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廣東省“百千萬工程”發展戰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7月9日,揭陽市揭東區老區建設促進會聯合廣州華商學院“青衿螢火”實踐團,和揭陽市華勛慈善會以及錫場鎮,在揭陽潭王藍康紅軍小學舉辦“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黨建紅’賦能‘生態綠’助創揭東區南粵紅綠徑項目啟動儀式”。
南粵紅綠徑是廣東省一項重點發展規劃,旨在通過整合紅色文化和綠色生態資源,打造集教育、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性線路。它不僅是推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更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載體。
揭東區擁有省級紅色革命遺址27處,紅色資源豐富。百年前,英勇的揭東兒女用熱血為革命斗爭史譜寫了輝煌而壯麗的篇章。
揭東青山環抱、林水相依、林園相映,是粵東生態重要門戶。揭東區深入挖掘和充分發揮生態、人文等優勢,因地制宜,以紅色基因和綠色生態激活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活力,促進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建設高水平城鄉一體化綠美環境,奮力打造環境可載的現代產業區2E0yAoDI2+JYYEKn04SOj8D+VSJSOkZ+vGG864tKcWA=、宜居宜業的新型城鎮、崇文尚信的和諧家園。
本項目是2023年藍康精神—特色墻繪打造揭陽潭王紅色黨建示范村項目的延續。去年,實踐團隊聚焦紅色基因,以特色墻繪+黨史學習教育的形式開展實踐活動,項目獲評全國重點團隊、省級優秀團隊、省級重點團隊,實踐作品獲挑戰杯、中國青年報、中國大學生在線優秀實踐作品等多項獎項。
本次實踐活動在去年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紅色文化傳承”相結合,以“紅色黨建+綠色生態”模式,聚焦革命精神與綠色生態融合發展,依據揭東資源特色條件規劃落實一條南粵紅綠教育路徑,以“黨建紅”賦能“生態綠”助力鄉村振興。
實踐團將依托紅色資源和綠色生態優勢,探索紅綠融合發展的新模式。通過規劃建設南粵紅綠徑,將紅色景點和綠色生態區有機串聯起來,形成一條紅色文化教育、生態文化教育、生態休閑游憩、研學實踐體驗功能的主題教育徑。同時在該路徑上設計南粵紅綠徑LOGO、宣傳標語、警示牌、溫馨提示牌、地圖類等形象標識、宣教標識、導向標識、安全警示標識,搭建完成揭東南粵紅綠徑標識系統。
實踐團隊將聯合揭陽潭王藍康紅軍小學,以大手拉小手形式,攜手青少年賦能鄉村振興,開展“紅色基因保護綠水青山,共建綠美廣東”主題研學活動。實踐團隊與學生一同開展紅綠融合主題教育活動,包含“河小青”“林小青”古樹巡護講解、種植紅領巾林、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主題隊日活動、紅綠徑小小解說員、兩彈一星、綠化家園井蓋畫等活動,在紅綠徑搭建集生態旅游觀光與革命傳統教育于一體的共建共享、互動交流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