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璇,我國首位自主培養的聾人語言學博士,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特殊教育學院教授,專攻聽障兒童心理與教育、手語語言學、殘障人群心理咨詢。聽障者與研究者的雙重身份讓生活中溫文隨和的她對事業有著一種近乎執拗的使命感。
此前,鄭璇偶然看到一位家住廣州的網友“軒軒媽媽”發布的筆記,圖片上是軒軒粉嘟嘟的小臉,配文卻一句比一句讓人揪心。軒軒被確診患有先天性黑朦,這是一種發生最早且最為嚴重的遺傳性視網膜病變,會導致嬰幼兒先天性盲,同時伴有神經性耳聾等其他癥狀,但醫學界現階段還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懊ぜ用@帶來的障礙,絕不是1+1=2這么簡單?!编嶈榻B說。視聽雙障者比盲人、聾人面臨更大的語言鴻溝。雖然是少數中的少數,但面對的卻是難處中的難處?!斑@樣不行!我怕她浪費時間??!”看到軒軒媽媽還陷在求醫無門的巨大挫敗感中,鄭璇幾乎是“追著趕著”想要幫忙。
鄭璇立刻請自己的學生私信聯系那位無助的母親,并囑咐除了說明清楚來意外,還要附上她在北師大官網上的個人簡歷?!昂鋈挥幸粋€北京的老師說要來幫我,我不敢相信啊,我擔心是‘醫托’怎么辦?。?!”經過多方打聽核實,軒軒媽媽才加上鄭璇的微信,并提出希望視頻通話親眼確認一下。通話中,鄭璇提到自己要到廣州出差,面向聽障兒童家長做個講座。因為“對軒軒也有幫助”,她便邀請軒軒媽媽來參加,得到的回應是“要收費嗎?”面對這樣的“戒備”,鄭璇毫不介意,好脾氣地讓對方放心。多年接觸盲聾群體及其家庭,再加上聽障者和研究者的雙重身份,她更能共情他們的迷茫與擔憂,“他們不知道誰能幫到他們”。
這次廣州之行,鄭璇來對了!見面時,軒軒媽媽含著熱淚,顯得很拘謹。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心很塞”。對于“盲聾人家長”這個身份,她還在艱難的適應期。鄭璇就從“什么是特校、聾?!边@樣最基本的概念講起,還把廣州啟聰學校早期干預的老師介紹給軒軒媽媽認識。“她好厲害?。∽约毫苓^雨,就想要為別人撐傘!”軒軒媽媽這樣評價鄭璇。
命運試圖將盲聾人囚于暗室,鄭璇想以教育為支點,竭力為他們撬開一道縫隙。
(選自“新華每日電訊”2024年6月12日,有刪改)
◆解讀
對鄭璇來說,世界安靜得可怕,沒有春日里的細雨滴答,也沒有酷暑中的陣陣蟬鳴,即使佩戴上最先進的助聽器,聽力也遠遠不及常人,但她卻能取得常人所不及的成績——精通多國手語,38歲時成為全球華人中第一位語言學專業的聽障博士……鄭璇在追夢路上從未停止過奔跑。
鄭璇積極投身于聽障人士高等教育,致力于建設聽障人士與健全人能無障礙溝通的未來,讓更多聾人的內心世界展露于陽光下。鄭璇是無聲世界里的“有聲”者,她身體力行,為聾聽世界搭建橋梁,讓無聲的夢想盡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