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準確分析短期強降雨、長期弱降雨和周期性降雨中哪種降雨模式對土質邊坡滲流場的影響最大,根據非飽和土滲透系數和飽和土滲透系數的對應關系,該文利用FLAC3D軟件監測降雨入滲過程中的地下水位,并用FISH語言實時更新非飽和土的滲透系數,進而確定邊坡內部的滲流場變化規律。在廣西平陸運河邊坡工程現場中監測坡面土質含水量的變化,并將數值模擬結果與現場試驗數據進行比較,驗證數值模擬結果的可靠性。通過該文提出的數值模擬分析程序,繪出在不同降雨模式下邊坡上非飽和土的滲流特征情況,研究結果可指導邊坡工程在降雨過程中制定支護方案。
關鍵詞:邊坡工程;降雨模式;滲流場;數值模擬;非飽和土
中圖分類號:TU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24)29-0090-04
Abstract: In order to accurately analyze which rainfall mode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seepage field of soil slope among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 long-term weak rainfall and periodic rainfall,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unsaturated soil and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aturated soil, we use FLAC3D software to monitor the groundwater level in the process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and use fish language to update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unsaturated soil in real time, and then determine the variation law of seepage field in the slope. The change of soil water content on the slope was monitored in the Pinglu Canal slope project in Guangxi,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field test data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Throug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progra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unsaturated soil on the slope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modes are drawn,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guide the slope engineering to formulate the support scheme in the process of rainfall.
Keywords: slope engineering; rainfaGZBTzePtEyhB8uehVjTBQdi0Cfia2L0TiNJ1mGY9UmA=ll model; seepage field; numerical simulation; unsaturated soil
降雨模式包括長期弱降雨、短期強降雨、雨季周期性降雨。在降雨過程中,由于地下水位的上升,邊坡負孔隙壓力和安全系數急劇下降。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研究不同降雨模式下邊坡滲流場的變化規律[1-2]。該研究從降雨模式的2個方面進行[2]:降雨強度和持續時間[3-4]。在研究降雨對邊坡穩定性影響的過程中,研究人員更愿意研究短期強降雨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5]。然而,在長期弱降雨和周期性降雨期間,有許多邊坡工程事故發生[6-8]。
由于試驗條件的限制,一些研究人員轉向數值模擬軟件來模擬和分析降雨條件下邊坡的滲流場變化規律。數值模擬軟件包括GEO-slope、FLAC3D等。此外,GEO-Slope軟件的滲漏模塊僅限于分析二維邊坡的安全性。因此,一些研究人員轉而使用FLAC3D來分析降雨條件下三維邊坡的安全性。FLAC3D軟件在模擬滲流過程中無法考慮非飽和土的滲透系數,從而使得滲流場計算結果有一定偏差。因此,有必要使用FLAC3D軟件的FISH語言在降雨期間實時更新非飽和土的滲透系數。
本文研究目的是在FLAC3D軟件模擬降雨入滲過程中實時更新非飽和土滲透系數的有效方法,分析短時強降雨、長時間弱降雨和周期性降雨模式中哪種模式對邊坡滲流場影響更大。本文利用FLAC3D軟件的FISH語言監測降雨過程中邊坡土壤孔隙壓力和含水量的變化規律,為了驗證數值模擬結果的準確性,將含水率變化規律與現場試驗結果進行了對比。利用數值模擬軟件模擬不同降雨模式下邊坡孔隙壓力的變化規律,確定何種模式對邊坡滲流場影響最大,并將模擬結果作為分析雨季實際邊坡穩定程度的參考。
1 現場試驗結果驗證數值模擬結果的準確性
為了驗證數值模擬程序的準確性,對現場試驗和數值模擬監測點數據進行了對比分析。以廣西平陸運河馬道樞紐范圍內陸上的某段邊坡工程為例,根據邊坡工程在現場試驗中的實際情況,建立了相應的數值模擬計算模型(如圖1所示)。地下水位分別距模型左右兩側底部12 m和15 m。邊坡巖土體的物理力學參數和SWCC參數見表1。
為了模擬降雨過程中邊坡滲流場的變化,將邊坡模型的降雨密度設置為16 mm/h。選擇命令“vwell”作用于邊坡表層土體模擬降雨,荷載值為4.44×10-6 m/s。降雨持續時間值為4 h,對應于現場試驗。在計算過程中,邊坡飽和土的滲透系數為1×10-7,非飽和土滲透系數實時更新。
在數值模擬計算過程中采集邊坡模型監測點孔隙壓力的變化,并將其值轉換為土壤含水量。在轉化過程中,將孔隙壓力大于0的土壤單位含水率強行設定為飽和含水率值。將變換結果與實際監測點土壤含水量變化進行比較,結果如圖2所示,確定數值模擬計算的準確性。
從圖2可以看出,在土壤含水量由殘余含水量向飽和含水量轉變的過程中,實際監測值與模擬計算值之間的土壤含水量總體趨勢接近。但除了監測點含水量從非飽和狀態轉變為飽和狀態的計算時間略小于實際監測時間外,2種土壤達到飽和的時間差為20 min,其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數值模擬的計算結果較為理想,而實際監測值受試驗條件、監測儀器設備等因素影響有偏差。
2 不同降雨模式下邊坡滲流場變化規律
2.1 降雨模式的設定
在實際工程中,降雨模式主要包括長期連續弱降雨和短期周期性強降雨。為了分析不同降雨模式下邊坡滲流場的變化情況,本文制定了5種降雨模式。模式1是指長期連續的弱降雨;模式2是在短時間內持續暴雨;模式3—模式5為長期周期性強降雨。周期性強降雨的間歇性過程意味著沒有降雨。這些降雨模式的具體降雨強度和持續時間顯示在表2中。弱降雨的降雨密度為8 mm/h,強降雨的降雨密度為16 mm/h,計算持續時間為8 h,總降雨量為128 mm。
2.2 邊坡滲流場的監測點設置
為了分析5種降雨模式對邊坡土質孔隙壓力的影響,將5種降雨模式加載到邊坡上并計算滲流場。邊坡模型、地下水位和土壤孔隙壓力監測點分別位于邊坡的頂部、中部和底部,示意圖如圖3所示。
2.3 不同降雨模式下的邊坡滲流場模擬結果
通過對比模式1和模式2的結果,可以詳細分析短期強降雨和長期弱降雨對邊坡孔隙壓力的影響。模式3、模式4和模式5孔隙壓力結果可用于分析周期降雨對邊坡孔壓力的影響[9]。降雨條件下邊坡不同位置孔隙壓力的變化規律如圖4—圖6所示。
不同降雨模式下,邊坡不同位置監測點的孔隙壓力變化規律相對相似。也就是說,隨著降雨時間的不斷增加,邊坡表面的孔隙壓力不斷減小。但在周期性降雨的無降雨或小雨過程中,邊坡監測點孔隙壓力略有增加。負孔隙壓力增幅最大的監測點位于邊坡底部,其次是邊坡中部、邊坡頂部。
為了分析短期強降雨和長期弱降雨對邊坡孔隙壓力的影響,對比了模式1和模式2下的邊坡孔隙壓力數據。模式1是指長期連續的弱降雨:模式1的降雨密度為8 mm/h,降雨持續時間為8 h。模式2是指短時間內持續暴雨:降雨密度為16 mm/h,前4 h為降雨持續時間,隨后4 h為無降雨。在連續降雨的前4 h,2種降雨模式下邊坡負孔隙壓力持續快速減小,直至邊坡監測點孔隙壓力接近0,模式2降雨條件下邊坡孔隙壓力降低幅度大于模式1;在降雨模式的第二個4 h過程中,模式1仍處于連續降雨狀態,監測點孔隙壓力值不斷減小,但其下降速度變慢。而模式2處于無雨狀態,坡面土體負孔隙壓力迅速增大,然后趨于平坦。
通過對比模式3、模式4和模式5等周期性降雨條件下孔隙壓力的變化規律,分析周期性降雨對邊坡孔隙壓力的影響。結果表明,周期越短,循環降雨次數越多,孔隙壓力變化范圍越小,越接近模式1的孔隙壓力變化規律。
綜上所述,在周期性降雨過程中,邊坡表面土壓的變化范圍大于邊坡內土體孔隙壓力的變化范圍。在降雨過程中,邊坡表層土體孔隙水壓力不斷減小,浸水線趨于向邊坡頂部發展。當停止降雨時,邊坡表層土的孔隙壓力迅速減小。監測時間結束時,表層土的孔隙壓力略大于邊坡內土壤的孔隙壓力。
3 結論
本文利用FLAC3D的FISH語言實時更新了非飽和土的滲透系數,從而準確模擬和計算了降雨入滲過程中孔隙壓力的變化規律。利用FISH語言的編程功能對坡面土體孔隙壓力進行修正。主要步驟包括監測土壤元素的孔隙壓力值。如果坡面土的孔隙壓力值為正,則需要將其校正為零,否則孔隙壓力保持不變。選取實際邊坡工程作為研究對象,設置土壤含水量監測點。將監測結果與數值模擬結果進行對比,結果表明差異較小。因此,降雨條件下邊坡滲流數值模擬計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 劉胤,王遠來,史秀志,等.考慮降雨因素的廢石堆場邊坡穩定性研究[J].礦冶工程,2022,42(5):26-29.
[2] 徐全,譚曉慧,辛志宇,等.降雨入滲條件下非飽和土質邊坡的穩定性分析[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8(7):984-991.
[3] 吳順川,劉興雷,韓龍強,等.降雨強度對第四系邊坡穩定性影響機理分析[J].金屬礦山,2022(8):203-211.
[4] 杜京房,仝飛.干濕循環與降雨對黃土邊坡穩定性的影響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5(4):783-791.
[5] 孫冬梅,張楊,SEMPRICH S,等.水位下降過程中氣相對土坡穩定性的影響[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5,11(2):511-518.
[6] 李龍起,羅書學,王運超,等.不同降雨條件下順層邊坡力學響應模型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4,33(4):755-762.
[7] 吳禮舟,黃潤秋.非飽和土滲流及其參數影響的數值分析[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11,38(1):94-98.
[8] 蔡軍,許勝才.基于FLAC3D軟件FISH語言二次開發的降雨工況下航道工程開挖邊坡滲流場的分析[J].水電能源科學,2021,39(10):156-159.
[9] 花尉攀,李凱峰,馬肖彤.考慮蒸發效應的不同非飽和參數下邊坡溫濕耦合穩定性分析[J].水力發電,2019,45(3):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