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同事歐陽柳——我們都叫她“歐姐”跟我說,要去“社區大講堂”演講,她還謙虛地和我討論起演講稿的事情。
我對她說,時限30分鐘,你得講故事,講你工作中的親身經歷。我直接告訴她:你若是不想聽眾昏昏欲睡,你就講故事;你若是不想他們對你的工作理論發出質疑,你就講故事;你若是想充分展示你的工作理念和成績,你還得講故事!
我還替歐姐挖掘了六個故事,供她參考。
這六個故事,我想要說明什么?
凡你所見,皆是智慧;你的故事,同樣精彩!
兩起高空墜物事件處理的故事
(一)一封悔過書
歐姐是專職社區民警,比我們先入駐大井巷社區。作為單位的寫手,我比較關注大家在警務改革中做出的優秀事跡。有一次,我在工作群中看到歐姐上傳的一張照片,內容是一封悔過書。據說是一個女生高空拋物,在歐姐的教育下,主動寫的。這一事件被同事上報到分局的《基層動態》,政治處又進行了宣傳報道,所以我的印象比較深刻。
高空拋物,很多地方時有發生:有扔生活垃圾的;有扔重物的;甚至我在新聞上還看到,有人扔出一把半尺長的水果刀,恰好扎中了路人的腦袋……
實話實說,在入駐社區之前,社區民警的大量時間都花費在值班備勤上,對于高空拋灑垃圾的行為,一般是抽不出大量時間去調查的。
歐姐告訴我,一天深夜12點,社區群眾給她發微信,說大井巷社區7號樓又有人高空拋物,用方便袋將一盒快餐殘渣裝著,從高空拋下來。第二天一早,歐姐趕到現場的時候,地上滿是油湯和吃剩的飯菜。當時,有不少居民圍在那里。幾位大媽大爺生氣地對她說:“歐戶籍,你看看,這人多缺德。這次還算是輕的,他們有時候扔下來的還是重東西。要是掉在人身上,肯定會砸傷人!”
有人經常高空拋物,這種現象必須杜絕!
歐姐立即聯系了所里的綜合指揮室,請他們調看了現場的監控,大致確定了扔垃圾的樓層。接下來,她逐家逐戶地摸排。在8樓的時候,有一家住戶告訴歐姐,半夜聽到樓上傳來扔東西的聲響。縮小排查范圍后,歐姐繼續往上排查了3層樓。最終,終于查清是16歲的女孩小麗在家里吃外賣,然后將吃剩的飯菜及快餐盒隨手扔到窗外。
在社區警務室里,歐姐對高空拋物的小麗進行了耐心的教育,歐姐告訴她:“高空拋物涉嫌觸犯《刑法》,網上有很多案例,有些高空拋垃圾的人,最終被處以刑事拘留。”說完,歐姐干脆用手機找出幾條新聞視頻,和小麗一起觀看。
看著看著,小麗就慌了,她膽怯地對歐姐說:“我現在知道錯了,你們可不可以原諒我一次?我愿意寫悔過書,保證不再從窗戶里往下扔垃圾!”
(二)是誰扔的鍋?
過了不久,又有居民生氣地找到歐姐說:“歐戶籍,我們這里又有人從樓上扔東西,這次扔下來一個大鐵鍋!要是砸到人了可怎么辦?”
是啊!高空拋鐵鍋,確實危險。
如今,歐姐作為專職社區民警,入駐了社區,有充足的時間來解決讓居民們頭疼不已的高空拋物問題。她決定“深挖”扔鍋的人。
歐姐再次走進樓棟,逐家逐戶地摸排。很多熱心群眾也和歐姐一起尋找“肇事者”。
人多力量大,她們很快弄清楚了:這是一場烏龍事件!原來是社區某單位食堂的陳師傅晾曬的鐵鍋,并非高空拋物。雖然結局讓人哭笑不得,各樓棟的居民微信群里紛紛在講這個烏龍事件,但是轄區的群眾們都知道了,凡是有疑似高空墜物的事件,歐姐都會追查到底。
在寫出這個故事之后,我好奇地問歐姐:“食堂的師傅為啥要曬鍋?”
歐姐回答:“師傅說了,防潮!”
我哭笑不得,那不得每天曬鍋?
兩起傷亡賠付糾紛的調解故事
(一)婆婆的頭在流血,不能拖!
前不久,大井南巷的老房屋外墻改造,施工隊搭起了腳手架,并關閉了樓道里的照明燈。
91歲的獨居老人甘婆婆,一清早出門買菜時,在昏暗的樓道里摔了一跤,頭部受了傷。歐姐聞訊后及時趕到現場,看見甘婆婆的頭上正流著血,情況緊急。
而此時,婆婆的子女正和施工方緊張地交涉。
他們認為,施工方應該承擔責任,出錢讓老人去醫院救治。
施工方的經理說道:“我們會承擔相關責任,但是要等你們拿出醫院的診斷證明和收費的票據,我們才能依照票據賠償!”
歐姐仔細查看了婆婆的傷情,發現她的后腦勺上有一條很長的傷口,鮮血正不斷地流出來。她當機立斷,向居委會要到了項目老總的電話,對他建議說:“老人家90多歲了,頭上正流著血,咱們不能拖,不然小事可能拖成大事。建議你們先墊付費用,安排她住院,確保不出事!”
項目老總覺得歐姐的話有道理,就墊付費用,請了護工,安排老人住院觀察。幾天后,歐姐專門去社區看了甘婆婆,老人家的身體已經痊愈了。
(二)愿逝者安息
4月21日晚,大井巷某公司在中興路一火鍋館聚餐,23歲的職工小胡從大坪趕到中興路聚餐,其間飲酒過量,回到家中后從陽臺墜亡。原本是一場熱熱鬧鬧的聚會,沒想到,竟然帶來了悲劇。
5月4日,小胡的家屬來到小胡生前的公司,要求公司承擔相關責任。雙方發生了矛盾。歐姐得知情況后,將糾紛雙方邀請到大井巷社區警務室。
在警務室里,公司負責人堅持認為,公司雖然組織了聚餐,但是要求大家自愿參加。并且小胡在聚餐現場并沒有出現身體不適,而是回家后從陽臺上墜亡的,所以公司沒有任何責任。
歐姐從小胡的家屬那里,看到了醫生做出的尸檢報告書,小胡體內血液的酒精含量為每毫升200毫克,墜亡前明顯處于醉酒狀態。于是,歐姐明確告訴公司的負責人,作為聚會的組織者是不可能沒有責任的。
接下來,歐姐和同事黃科對該糾紛進行了持續的調解。黃科是社區警務隊的同事,擅長處理群眾糾紛。在他的努力下,調解最終有了結果:公司從人道主義出發,給小胡家屬8萬元的撫恤金;小胡的家人放棄對公司民事責任的追究。
兩家違規公司清理的故事
(一)來錢快,撤退得也快
解放碑商圈的很大一部分都屬于大井巷社區,所以歐姐負責的社區里有很多企業。
對于正規的企業,民警當然要為他們的正常經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但是,近年來,也有少數違規企業打著合法經營的幌子,圈走了大量客戶的血汗錢,然后失去了聯系。其中有涉嫌違法犯罪的企業,也有打擦邊球的“歪”公司。
以往的時候,社區民警忙于值班組的工作,對于部分被群眾報警投訴的企業,往往是根據警情,采取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方式,逐個逐個地解決問題,卻沒有對企業進行較多的關注和深入的調查。
社區警務改革以來,歐姐決心投入大量的時間,對社區的企業進行深入排查,并對疑似違規的企業給予了高度的關注。
前些時間,世貿大廈有一家介紹工作的中介公司,多次與客戶發生糾紛,引起了歐姐的注意。這家公司收取每位客戶398元的費用,卻常常沒法給求職者找到合適的工作。于是,退費糾紛的警情就多了起來。歐姐也多次到該公司處理類似警情。
5月7日,歐姐去世貿大樓核實前期“一標三實”信息采集的數據,發現該公司已經搬家。物業告知歐姐,有不少群眾上門要求退款,卻發現公司人去樓空。歐姐通過登記信息聯系到該公司的法人代表李某,但李某卻說自己在老家。歐姐嚴肅地對他說:“你是法人代表,那些已經交費的求職者找不到你,必然會像以往那樣報警求助,到時候我們會介入調查。我還是希望在這之前,你能主動將費用退還給客戶!”
最終,在歐姐耐心的宣傳教育下,李某同民警一起在國貿樓宇警務室,集中退還了上百名客戶的數萬元錢。
不斷重復的警情畫上了句號,世貿大廈寫字樓也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二)這牛,吹得有些離譜
前不久,歐姐去某大樓開展“一標三實”信息采集工作時,發現一家公司打出了“農業智慧養牛”廣告。根據廣告牌上的展示,這家公司目的在于吸納大量社會資金,投資到注冊于河南的某養牛公司。
投資方式是每位入股者至少要投資5頭牛,每頭牛3萬元,也就是說每人至少要投入15萬元。
到底是智慧養牛,還是違規公司“神吹”,打算圈錢?
為了查明真相,歐姐專門請教了經偵支隊。接下來,歐姐從核實該公司的法人代表入手,當她撥通法人代表的手機號碼時,對方卻說道:“我不是公司的法人代表,也不知道這件事!”
當問到他的身份時,他自稱是在校學生,根本沒開辦公司。
得知這一情況后,歐姐第一時間向所領導匯報了情況。領導決定,由案偵隊和歐姐一起核查該公司的相關情況。
最終,這家違規的公司自行撤離。
歐姐清除了群眾投資的安全隱患,守住了社區的一片安寧。
我幫歐姐梳理了她的六個故事,道理都在故事里。所有的道理,可以歸結為一句簡單的話:社區工作越來越深入,化解矛盾越來越專業,防治工作越來越有力,我們的社區越來越安寧,群眾的評價越來越滿意!
(作者系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解放碑派出所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