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廳長楊春庭介紹,今年一季度,廣西推進30個重點外貿增量項目,爭取外貿進出口兩位數增長,實現“開門紅”。
據悉,2024年以來,廣西以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為主要平臺載體,加快推動構建中國﹣東盟跨區域跨境產業鏈,建立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的棕櫚油、棕櫚粕進口貿易及儲運轉口集散地,促進中馬欽州產業園燕窩跨境產業鏈進一步夯實,助力中間品進出口。
在廣西友誼關口岸,裝滿水果的跨境車輛排隊通關;在東興口岸,滿載鮮活海產品的車輛,穿行橫跨中越界河的浮橋,海關關員有條不紊開展查驗工作;在龍邦口岸,通關車輛來往不息,來自越南的水果、農產品等貨物,通過邊境貿易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電子產品、紡織品也通過當地出口到越南;在憑祥鐵路口岸,廣西今年首開駛向越南河內的纖維板運輸專列……
隨著交通運輸日益便利,廣西的沃柑、六堡茶、電動車等優質特色產品爭相“出海”。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介紹,2024年1月以來,廣西武鳴沃柑已出口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等國家市場;二輪電動車實現整車出口越南;“國民神車”五菱汽車出口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近年來,廣西優化開行中歐班列,先后開辟“南寧—莫斯科”“南寧—阿拉木圖”“柳州—莫斯科”“柳州—阿拉木圖”“南寧—塔什干”等5條中歐(亞)跨境貨物貿易運輸大通道。廣西的重型機械、食品、日用品等貨源出口歐洲和中亞。
楊春庭表示,下一步,廣西將創新打造外貿促進平臺,加快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百倉千企”計劃,創新穩外貿工作聯動機制,開拓外貿“新路徑”。
廣西還將強化產業“新支撐”,深化與東盟貿易“新合作”。通過實施“工貿強基”工程,夯實外貿發展基礎,廣西將推動加工貿易提質發展,有序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糧油加工、有色金屬等加工貿易產業鏈,構建完善的電子信息跨境產業鏈供應鏈,推動邊境貿易促穩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