“左足疼痛伴第4足趾發黑”來到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院區血管外科就診,經檢查,楊先生被診斷為左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一種全身性疾病,表現為動脈內膜增厚、鈣化,繼發血栓形成,等等,是導致動脈狹窄、閉塞的一組慢性缺血性疾病,多見于45歲以上中老年男性。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有哪些表現?
Ⅰ期(輕微期) 肢體麻木發涼、蒼白、有針刺感。
Ⅱ期(間歇性跛行期) 足部/小腿肌痙攣疼痛、無法行走,休息后可緩解,癥狀反復。
Ⅲ期(靜息痛期) 缺血性劇痛,抬高時加重、下垂時減輕;營養性改變:皮膚菲薄呈蠟紙樣,下地潮紅、上抬蒼白。
Ⅳ期(潰瘍壞死期) 腳趾發黑、干癟、潰瘍壞死。
發病高危因素有哪些?
吸煙、糖尿病、肥胖、家族史等。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做?
◎飲食。建議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及全麥面包、谷類等食物??墒秤蒙詈t~、雞蛋、大豆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C。
◎運動。適當進行肢體鍛煉,如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行走,直到引起跛行痛時停下休息,待癥狀緩解后再次行走。每次運動時間以30~45分鐘為宜,且每周最好進行4次以上。
◎生活習慣。避免吸煙,控制體重,避免過度勞累。臥床時,將患肢稍稍下垂,以低于水平面20°~30°為宜;坐位時,盡量避免兩腿交叉。
◎患肢與足部要避免受涼,但也不要直接烘熱或曬太陽。注意保持患肢和足部的皮膚衛生并保持干燥,及時修剪腳趾甲以免損傷皮膚。
◎避免穿太緊的鞋子或襪子,更不能光腳走路。
◎勃格運動。在全身放松的前提下平臥于鍛煉床上,雙腿抬高45°~60°,用枕頭、桌子或墻壁支撐肢體,維持2~3分鐘。
坐于床或椅子邊緣,雙腿自然下垂,足跟踏地,做足背屈和左右搖擺運動。足趾向上翹并盡量伸開,再往下收攏,每一組動作持續3分鐘。
恢復平臥姿勢,雙腿放平,蓋被保暖,休息5分鐘。抬高足趾,足跟運動10次,完成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