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總結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船體設計與優化算法在智能化船舶中的應用,以及智能化工藝與制造技術在船體加工中的實際應用。同時,探討了數據驅動的船體設計與優化方法在實際船舶設計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將新方法和新技術與船體設計有機結合。通過對船體設計新思路與新方法的探究,為智能化船舶的建造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
[關鍵詞]智能化船舶;船體設計;設計新思路;設計新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U6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6487(2024)02–0047–03
1 概述
人工智能和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智能化船舶的概念逐漸受到業界的關注,船體設計也面臨著全新的挑戰與機遇。為了推動船舶設計向智能化、高效化及創新化的方向邁進,船體設計的新方法與思路愈發受到重視和探討。
2 智能化船舶的發展趨勢與需求
2.1 智能化船舶的概念和特點
智能化船舶是指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控制系統,使船舶具備自主感知、智能決策及自主操作的能力,以顯著提高船舶的安全性、效率及可持續性。其特點包括以下方面。
(1)自主感知和決策能力。船舶能夠通過傳感器獲取環境信息,并利用智能算法自主進行決策和規劃。
(2)自主操作和控制能力。船舶能夠根據智能化系統的指令,自主進行航行、??俊⒀b卸等操作。
(3)數據驅動和智能分析能力。船舶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優化船舶運行、維護及管理。
(4)網絡化和遠程監控能力。船舶能夠通過網絡與船上、岸上的系統進行實時互聯和遠程監控,實現遠程操控和管理。
2.2 智能化船舶的市場需求和應用領域
(1)智能化船舶得益于其提高的安全性和效率,受到航運公司和船東的青睞,尤其是在貨運和物流領域。
(2)智能化船舶在海洋勘探、漁業及海洋科研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提升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和科研調查能力。同時,智能化船舶在海洋環保、防災減災及海洋監測等領域也有著重要的應用意義,有助于提升海洋環境保護和災害風險管理水平。
(3)在游輪旅游和船舶娛樂領域,智能化船舶能夠提供更加便捷、舒適及個性化的服務,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因此,智能化船舶的市場需求和應用領域涵蓋了航運物流、海洋資源開發、科研勘探、環保監測、旅游娛樂等多個領域,具有廣闊的商業前景和社會價值。
2.3 國內外智能化船舶發展現狀和趨勢分析
(1)國內外船舶制造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大了智能化船舶相關技術的研發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化船舶解決方案和產品。
(2)智能化船舶中的關鍵技術,如自主感知、智能決策、自主操作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使得智能船舶的性能和功能得到了提升。
(3)智能化船舶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融合應用不斷推進,為智能化船舶的發展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可能性。未來的發展趨勢包括更高級的自主感知和決策能力,更加智能化的操作和控制系統,更好的能源管理和環境保護能力,以及更緊密的船舶與岸上系統的互聯互通等。
3 傳統船體設計存在的問題與智能化船舶設計的新要求
3.1 傳統船體設計的限制與局限性
(1)傳統船體設計受到船舶尺寸和結構特性的限制,難以滿足現代航運要求下的多樣化功能和性能要求。
(2)傳統船體設計對船舶運行效率和能源利用存在局限,難以滿足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的要求。
(3)傳統船體設計在抗波性能、舒適性及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難以滿足乘員的航行舒適度與貨物的安全保障需求。因此,傳統船體設計在適應現代航運發展、環保要求及航行性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和局限性。
(4)傳統船體設計還存在著生產制造和維護成本較高的問題,部分結構和工藝較復雜,難以實現批量化生產與維護,影響了船舶的經濟性和可持續發展。
(5)由于傳統船體設計在水動力性能和航行穩定性方面的局限,難以適應復雜多變的航行工況和海洋環境,限制了船舶的適航性和航行范圍。
(6)傳統船體設計受限于材料和工藝,使得船舶的設計創新和功能拓展受到制約,難以適應多樣化的航運需求和應用場景。
3.2 智能化船舶設計的新要求和挑戰
(1)智能化船舶設計需要適應現代航運發展的多樣化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自主航行、智能決策、數據傳輸與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2)智能化船舶設計需要考慮船舶運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的優化,以實現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的目標。此外,智能化船舶設計需要提高抗波性能、舒適性及安全性,確保乘員的航行舒適度與貨物的安全。另外,智能化船舶設計需要降低生產制造和維護成本,實現設計的經濟性和可持續發展。
(3)智能化船舶設計面臨著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的挑戰,需要面對船舶工藝、材料、智能化系統集成等方面的技術難題。
4 船體設計新思路的探索與創新
4.1 數字化設計在智能船體中的應用
通過數字化設計,船體設計師可以利用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和虛擬仿真技術,實現船舶結構、水動力性能、航行穩定性等多個方面的全面優化。同時,數字化設計有效實現了不同系統之間的集成,包括智能船舶控制系統、自主感知系統、數據處理和分析系統等,從而實現了船舶的智能化協同工作。此外,數字化設計還支持定制化船舶設計,能夠根據具體航運任務和環境需求,快速實現個性化的船體方案設計。
數字化設計在智能船體中的應用還包括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的運用。通過使用VR和AR 技術,設計師可以以虛擬的方式模擬船體設計方案,進一步評估其性能和效果。例如,可以通過VR 技術進入虛擬的船舶環境,感受船舶的真實尺寸和航行感,從而更好地調整和優化設計方案。AR 技術則可以將虛擬的船體模型疊加到現實環境中,提供設計決策的可視化展示和實時數據反饋。這樣的數字化設計應用提供了更直觀的交互方式和更全面的設計評估,減少了設計與建造階段的時間和成本,并提高了最終船體設計的質量和性能。
4.2 智能化船體材料與結構設計
通過應用先進的材料科學和工程技術,船體設計師可以開發具有輕量化、高強度、耐腐蝕及耐磨損特性的智能化船體材料,如復合材料、納米材料等。這些智能材料不僅可以減輕船體重量,提高運載效率,還能提供更好的抗壓和抗沖擊性能,增強船體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結構設計方面,智能化船體結構采用模塊化、集成化設計,結合數字化技術和先進制造工藝,實現船體結構的精準優化、可持續維護和修復,為船舶運行和維護帶來新的可能性。
4.3 人機協同設計在船體設計中的應用
船體設計的新思路探索中,通過人機協同設計,船體設計師和計算機系統可實現緊密合作,共同完成船體設計任務。設計師可以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和模擬仿真工具,快速生成和修改設計方案,并實時評估其性能和可行性。
計算機系統根據設計師的預設參數和準則,快速搜索和評估各種設計方案,提供全面的數據支持和優化建議。人機協同設計還可以通過數據共享和協作平臺,促進設計師和其他相關人員之間的合作與溝通,實現設計過程的高效協同。這種人機協同設計的應用方式,加強了設計師的創造性和決策能力,提高了設計的準確性和效率。
4.4 創新設計理念與方法的探究
船體設計的新思路探索中,通過引入跨學科的設計思維和創新理念,結合用戶體驗、生態環保及數字化技術,船體設計師可以借鑒先進的工業設計、航空航天技術及自然生態原理,開展跨界創新,并將其應用于船舶設計之中。此外,采用先進的仿生學原理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設計師可以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探索自然界的優秀設計,并將其融入船體結構和外形設計中。利用先進的數字化工具和算法,如基于人工智能的設計優化、多目標優化算法等,設計師可以快速生成大量設計方案并實現智能化優化,拓展創新設計的可能性。
這種跨界融合和數字化應用的創新設計理念與方法的探究,將為船舶設計帶來更高效、環保、安全及創新的設計解決方案,引領船體設計邁向更具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
5 船體設計新方法的研究與應用
5.1 仿生設計在船體形狀優化中的應用
通過借鑒生物體的形態特征,如鯨魚的流線型體形或者鳥類的飛翔姿態,設計師可以優化船體的流體動力學性能,減少阻力,提高操縱穩定性和燃油效率。仿生設計還可以在減震降噪、抗風險、減少對海洋生態的影響等方面發揮作用,同時創造出更具美感和獨特性的船體外形。借助先進的計算機仿真技術和多孔介質設計理念,仿生設計為船體形狀優化提供了全新視角,將生物界的智慧融入船舶設計中,推動船體形狀優化向更高效、環保及創新的方向發展。
5.2 智能化工藝與制造技術在船體加工中的應用
在船體設計的新方法研究中,通過引入先進的數字化制造技術,如3D 打印、機器人自動化加工、數字雙孔板技術等,船體加工制造實現了智能化、精準化及柔性化。智能傳感器和數據分析技術可實現對船體加工過程的實時監測和控制,確保加工質量和安全;而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分析則為船體制造提供了智能化的生產規劃和優化方案。這些應用將大幅提高船體加工的效率、精度及資源利用率,推動船舶制造向智能化、數字化邁進。
5.3 數據驅動的船體設計與優化方法
在船體設計的新方法研究中,通過收集與船舶設計相關的多源數據,如流體力學模擬結果、歷史設計數據、用戶反饋等,設計師可以建立龐大的數據集,并利用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技術,開展基于數據的船體設計和優化。數據驅動的設計方法使得設計師可以更加準確地分析和預測船體性能,同時也可以發現與改進潛在的設計缺陷。這種方法還能夠加速設計過程,提高設計效率,并提供創新性的設計解決方案。
5.4 基于人工智能的船體設計與優化算法
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如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及遺傳算法等,設計師可以利用大量的數據和算法模型來實現智能化的船體設計。通過分析海洋環境、運行要求及結構約束等多個因素,船體設計與優化算法可以自動搜索最優的船體形狀、結構布局、系統配置等,以提高船舶性能,減少阻力,降低燃油消耗,并滿足各種海況和運行要求。這些算法還可以快速模擬和評估大量設計方案,為設計師提供全面的設計決策支持。基于人工智能的船體設計與優化算法的研究與應用將推動船舶設計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及創新化的方向發展,實現船體設計的持續改進和優化。
6 結束語
隨著人工智能和數字化技術的迅猛發展,船體設計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文章通過對基于人工智能的船體設計與優化算法、智能化工藝與制造技術的應用及數據驅動的船體設計與優化方法的探討,可為智能化船舶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與方法。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和發展,智能化船舶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劉曉陽. 船體結構設計中生產工藝性問題和對策分析[J].船舶物資與市場,2023,31(12):35-37.
[2] 何開平,陳雷,梁劍明,等. 船體小組立機器人焊接三維掃描識別系統設計[J]. 造船技術,2023,51(5):74-79.
[3] 忻淑明. 船體結構設計中生產工藝性問題研究[J]. 水上安全,2023(11):4-6.
[4] 陳政,劉亞,李輝,等. 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控制船體鋼材重量探討[J]. 廣東造船,2023,42(4):50-53.
[5] 劉文璽,李廣靈,丁超毅. 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船體結構聲學設計課程內容優化研究[J]. 大學,2023(26):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