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陜西省千陽縣聚焦首位產業強縣富民,深耕矮砧蘋果產業發展變革,掌控種源創新鏈、激活蘋果產業鏈、提升品牌價值鏈、振興果業人才鏈、構建共富經濟鏈,有力促進了產業串點成線、集群成鏈良性發展,成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和全省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典型代表。總結了千陽縣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短板,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 千陽縣;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對策
千陽縣地處渭北旱塬丘陵溝壑區,氣候、光照、緯度、海拔等非常適宜蘋果生產,是陜西蘋果最佳優生區之一,是省列優質蘋果生產基地縣和轉型升級示范縣。近年來,千陽縣把蘋果產業作為富民強縣興村首位工程,按照“品種引領、模式支撐、穩存提質、融合發展”思路,聚焦蘋果全產業鏈發展,走出了一條現代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富民強縣之路。全縣發展矮砧蘋果13萬畝、苗木繁育基地3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矮砧蘋果生產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先后獲得“中國蘋果苗木之鄉”“中國矮砧蘋果之鄉”等榮譽。
1 發展成效
1.1 掌控種源創新鏈,“千陽苗木”走出國門 千陽縣以全球視野和世界眼光,引進培育早中晚熟蘋果品種110多個,先后買斷瑞香紅、秦脆、福麗、福久紅等新優蘋果品種生產經營權,發展3萬畝矮砧蘋果苗木繁育基地(圖1是基地培育的矮砧蘋果大苗),成為全國最大的矮砧蘋果苗木繁育基地。按照“西農育種、千陽擴繁,楊凌研發、千陽轉化”的思路,推動栽植技術、育苗技術迭代更新,年產優質蘋果苗木 3 000萬株,苗木產量占全國的72%、全球的25%,遠銷全國15個省,出口到吉爾吉斯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苗木熱銷國內外的種源地,“千陽苗木”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1.2 激活蘋果產業鏈,“千陽模式”全國推廣 2012年國內率先引進國際前沿蘋果栽培模式,探索建立“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體、機械作務”矮砧蘋果栽培千陽模式(圖2),形成“省水、省人工60%,省肥、省土地70%,早開花、早掛果,高產、優果率90%”的“四省兩早一高一優”優勢,平均畝產3 500 kg、最高畝產6 500 kg。《千陽蘋果自根砧苗木質量分級標準》全國團體標準頒布,5項矮化蘋果自根砧栽培技術規程通過省標頒發,千陽成為國家矮砧蘋果綜合標準化示范區和國家矮砧蘋果機械化生產綜合標準化示范區,蘋果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與典型案例全國推廣。
1.3 提升品牌價值鏈,“千陽蘋果”全國有位 實施蘋果后整理“12533”工程,全縣冷庫(氣調庫)容量由3萬t增長到7萬t,果品分揀線由原來的2條增加到5條,蘋果實現了長期入庫、周年供應、溢價增值。連續舉辦中國好蘋果大賽(圖3),組織經營主體參加各類展銷活動,千陽蘋果“三次飛太空、供貨空間站”,“千陽蘋果”入選2022年度受市場歡迎果品區域公用品牌100強、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首批農耕產品記憶索引名錄,進一步提升了“千陽紅蘋果·中國好品果”知名度和美譽度。
1.4 振興果業人才鏈,“蘋果師傅”全國輸出 依托千陽蘋果“田間大學”培訓平臺,探索建立“蘋果師傅”綜合培育考核認定體系,累計培育認定“蘋果師傅”257人(圖4)。 “蘋果師傅”在山東、新疆、河南等地推廣建園,面向全國蘋果主產區開展技術服務2 000多人次,人均年增收10萬元以上,由此,千陽成為全國穩崗就業、全省公共實訓基地現場會觀摩點之一,成為全國首批共享農民田間學校,打造了一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高素質果業技術人才,促進了蘋果產業系統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發展。
1.5 構建共富經濟鏈,“融合發展”示范引領 堅持全鏈條發展,全縣初步形成集苗木組培、果園示范、冷鏈物流、智能分選、果汁加工、果肥生產、果旅融合為一體的蘋果全產業鏈新格局,入選第二屆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和全省蘋果全產業鏈建設典型案例,成為省級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寶雞首家躋身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名單。堅持全環節增收,2.9萬名群眾拿租金、賺薪金、領股金,65個村依托蘋果產業,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10萬元以上,蘋果產業成為全省首批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個典型案例之一。
2 發展短板
雖然千陽縣現代蘋果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成為全國現代蘋果產業發展的行業標桿和全縣果農增收的支柱產業,但與現代果業高質量發展要求還存在一些差距。
2.1 后整理水平不高 “千陽蘋果”區域公用品牌注冊和地理標志登記保護進展緩慢;全縣果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處在起步期,未形成一條龍社會化服務體系; 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相對緩慢, 果醋、果脯、果酒等農產品深加工企業仍停留在招商階段。
2.2 果旅融合不深 初步形成了全產業鏈發展新格局,但產業鏈延伸不夠,果畜結合不緊密,果旅融合僅以“觀光、采摘、賞景”為主要的鄉村旅游模式呈現,特色不明顯、開發不足,缺乏核心吸引力。
2.3 溢出效應不足 “千陽模式”被全國15個省50多個市縣引進推廣,但沒有建成信息更新、種質溯源、品質檢測等全國大數據平臺,專業化技術隊伍、物資供應、裝備跟進等服務建設不足,品牌優勢沒有轉化成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富民優勢。
3 發展對策
千陽縣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應按照“品種引領、模式支撐、穩存提質、融合發展”的思路,以蘋果產業后整理為牽引,以全產業鏈建設為抓手,用工業化和現代服務業理念謀劃經營蘋果產業,倒逼一產往前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著力在苗木做優、規模做大、服務做強、果園提質、分級分選、冷藏冷鏈、品牌包裝、精深加工、市場營銷等關鍵環節共同發力,推動千陽蘋果產業全鏈條提升、高質量發展,實現輻射全國、服務全國,全力打造建設全國現代果業高質量發展基地。
3.1 優化前端,做大一產 鼓勵育苗企業建設高標準“三圃田”,聯合西農大重點培育受市場歡迎的新優品種,把千陽建設成全國最大的苗木繁育集散地,讓好品種始終引領市場新高地。加強果園標準化管理,推廣集成水肥精量調控、病蟲精準防控、果實品質提升、無袋化栽培等高效生產技術模式,讓新技術成為好品質強硬支撐。深入實施質量興果、綠色興果戰略,大力推廣“果—畜”循環農業模式,開展綠色、有機果園認證,提升果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力爭優果率達到92%以上。
3.2 培育中端,做強二產 持續推進蘋果后整理“12533”工程,加快建設千陽紅蘋果物流園,建成冷庫(氣調庫)和智能化選果線,實現60%的蘋果分級分價銷售。加快推進“千陽蘋果”區域公用品牌注冊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定,打造高品質、有口碑的果業“金字招牌”。連續舉辦中國好蘋果大賽,全面提升“千陽好蘋果·中國好品果”品牌影響力。推進果業精準招商, 引進果酒、 果醋等果企落戶千陽, 提高果品深加工附加值, 延長產業鏈條,實現果農多環節增收。
3.3 提升后端,做活三產 瞄準高端消費群體,在大中城市設立千陽蘋果專賣店,在蘋果大鎮建設千陽蘋果專賣店和交易市場。開發“情人果”“生日果”“長壽果”等文化創意產品,培育電商企業和蘋果網紅,給千陽蘋果插上互聯網的翅膀,讓千陽蘋果走進千家萬戶。推進數字果業基地建設,打造集智慧化標準種植、智能化后處理、全程冷鏈物流于一體的蘋果全產業鏈數字信息服務體系。鼓勵經營主體牽頭成立服務組織,千陽模式、技術、標準、人才等隨同千陽苗木、裝備物資同步輸出全國,構建蘋果產、供、銷“三位一體”綜合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資源共享、效益共贏。
3.4 聚焦融合,做特果游 深入挖掘蘋果文化價值,建設農耕未來館,舉辦蘋果文化藝術節,創新開展具有時代特點的蘋果主題推介活動,講好千陽蘋果好故事,讓蘋果穿上文化的馬甲溢價增值。搶抓發展新機遇,緊扣蘋果絲路公園特色小鎮,引進文旅行業龍頭企業,激活矮砧蘋果全產業鏈優勢,用活交通區位優勢,盤活自然生態優勢,發展融綠色、紅色和民俗于一體的生態農莊,做精、做優、做靚南寨和張家塬蘋果小鎮,蹚出一條具有千陽特色的果旅融合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 益見智.通渭縣蘋果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果農之友,2023(10):84.
[2] 靳素君.河南省靈寶市蘋果產業發展建議[J].果農之友,2023(12):103.
[3] 蔣志輝.新疆特色林果產業基本情況及發展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10):45-46.
[4] 強曉敏,李進.千陽縣蘋果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J].果農之友,2022(10):65-67.
[5] 李丙智,韓明玉,張林森,等.我國蘋果矮化砧木發展緩慢的原因與建議[J].西北園藝,2007(10):4-5.
[6] 李丙智,韓明玉.加速我國矮化蘋果發展的幾點建議[J].北京農業,200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