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確立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則,深刻揭示了我國改革開放事業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鮮明反映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所在。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要求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重要思想。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告同盟書》中提出,同盟“應該使自己的每一個支部變成工人聯合會的中心和核心”。列寧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思想,十月革命勝利后,他強調“國家政權的一切政治經濟工作都由工人階級覺悟的先鋒隊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提出并貫徹了“黨領導一切其他組織”的重要原則。執政后,毛澤東提出“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工、農、商、學、兵、政、黨這七個方面,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針對社會上出現的錯誤思想傾向,特別指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就是堅持黨的領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和政治定力,以對黨、對國家、對人民極端負責的精神和擔當,旗幟鮮明強調堅持黨的領導,鄭重提出“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刻指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不斷重申“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重要思想,要求全黨“自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等等。從根本上廓清了許多認識迷霧,駁斥了各種錯誤觀點,為實踐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思想基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成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最高政治原則,成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根本要求,也成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可改變或動搖的根本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時特別強調,“改革無論怎么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等根本的東西絕對不能動搖”。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指明要“注重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這意味著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在涉及改革方向、立場、原則等重大問題上,全黨必須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不斷前進。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經驗遵循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我國改革的內容、范圍和程度由農村到城市、由經濟到政治、由下到上、由易到難有序展開,生產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黨的十八大以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艱巨任務和復雜局面,順應實踐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期望,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明確宣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改革作出頂層設計,將改革推向全面深化。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和中央深改委會議70余次,審議通過超過600份改革文件,指引各方面出臺3000多份改革方案,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建、國防和軍隊的各個方面,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啃下了不少硬骨頭,闖過了不少激流險灘,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局面,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放眼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和政黨能有這樣的政治氣魄和歷史擔當,敢于大刀闊斧、刀刃向內、自我革命,也沒有哪個國家和政黨能在這么短時間內推動這么大范圍、這么大規模、這么大力度的改革。
回望改革歷程,從新時期開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到新時代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再到新征程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中國共產黨始終是改革的倡導者、推動者、領導者。改革開放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一個根本原因,也是一條極為重要的歷史經驗,更是今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遵循。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所在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其觸及利益格局調整的深刻程度、涉及矛盾和問題的尖銳程度、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艱巨程度,絲毫不亞于40多年前。能否打破利益固化藩籬、凝聚改革共識、匯聚改革力量,直接關系到改革的成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根本點。”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牢牢把握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權和主動權,以此把握好改革的正確方向,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改革的強大合力,保證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戰略部署和具體舉措落到實處。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加強黨的建設,堅持以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一是堅持黨中央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把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有機結合起來,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二是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大力選拔政治過硬、敢于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干部,健全常態化培訓特別是基本培訓機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開拓進取、干事創業,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三是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通過健全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機制,健全防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制度機制,完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等,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切實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和具體舉措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作者單位:遼寧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