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24”會議以來,國內市場像是被打了“雞血”,歷史天量成交額、開戶量激增、券商提前開工等,足見火爆程度。從A股休市期間全球市場變動來看,中國資產正被持續爆買。無論從市場情緒還是休市期間外圍中國資產漲勢情況,都讓不少機構看好A股后市行情。但也有部分分析人士發聲提醒,要理智應對市場,切勿盲目追高。
9月24日,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宣布了多項政策:
一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近期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金融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今年內將視市場流動狀況,可能擇機進一步下調存量準備金率。降低中央銀行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調0.2個百分點,從目前的1.7%降至1.5%,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業銀行凈息差穩定。
二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引導商業銀行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房貸利率附近,預計平均降幅大約在0.5個百分點左右。統一首套房和二套房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即二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25%下調至15%。此外,將5月份人民銀行創設的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中央銀行的資金支持比例由60%提高至100%,增強對銀行、收購主體的市場化激勵。將年底到期的經營性物業貸款和“金融16條”存量融資展期兩項政策延期至2026年底。
三是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工具,可以使用他們持有的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等資產作為抵押,從中央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流動性資產,規模5000億元;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規模3000億元。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召開會議,部署了下一步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保證必要的財政支出,切實做好基層“三?!惫ぷ?。要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穩步推進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臺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政策措施。
2024年10月8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又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和副主任劉蘇社、趙辰昕、李春臨、鄭備介紹了“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扎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具體包括:
加力支持地方開展債務置換。保證必要的財政支出,加快支出進度,加大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加力支持地方開展債務置換,化解債務風險。
增強宏觀政策取向的一致性。政策出臺前要經過一致性評估進行充分論證,政策執行時要以宏觀政策取向持續保持一致,政策落實后要對政策的效果及時檢測和評估。與宏觀政策取向與不一致的,要及時調整或暫停執行。
抓緊研究適當擴大專項債用于資本金的領域、規模和比例,盡快出臺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范圍的具體改革舉措。
利用專項債等支持盤活存量閑置土地,加快消化存量商品房,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的新模式。
明年要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并優化投向,加力支持“兩重”建設。近期國家發改委將在年內提前下達1000億的“兩重”建設項目清單,支持地方加快開展前期工作,先行開工實施。
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單位的行政執法,不能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及時對罰沒收入增長異常的地方進行提醒,必要時進行復查。
國家發改委和金融監管總局牽頭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指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提供融資支持,努力做到應貸盡貸。
研究部分稅費支持失業保險、援企穩崗、技能提升補貼是否延期。根據梳理今年底還將有一部分稅費支持失業保險、援企穩崗、技能提升補貼等政策將要到期,相關部門將在研究評估的基礎上,加快明確政策是否延期實施。如果明確要延期實施的,要盡快明確實施期限。
推動修訂保障中央企業款項的支付條例,促進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能夠及時支付中小企業賬款等等。
自9月24日以來,A股及港股市場全線大漲。
9月24日至9月30日,A股主要寬基指數和風格指數累計漲幅均在25%左右,速度之快歷史罕見。
A股已連續多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交易量。截至9月30日收盤,滬指漲8.06%,深成指漲10.67%,創業板指漲15.36%,兩市超700股漲停,超2700股漲超10%,滬深兩市單日成交超2.59萬億元,當日創出歷史成交金額天量,但這個天量新高很快又被國慶后10月8日的首個交易日大幅刷新至3.45萬億元。
國慶長假,A股休市,港股市場繼續反攻。10月2日至7日,恒生指數累計上漲9.3%,已站上23000點,創2022年2月以來新高;恒生科技指數累計上漲13.4%,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累計漲10.9%。港股登頂全球年內漲幅榜第一。
其中,券商股、芯片股是港股行情的兩大主線。Wind數據顯示,港股市場上含A股的H股共有151只,近5日漲幅居前的多為中資券商股,部分半導體股、醫藥股同樣表現亮眼。
同時,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在國慶假期期間(10月1日至10月7日)累計漲幅達11.4%,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累計上漲達16.6%。
摩根士丹利的ChiyaoHuang分析師團隊近日發布研報指出,當前A股市場的交易量和交易速度已超過2020年及2021年的水平。他們觀察到,新散戶投資者是股市上漲的主要動力,新投資者開設賬戶的數量顯著增加,表明散戶的參與度正在上升。
外資巨頭對中國股市的樂觀預期在持續升溫。
10月7日,花旗表示,中國今年的經濟刺激措施可能會超出市場預期,因此將滬深300指數于明年6月末的目標調升至4600點,較現水平有約14%潛在升幅,并設定明年底目標在4900點。
同時,花旗將香港恒生指數、MSCI中國指數于明年6月末目標調升至26000點、84點,較現水平有約13%及12%上升空間;明年底目標分別在28000點及90點。
高盛在10月7日的最新研報中將港股調整為“超配”,并將戰略偏好由港股轉向A股。高盛在將A股調高為超配之后,再發報告唱多中國股票,給出了買入中國股票的十大理由:
首先,政府已經表明了其對經濟增長和股市的“痛點閾值”,政策底已現。
其次,從政策舉措來看:這次的確不同。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期待的刺激政策措施。
第三,不要對抗中國的央行,它正在為股市提供前所未有的、非同尋常的支持。
第四,盡管股市在兩周內上漲30%后回調風險可能有所上升,但是由政策轉向引發的股票價值重估交易很少在上漲30%后戛然而止。
第五,即便是長期疲軟的市場,強勁可交易的反彈也會出現。
第六,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現在依然有理由買入中國股票。
第七,害怕錯失機會帶來的買入(FOMO)仍可能繼續。資金從發達市場向新興市場的轉移正在進行中。
第八,盡管可能還需要更多刺激措施來扭轉局面,但中國上市公司盈利前景已經有所改善。
第九,美聯儲降息之后,中國的政策空間進一步打開。后續外圍風險或促使決策者增強刺激措施。
第十,退一步說,即便中長期來看,行情最終未能反轉,中國股市仍應該在投資者組合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輪行情發展及擴散的速度極快,后續將如何演繹呢?我們也對賣方機構的相關策略報告進行了匯總,詳見第二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