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講:?“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思想家老子觀察到自然現象不能持久,?以此來類比說明人做事也不能偏激、?逞強。?萬事萬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過度或極端的狀態往往難以長久維持。?這也提醒人們在做事時要遵循規律、保持平和,?以“常自省”的態度認識自己、理解世界。?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為帝時,?常因大臣魏征的直言勸諫十分惱怒,?覺得魏征公開說出自己的錯誤,?讓自己下不了臺。然而,?長孫皇后知道后卻勸道:?“有大臣如此,?就像是一面鏡子,?讓皇上看到自己的不足,?這豈不是天大的好事?”李世民聽后,?深覺有理,?便一改往日的不悅,?虛心聽取魏征的諫言。?正是這種不斷自我反省、?順其自然、?不執著于結果的態度,?使他能夠及時糾正錯誤,?開創了“貞觀之治”,?成為一代明君。?
作家林語堂說:?“人生是一場自我反省,?這比任何一種知識都重要。?”懂得自我反省,?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也能更好地完善自己。?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重新開始,?唯有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才能讓人不斷進步。?
凡事都需留有余地,?不求極致,?只求剛好。?不執著于結果,?與自己和解,?才能享受這一路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