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某船舶3 臺低溫淡水循環泵在2020 年9 月試航時,均發生高溫過載損壞現象。文章圍繞故障現象進行分析測試,對葉輪進行評估測量,經過計算葉輪的切削量,最終采用切割葉輪解決過載高溫問題,保證設備正常冷卻。
[關鍵詞]中央冷卻系統;過載;葉輪直徑;切削
[中圖分類號]TM6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6487(2024)02–0064–03
某船舶中央冷卻系統共2 套(如圖1 所示);配備板式冷卻器3 臺,換熱面積332.8 m2 ;3 臺低溫淡水循環泵,排量680 m3/h,用于冷卻機艙各個設備;2臺主機高溫淡水備用泵,排量135 m3/h ;2 臺主機低溫淡水備用泵,排量150 m3/h ;3 臺主海水泵,排量250 m3/h。
1 低溫淡水循環泵電機高溫故障
1.1 故障經過
2020 年9 月20 日,船舶出塢后啟動1 號低溫淡水泵進行系統檢查,進出口閥全開,1 號板式冷卻器進出口閥全開,電機電流85 A(額定電流90.5 A),泵出口壓力420 kPa,電機溫度56℃。
2020 年9 月22 日,1 號泵運轉42 h 后自動停止。檢查發現控制箱2 個接觸器故障,電機表面溫度達99℃,測量電機絕緣V 和W 相為零。
啟動低溫淡水備用泵投入使用,同時檢查2 號低溫淡水泵工況為:電流85 A,電機溫度65℃,泵出口壓力420 kPa。在運轉4.5 h 后電流90 A,電機溫度80℃,并且電機溫度持續上升。備用泵啟動2 h 后,壓力410 kPa,運轉電流95 A,電機溫度84℃,隨即停泵。
將電機溫度、電流、排量進行對比發現,電機存在過載運行情況,隨即停止水泵,以防出現電機過載故障。
立即打開隔離閥, 使2 號淡水泵同時供應1號、2 號低溫淡水冷卻系統。關小進口閥開度到至1/3, 此時該泵出口壓力180 kPa, 進口壓力–80 kPa,低溫淡水溫度35.2℃,滿足設備正常運行,電機溫度緩慢下降至73℃。為了保證航行安全,臨時使用2 臺軸流風機進行輔助冷卻。
1.2 故障排查
廠修前,3 臺泵單向閥故障,備用泵出口與2號系統隔離閥關不嚴,備用泵進口與1 號低溫淡水系統隔離閥關不嚴,1 號、2 號低溫淡水系統嚴重串水,板式冷卻器臟污。
1.2.1 電機工作狀況檢查
3 個板冷進出口閥關閉2/3,拆除隔離閥的氣動驅動機構,稍開備用泵出口與2 號系統隔離閥,稍開備用泵進口與1 號系統隔離閥,2 號低溫淡水泵進口閥全開,此時2 號低溫淡水泵電機溫度81℃,出口壓力420 kPa,電流90 A。30 min 后,2 號低溫淡水泵電機溫度85℃,同時1 號低溫淡水系統膨脹水箱滿溢,隨即恢復管路閥門原始狀態。
測量2 號低溫淡水泵和備用淡水泵三相電流,均為89A,未發現不平衡。
重新測量2 號淡水泵電機和備用泵電機絕緣,拆開接線盒,拆除電纜測量,測量結果均為1 800 M左右,絕緣正常。
1.2.2 電機高溫原因分析
根據說明書中泵性能曲線圖(如圖2 所示)分析電機高溫原因。
水泵電機功率計算公式為:
P=KPe/n ( 1)
式中,Pe為水泵有效功率;n為水泵的效率;K為電動機的安全系數,一般取1.1~1.3。
根據泵性能曲線可知,當泵達到額定排量時,根據說明書可知泵額定效率79%,該泵安全系數K取1.1,根據式(1)計算,此時電機功率為97 kW,電流為80.4 A,實際電機運行時最高達到95 A,由此可推斷:當管路通暢、閥門換新的情況下,泵排量增加,軸功率輸出增加時,電機過載,引起電機發熱高溫。
1.2.3 電機檢修分析
3 臺水泵電機均發生運行負荷高、電機溫度高、運行電流接近或者超過額定電流的情況。拆解其中1臺電機測量發現,轉子硅鋼片表面發藍,轉子籠條受損,該臺電機長時間高負荷運轉,電機已經燒損。
1.2.4 電機維修方案
(1)對發藍轉子進行更換銅條、大修處理。
(2)定子重新更換絕緣等級H 級的線圈、槽絕緣、絕緣漆。
(3)對電機進行加強通風優化改造,降低電機本體溫度,如加大風扇、增加導風筒。
1.2.5 分析電機高溫故障原因
對3 臺低溫淡水循環泵故障前后所有細節進行分析發現,啟動1 號低溫淡水循環泵時,主機淡水系統尚有少量空氣,1 號主機低溫淡水備用泵和1 號主機高溫淡水備用泵一直在運轉。根據圖1 可知,1 號主機低溫淡水備用泵(排量150 m3/h)具有為1 號低溫淡水循環泵(排量580 m3/h)分流的作用。因此進行下列測試:①啟動2 號主機低溫淡水循環泵;②啟動2 號主機高溫淡水循環泵;③啟動主機(主機機帶淡水泵排量與備用泵相同),合離合定速;④全開2 號低溫淡水循環泵進出口閥,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為2 號低溫淡水循環泵分流。
2 號低溫淡水循環泵電機電流78 A,泵出口壓力420 kPa,電機溫度82.7℃。2 h 后電機溫度下降為79.1℃,并且有持續緩慢下降趨勢。 同時檢查發現電機冷卻風扇并不能全覆蓋電機,電機溫度的最高點恰好是風量最小處。在將臨時冷卻風機撤離后電機溫度突增至83.0℃,隨后持續監控電機溫度8 h 內都穩定在83.0℃。
此次測試證明,當管路通暢、閥門換新的情況下,泵排量增加,軸功率消耗增加,電機過載,會引起電機發熱高溫。
2 電機過載解決方案
經過以上電機運行電流過大、出現過載故障問題的分析,可適當減小泵排量,降低電機輸出軸功率,進而減小電機運行電流。為適應該泵的性能要求,滿足正常使用及擴大泵的使用區域,切割葉輪外徑是解決上述問題既經濟又簡單的方法之一,因此,定量確定切割量與性能變化的關系至關重要。
2.1 葉輪切削
根據國內外對切割定律的研究,我國通常采用以下公式確定葉輪的切割量:
式中,Q為泵額定排量、H為額定揚程、P為額定功率、D2為葉輪原始外徑,Q1為葉輪切割后泵的實際流量、H1為葉輪切割后泵的實際揚程、P1為葉輪切割后泵的實際功率、D2'為葉輪切割后外徑。
經過計算葉輪切削量,葉輪原直徑D=291.4 mm,額定功率為90 kW。當電機電流為75 A 時,泵消耗軸功率為55.9 kW,葉輪直徑D2=285.2 mm。
葉輪切削6.2 mm 后,經過動平衡試驗等裝復后的實測泵和電機振動數據見表1。
該低溫淡水循環泵屬于中頻振動,振動速度的數值較為關鍵。根據GB/T 7021—2019《離心泵名詞術語》和GB/T 2298—2010《機械振動、沖擊與狀態監測詞匯》,該船舶低溫淡水循環泵屬于第二類,泵的分類見表2。
根據GB/T 29531—2013《泵的振動測量與評價方法》,評價泵的振動級別,該泵的振動級別為C 類,數據合格,見表3。
2.2 切削后試驗
機旁觀察1 號低溫淡水循環泵實際工況, 電機電壓700 V,電流75 A,泵運轉24 h 后電機溫度為80.2 ℃。泵出口壓力F1=340 kPa, 泵吸口壓力F2=40 kPa,揚程H=300 kPa。
1 號低溫淡水系統所有冷卻設備全部運轉后,淡水溫度33.4℃ ;艉Z 推為最遠端,艉Z 推冷卻水溫度36.0℃,冷卻水壓力160 kPa,艉Z 推電機三相繞組平均溫度46℃,變壓器三相繞組溫度39℃。冷卻效果良好。
機旁觀察2 號低溫淡水循環泵實際工況,電機電壓700 V,電流72A,泵運轉24 h 后電機溫度為82℃。泵出口壓力F1=360 kPa,泵吸口壓力F2=40 kPa,揚程H=32 m。2號低溫淡水系統所有冷卻設備全部運轉后,淡水溫度35.2℃ ;艉側推為最遠端,艉側推冷卻水溫度37.4℃,冷卻水壓力在160~180 kPa 波動,艉側推電機三相繞組平均溫度47℃,變壓器三相繞組溫度39℃。冷卻效果良好。
試驗結果表明,葉輪切割后電機過載導致高溫燒毀的故障得到徹底解決。
3 結束語
此次低溫淡水冷卻水系統故障完美解決,為同類型船的同類故障提供了案例參考。設備管理人員平時必須加強對設備的維護保養,認真閱讀并理解說明書,及時審慎處理,這樣才能管理好設備,使用好設備,維護保養好設備,整體提高裝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楊琳. 離心泵葉輪切割計算公式的推導[J]. 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03(1):80-83.
[2] 邵海江,向永譚. 離心泵葉輪切割方法[J]. 工業設計,2016(7):186-187.
[3] 逐海堂,陳晶晶. 離心泵葉輪切割方法及其實用性分析[J].通用機械,2014(8):86-88.
[4] 王承祿,孫鐵,張丹. 非設計工況下離心泵葉輪改造與流場分析[J]. 石油化工高等學校學報,2015,28(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