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以花入藥祛病養生的歷史十分悠久。古典名著《紅樓夢》中,襲人用玫瑰花制成“玫瑰鹵”“玫瑰露”,為挨打受傷的寶玉理氣散郁、活血化瘀,體現了明清時期人們對中醫藥的傳承和熱愛。
糖腌玫瑰鹵
《紅樓夢》通行本第三十四回中,寶玉在被賈政和家仆一起打得傷痕累累后,喊著要喝酸梅湯,但襲人考慮寶玉熱毒存于心,酸梅湯屬收斂之物,喝了怕傷其身體,就勸寶玉吃“糖腌的玫瑰鹵子”。
《清稗類鈔》一書記載了“玫瑰鹵子”制作方法:將鮮玫瑰花去掉花蕊,把花瓣搗成膏狀,后去澀汁,加入白糖腌制,瓷器收貯。飲用時隨時沖之,清香四溢。因“玫瑰鹵子”呈膏狀,故王夫人稱之為“玫瑰膏子”。
不讓寶玉喝酸梅湯,而勸他吃玫瑰鹵子,連襲人都掌握一些中醫藥知識,可見中醫藥知識在賈府的普及程度。
貢品玫瑰露
相傳武則天、慈禧等人都喜飲玫瑰露,看重的是其具有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功效。
《紅樓夢》通行本第三十四回中,寶玉聽襲人勸吃了“糖腌的玫瑰鹵子”,但“吃了半碗,又嫌吃絮了,不香甜”。王夫人心疼寶玉,就拿出了別人贈送的進獻皇上之物——“玫瑰清露”。
清代《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玫瑰露氣香而味淡,能和血平肝,養胃寬胸散郁。”該書還稱“露乃物質之精華”,而“玫瑰清露”則是蒸餾提取了玫瑰花的精華。因此,挨了痛打的寶玉飲用它既可清散郁氣、散瘀消腫又可起美容養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