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不信由你,侏羅紀晚期最大的兩種野獸曾展開過史詩般的戰(zhàn)斗。我們之所以知道這一點,是因為一塊劍龍化石的頸部有一個“U”形傷口,與異特龍的下顎相吻合;而另一塊異特龍化石的尾部有一個傷口,與劍龍的尾刺相吻合。
面對異特龍這樣的頂級捕食者,劍龍要自衛(wèi)可不容易。一些科學家認為,當它受到威脅時,血液會涌向背甲,發(fā)出憤怒的紅色警告。如果這還不能嚇跑捕食者,劍龍就會用它帶刺的尾巴猛擊對方。而這些尾刺可不是鬧著玩的—它們最長可達1米。
1991年,美國懷俄明州發(fā)現(xiàn)了一具幾乎完整的異特龍骨骼,它被稱為“大艾爾”。它死時只有六歲,還沒有成年(成年異特龍體長 12 米)。它的身上有 11 處骨折,其中一處是在尾巴上,是被劍龍尾巴擊中后摔倒造成的;另一處是腳趾骨折,是與其他異特龍搏斗時造成的。
劍龍
地點:北美洲、西歐
長度:長達 9 米
前寒武紀
4540百萬年~541百萬年前
寒武紀
541百萬年~485百萬年前
奧陶紀
485百萬年~443百萬年前
志留紀
443百萬年~419百萬年前
泥盆紀
419百萬年~359百萬年前
石炭紀
359百萬年~299百萬年前
二疊紀
299百萬年~252百萬年前
侏羅紀
201百萬年~145百萬年前
三疊紀
252百萬年~201百萬年前
白堊紀
145百萬年~66百萬年前
古近紀
66百萬年~23百萬年前
新近紀
23百萬年~2.6百萬年前
第四紀
2.6百萬年前~現(xiàn)在
你知道嗎?
異特龍的牙齒長約10厘米,鋒利無比,一直在生長,能隨時替換舊的和掉落的牙齒。它張著嘴發(fā)起攻擊,用它的下巴像斧頭一樣“砍”進獵物的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