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農商銀行;鄉村振興;金融支農
[作者單位] 四川雅安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農商銀行應充分發揮金融支農“主力軍”作用,聚焦“三農”金融服務需求,深耕服務“三農”沃土,積極探索助推鄉村振興的路徑,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著力支持美麗鄉村建設。隨著美麗鄉村的建設目標提出,建設鄉村、振興鄉村成為新的歷史使命。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第一個著力點就是要重點支持鄉村建設,加大力度支持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方面,重點支持現代農業園區及公共配套設施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促進鄉村基礎設施水平提升;另一方面,積極支持鋪設鄉村路網、興修水利、架設寬帶等,為農村的交通、通信以及農業設施的建設提供支持,助力農村建設,縮小城鄉差距。
著力支持鄉村產業發展。隨著現代化科技水平的提升,助力現代化農業建設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第二個著力點便是助力農業建設向現代化、規模化、信息化、機械化、智能化發展。一是推進鄉村服務便民渠道建設。依托農商銀行建立農村金融服務站點,搭建政銀合作平臺,逐步完善移動支付、鄉村物流、惠民結算、民生政務等便民服務,讓“為民服務零距離”得到有效落實。二是大力幫扶農民購置現代化智能農機、助力有機農產品的培育與生產技術的升級以及全面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字鄉村建設等。
著力促進農民增加收入。振興鄉村的最終目標就是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村人人富裕。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第三個著力點便是促進農民收入增加。一是助力農村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含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做強做大,推動“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運營模式,實現訂單收購、吸納就業、保底分紅等目標,充分帶動農戶共同發展、共同致富,有效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二是助力村集體經濟或個人發展第三產業,積極支持鄉村旅游、民宿、手工藝等產業發展,實現農民就近就業和持續增收。三是支持傳統農業產業發展,以農商銀行小額信用為抓手,積極支持傳統糧食生產、生豬養殖、漁業、養殖業等發展壯大。
農村經濟基礎薄弱。農業是一個受自然災害、市場行情、人為因素等諸多環節影響的弱勢產業,加之農村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缺乏完善的經濟循環體系,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抗風險能力弱。特別是受城鎮化發展的影響,年輕人逐漸向城鎮遷移和外出務工,農村老齡化、空心化問題嚴重,導致農村經濟的可持續性明顯降低,客群的老齡化也導致金融業務拓展空間受限。
信貸服務成本高。當前在農村,除宅基地、集體土地以外,有效的抵押物明顯匱乏,信貸服務主要以信用為主,致使風險成本增高,導致規模小、風險高的農業金融服務缺少吸引力。在農業和勞務輸出大縣,相當一部分農民舉家外出,貸款到期后較難聯系,不良貸款也隨之增多。
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困難。建立全面、完善的農村信用體系對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在農村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存在許多阻礙。首先,鄉村振興貸款缺少健全的風險補償機制,大多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缺乏規范的管理,難以掌握其真實經營狀況和償債能力,農村誠信文化環境建設滯后,拖欠還款、逾期還款等現象明顯。其次,受到農村空心化、老齡化的影響,有效授信資料的收集工作難以推進。
以機制建設為保障,為鄉村振興賦能。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將助推鄉村振興作為新時期重要的工作內容,建立完善“三農”組織架構,農商銀行在董事會下設“三農”金融服務委員會,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戰略目標,明確高級管理層負責“三農”金融服務工作的組織和實施。二是強化銀政合作。以黨建為引領,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和農商銀行基層網點合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三農”金融服務工作中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將助力鄉村振興縱深推進構建交流服務平臺。三是強化資源保障。全力將人力資源、信貸資源、費用等向鄉鎮網點傾斜,助推鄉村振興工作保障落實。四是強化制度建設。持續推動鄉村振興考核機制建立,完善“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和“授權、授信、盡職免責”“三張清單”,消除網點及客戶經理盡職履責后顧之憂,不斷加大鄉村振興領域金融供給。
以整村授信為抓手,助力鄉村誠信建設。隨著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工作的推進,打造誠信環境,構建信用體系成為當前首要的任務。一是以走千訪萬、整村授信為抓手,持續推進“整村授信、整個行業授信和整群授信”等普惠授信,力爭3年內全覆蓋,確保農戶實現一鍵用信,達到貸款像取存款一樣方便。二是繼續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創建,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推動“知信、用信、守信”的誠信文化落地生根,提高農民征信意識。三是構建農戶信用評價機制,使其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可以作為農戶在進行涉農貸款時,衡量額度、利率的重要參考依據。
以優化信貸資產為抓手,助力鄉村產業興旺。一是助力農業發展,以農e貸、蜀信e貸為主打產品,大力支持特色農業品牌打造,推廣“三品一標”農產品,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二是促進農村三產融合,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以蜀信e·惠生活電商平臺,助農創新經營,實現產銷一體化,同時大力支持休閑農業、文化農業等新型農村產業模式。三是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加大“綠色生態”支持力度,實現“綠色信貸”。四是助力鄉村脫貧,創新信貸模式,推動扶貧產業發展,大力支持返鄉創業、歸雁經濟以及能人巧匠興業發展,促進鄉村經濟以及工藝產業發展。五是促進鄉村科技升級,搭建農業科技信息平臺,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科技農業轉化。
以金融創新為動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一方面加強金融產品創新。一是圍繞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創新信貸產品。積極探索開展宅基地抵押貸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集體經濟組織貸、冷藏保鮮設施建設貸等專屬信貸業務,探索農業信貸與保險合作,實現保單貸款。二是創新增值理財產品,拓展金融服務范圍,例如保險、新農合、充值等代理繳費。另一方面加強金融服務方式創新。一是合理地將基層網點打造成金融超市,實現一站式服務。二是構建綜合性金融服務體系,推進縣域公共服務與金融服務融合,實現多元化的特色服務。三是探索線上服務模式,依托互聯網技術,搭建線上金融服務平臺,構建線上線下閉環服務模式,促進農村金融服務全面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