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音樂的傳承與鄉村建設息息相關。在當今時代,傳承和發揚鄉村音樂文化,是推動民族發展的積極力量。音樂作為一種藝術文化形式,與人民群眾的生活體驗緊密相連,是歷史文化積淀的產物,它的發展和傳承有著獨特的脈絡和規律。要傳承鄉村音樂文化,就必須了解其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用理智的角度給予評判,用審美的眼光精準篩選,將其作為中國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持,使鄉村音樂在不斷變化的歷史長河中發光發熱。在新時期,鄉村音樂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運用在線教育促進鄉村音樂文化傳承的策略。
1 通過在線教育促進鄉村音樂文化傳承的意義
1.1 為文化傳承搭建橋梁。
把當地的傳統音樂、民間樂器技藝、民歌演唱技巧等納入教學內容,讓年輕一代學生能更好地了解民族音樂文化,實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有助于樹立文化自信,傳承和發揚優秀民族精神。通過在線音樂教學,能使鄉村特有的文化得到更大范圍普及,從而避免了傳統文化的邊緣化,使其能夠融入現代社會。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融入既可以豐富文化生態,又可以讓村民找到歸屬感與成就感,從而更好地保存并傳承民族的文化根脈。
1.2 推動教育均等化
網絡技術的應用,為鄉村音樂教學提供了新的途徑。在線音樂教學平臺的誕生,降低了先進技術應用的門檻,使得更多先進技術能夠廣泛運用到音樂教學中。在線教學突破了地域局限性,使鄉村地區的學生可以和城市學生共享音樂教學資源。借助在線平臺,鄉村學生可以接觸到國內甚至世界各地的音樂資料,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有助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和創造力。將人工智能技術和音樂教學相融合,鄉村地區的學生能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音樂學習體驗。借助智能音樂裝置及人工智能交互,鄉村學生能夠在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中,更好地掌握音樂理論,提高自身的音樂表達與創造能力。
在線音樂教學平臺與資源共享縮小了鄉村和城市之間的差距,讓鄉村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和音樂技巧,一定程度上解決過去由于地域局限所帶來的資源不足的問題。通過在線教育,高質量的音樂教學資源可以快速向邊遠鄉村普及,使整個鄉村音樂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升。通過在線課程以及互動交流等方式,鄉村地區的學生既可以掌握專業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又可以在實踐中得到及時的反饋和引導,有效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和藝術內涵。總而言之,在線音樂教學平臺有助于實現教育均等化,不僅能為鄉村學生的音樂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更能推動整個音樂教育領域的發展與進步[1]。
1.3 促進社會的發展
鄉村音樂文化的傳承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催化劑”。在我國,鄉村音樂教學既可以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又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豐富多彩的鄉村音樂活動,農民對自身文化能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和認同,在此基礎上加強了對鄉村振興的參與感和責任感。以樂團等為代表的音樂教學項目,既充實了鄉村社區人民的精神生活,又無形中促進了鄉村社區人民的交流與配合。通過集體參與,鄉村社區人民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互相了解、增進友誼,有助于促進社會的穩定和和諧,從而推動鄉村社會的發展。總而言之,傳承鄉村音樂文化,為鄉村社區人民提供了更多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契機,加強了鄉村社區的凝聚力,促進了人民的團結。
1.4 有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
傳承鄉村音樂文化,有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特別是對于留守兒童,鄉村音樂教學能促進鄉村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對鄉村留守兒童進行音樂教學,能夠給予其情感支持與精神安慰,幫助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戰勝孤獨、擺脫消極情緒。鄉村社區通過參加各種音樂活動,傳承鄉村音樂,彼此之間建立起更加密切的社交關系,營造出和諧的社會氛圍,能推動整個鄉村地區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 鄉村音樂教育的現狀
當前的鄉村音樂教育存在著師資力量不足與教學資源匱乏等問題,阻礙了鄉村音樂教育的發展。但是,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很多鄉村都在嘗試利用線上音樂教學技術,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在線教育平臺不僅可以突破地域的局限,讓鄉村地區的學生也可以享受到優秀的音樂師資。在線教育平臺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在家里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音樂知識,掌握一定的音樂技巧。與此同時,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更多的民間團體和個人將目光投向了鄉村音樂教學,力求為鄉村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一系列的變革給鄉村音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2]。相信隨著時代進步,鄉村音樂教育一定會迎來突破和發展。
3 通過在線教育促進鄉村音樂文化傳承的策略
3.1 對教學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
要想更好地實施鄉村音樂教學,首先要進行全面的調研,掌握鄉村學生的音樂興趣及學習需要。比如,通過問卷調查等方法,了解到大部分鄉村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及音樂表演的愛好所在。大部分鄉村學生都是對鄉村音樂文化有一定興趣的,只是缺少系統性的學習機會。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因此,要在對教學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從師資、器材等方面,對目前的鄉村音樂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升級。當前,鄉村音樂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一些鄉村地區學校僅有一名音樂教師,不能為學生提供全面的音樂培訓。另外,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缺少實踐與創作空間。為此,要通過在線教育平臺,大力推進網絡教育,將線下音樂教學與在線音樂教育相結合,更好地滿足當地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對鄉村人文環境進行調研,了解和認識鄉村的音樂傳統,可以更好地實現在線教育和鄉村文化的融合。比如,某地區的樂器與民間舞蹈非常著名,教師可以根據該區域的特點,通過在線教育,針對性地安排音樂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本地域的音樂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3.2 戰略規劃和制定
要想更好地實施鄉村音樂教學,傳承和發展鄉村音樂文化,要制定適合本地區的音樂教學戰略。比如,針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樂曲及民族樂器,開設由初級至高級的教學計劃,循序漸進,使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逐步建立了解。選擇合適的在線教學平臺非常關鍵。比如,某在線教育平臺,不僅提供了視頻教學功能,還具有實時互動能力,讓學生能夠及時地和教師交流,教師能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另外,通過在線平臺建立討論區,讓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與探討問題,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與各種教育機構和企業等進行密切的協作。比如,與地方文化中心、民間團體等聯合舉辦各類藝術培訓及文藝演出,向學生提供更多的鄉村音樂表演機會,能有效促進鄉村音樂文化的傳承。在進行資金規劃時,還要拓寬資金的來源,開源節流。通過政府資金申請、社會捐贈等形式籌集資金,積攢更多的音樂教學資源。要制訂詳細的資金使用規劃,包括課程研發、宣傳推廣等。
3.3 促進資源整合和開發
要想提高鄉村音樂教學的水平,需要打造專業的音樂師資隊伍。并且還要使教師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工具。學校還可以邀請一線優秀教師,定期對鄉村音樂教師進行在線交流和指導。比如,某鄉村學校邀請音樂院校教授,對教師進行在線教育培訓,分享教育心得,提高了鄉村音樂教師的在線教學能力。還可以根據鄉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制作適合鄉村學生的教育視頻及教材。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的專業化與靈活性,注重引起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可以通過與音樂院校的交流,將優質的音樂教學資源及教學觀念引進到鄉村音樂教育中,開闊鄉村地區的學生的眼界。比如,教師可以邀請音樂教育家到鄉村學校開展短期的研討會,讓學生了解各種類型的音樂及教學方法,豐富學生的鄉村音樂文化知識,提升其音樂素養。另外,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所學習的音樂樂器,要為學生打造放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鄉村音樂在線教育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良好的互聯網環境和先進的技術支持,學校應該引進先進技術與網絡設備,定期組織鄉村音樂教師參與技術培訓。
3.4 不斷進行教學監控和評估
對在線教育的實施情況及反饋情況進行6gPKbc7pnSQM5Bp613HoCQ==定期評價,保證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比如,教師可以設置每月一次的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對于鄉村音樂教育內容的掌握情況等。通過定期評價,可以使教師及時了解教育的質量與效果,收集反饋意見,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在實施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對在線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地進行識別和處理。比如,對于學生課堂參與度較差、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應對該情況進行分析,思考問題出現的根源所在,如教學內容缺乏吸引力、教學課時分配不當等。鄉村音樂教師可以通過研討會等形式,搜集學生的反饋意見,并適時地修正教學計劃,保證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根據實際運作狀況,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不斷改善教學計劃。比如,鄉村音樂教師可以制定教學的五年規劃,明確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如課堂參與人數、課程內容豐富度等。通過長期規劃,更好地促進鄉村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3]。教師可以構建完善的評價制度。評分除包含音樂測驗分數外,還應包含學生傳統文化了解程度、社會實踐參與程度等內容。
4 通過在線教育促進鄉村音樂文化傳承的創新點
開設與當地的民間歌曲及樂器演奏緊密相連的具有地域性特點的音樂課程,使學生在相應的文化環境的熏陶下,掌握鄉村音樂文化知識。比如,某鄉村開設的鄉村音樂文化課程,傳授地方民歌及民族音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文化的歸屬感,從而提高其學習積極性。采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法,使學校的宣傳工作更加全面。另外,還常常舉辦一些小規模的音樂表演,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教師還定期舉辦鄉村的音樂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通過智能推薦算法,為學生制定不同類型的個性化教學方案,保證每位學生根據自身的基礎水平和學習進度按部就班地進行學習。
通過使用虛擬現實技術,增加教學的互動性,使學生有機會進入到不同的音樂情境中。學生可以戴上虛擬現實(VR)眼鏡,參加模擬樂團的彩排,體會合作演出的樂趣。教師在重視提高學生音樂能力的同時,還重視其對鄉村社會產生的影響。
5 結論
總之,在當前時代背景下,鄉村音樂文化傳承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鄉村音樂文化作為中華音樂寶庫中一顆耀眼的寶石,發展鄉村音樂可以推動鄉村振興,加強鄉村社區人民對當地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在鄉村音樂文化宣傳與推廣中,教師要善于利用鄉村音樂文化的優勢,對鄉村音樂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培養更多高音樂素養的人才,有效地將鄉村音樂與其他的音樂藝術結合起來,使鄉村音樂走向產業化,促進鄉村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引用
[1] 呂楊.新時代背景下鄉村音樂教育與傳承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22(7):2.
[2] 姚海燕.鄉村振興視域下非遺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3,40(7):108-112.
[3] 孫廣濤.鄉村振興視域下民間音樂文化的時代價值與發展策略[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4,41(2):110-114.
本文系2024年漢口學院大學生科研項目“在線音樂教育與技能培訓平臺——鄉村音樂啟蒙之路”(202413)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樂冬榮(2003—),男,江蘇淮安人,本科,就讀于漢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