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誤作文
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們常常需要在不同的岔路口做出選擇,而每一個選擇就如一顆種子,影響著我們的成長。
我就曾經面臨過這樣一個選擇——對于老師布置給我的演講任務,我是選擇放棄,還是鼓起勇氣呢?
雖然只是校內演講,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的演講。演講任務來得很突然,是語文老師在一個課間倉促通知我參加的。①剛接到這個任務時,我內心有一種無以言表的激動。這個機會可真是千載難逢啊!可轉念一想,萬一演講失敗了該有多丟人!同學們會不會嘲笑我?要不還是把機會讓給比我更有能力的人吧。
最終,我還是選擇鼓起勇氣接下任務。②從那之后,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完成作業后,就去查找資料,起草演講稿,然后仔細雕琢,不斷修改,終于在數易其稿后誕生了最終版。③
活動如期舉行,我卻緊張起來,手心不斷冒汗。“下面有請3號選手上場。”主持人甜美的聲音在我聽來卻如“索命”一般。我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向舞臺,臺上一束束強烈的聚光燈打在我的身上,我看了眼臺下,啊,所有同學都盯著我看呢!我的心頓時揪了起來,明明此前背得好好的演講稿,此刻卻都如逃兵似的從我腦海中逃竄到爪哇國去了。我真想就此放棄,可現在棄賽,豈不是更大的笑話?
我的耳邊似乎響起了老師的聲音:“加油,我相信你!”老師的話如同定心丸,讓我漸漸放松下來。④我握著話筒的手緊了又緊,隨即開始了演講:“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從我腦中逃竄的演講詞不知什么時候又回來了,耳邊只能聽到自己抑揚頓挫的聲音。我慢慢進入了狀態,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現了出來。
演講結束,掌聲雷動,懸在我心頭的那塊大石頭終于落了下來。一次次辛苦的練習,終于在此刻結出了碩果。
這次比賽,我早已不在乎輸贏,因為我選擇了鼓起勇氣去戰勝恐懼。⑤
①此處看起來是一個“包袱”,但始終沒有交代語文老師為什么在倉促間通知“我”參加。到底是臨時替補?還是特意安排?這里并沒有交代清楚。
②題目為“我的一次選擇”,毋庸置疑,應該關注自己面對選擇時的猶豫心態,強調做出選擇后的不易與艱辛。修改時,可仔細描繪讓“我”的心靈產生動搖的事件,因為正是這些經歷最終推動小作者作出堅定的選擇。
③小作者對準備過程的描述相對簡略,只用了幾句話就對查找資料、寫作和修改演講稿的過程進行了概括。這一部分其實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可以詳細描寫自己在準備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如何克服這些困難以及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成長、變化。這樣修改,不僅能豐富作文內容,還能更好地體現“選擇影響成長”的主題。
④作文的重點到底是寫“我”是否參加演講的選擇,還是寫比賽時是堅定還是逃脫的選擇?如果是后者,則更應關注細節,通過動作或神態描寫展現老師對“我”的鼓勵,而不是用一句沒來由的話應付式地完成轉變。
⑤結尾雖然簡潔地表達了小作者的觀點,但在深度和完整性上略顯不足,只強調了小作者戰勝恐懼的勇氣,卻沒有對這次經歷給其帶來的成長、啟示或影響進行進一步的闡述。修改時,可含蓄地交代此次選擇是如何影響了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未來的決策方式的。
病情分析
1.心理描寫深度不夠。習作在描述“我”內心的掙扎時,雖然嘗試著通過語言來展現,但整體仍流于表面;且在演講前的緊張情緒中也沒有投入更多細膩的心理刻畫。
2.詳略處理不當。文題是“我的一次選擇”,在面對是參加演講比賽還是放棄這一機會時,應詳寫自己內心的轉變過程,但在原作中,小作者只是一筆帶過。
3.結構略顯單薄。習作按照時間順序敘述,雖條理清晰,但結構安排仍顯單薄。可考慮在適當的地方運用回憶、對比、插敘等手法,增加文字的層次感和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