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不斷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國有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著日益復雜的管理環境。在這一背景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成為提高企業運營效率、適應市場變化的關鍵戰略之一。文章深入探討了這一融合策略的理論基礎,分析了其對國有企業產業結構、現代會計發展趨勢及內部管理水平的積極影響。研究發現,融合不僅有助于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更能促進產業結構優化、適應現代會計趨勢、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效能。本研究將為國有企業制定有效的融合策略提供理論指導,推動其實現更好的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融合策略;轉型升級
一、引言
在國企轉型升級的背景下,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成為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關鍵策略。企業戰略管理會計作為理論基礎,強調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對經濟效益的全面把握,以及其與財務報告相結合的價值。而國企在轉型升級中,通過促進產業結構優化、順應現代會計發展趨勢及提升內部管理,迫切需要實施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現實中,國企財務管理面臨諸多問題,包括財務管理體制不適應現代管理、企業管理意識薄弱、缺乏專業會計管理人才及信息化水平低等。為推進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策略,應樹立新型企業管理理念,優化管理會計的應用環境,強化對財務信息共享中心技術的利用,建立高綜合素養的會計人才隊伍,最終推動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深度融合。在國企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本文旨在提供全面的理論基礎,明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必要性,并深入分析企業財務管理現狀,為實施融合策略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通過這一戰略,國企可更好地適應現代經濟環境,提升管理效能,實現可持續升級。
二、理論基礎
(一)企業戰略管理會計的內涵
企業戰略管理會計是管理會計領域的重要分支,其內涵體現在對企業整體戰略目標和內外部環境的綜合性關注。戰略管理會計的核心目標在于為企業提供全面而前瞻性的管理信息,以支持戰略計劃的制定和執行。首先,戰略管理會計注重關鍵績效指標的監測與分析。通過對關鍵業務績效的跟蹤,戰略管理會計能夠為企業提供實時的數據支持,幫助管理層更好地了解業務運營狀況,從而及時調整戰略方向。其次,戰略管理會計通過對競爭對手的分析,深入了解市場競爭格局。通過對競爭對手的戰略舉措、市場份額等方面的監測,企業可以更加清晰自身在市場中所處的位置,制訂更具針對性的戰略計劃。戰略管理會計強調信息的時效性和決策導向性,使企業能夠迅速作出反應。通過對戰略目標的實時跟蹤,企業可以更靈活地調整戰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激烈的競爭。戰略管理會計的內涵在于通過全面的信息支持,使企業能夠做出更為明智、迅速的戰略決策,提升企業競爭力。
(二)企業經營管理會計與經濟效益
企業經營管理會計作為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主要體現在為內部管理提供全面深入的信息,以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該領域注重通過成本控制和績效評估來優化資源分配,提高運營效率,進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首先,經營管理會計通過全面的成本控制體系,追蹤和監控企業各項成本的產生和變化。這有助于企業更精準地了解各項成本構成,為管理者提供決策參考,使其能夠在成本控制的過程中實現更有效的資源分配,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其次,經營管理會計通過建立績效評估體系,對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進行全面的評估。通過制定合適的績效指標,企業能夠更加客觀地評價各個業務單元的績效表現,發現潛在的問題和機會,進而進行調整和優化。經營管理會計的內涵在于通過對成本和績效的深入監控,為企業提供全面的經濟效益信息。這種及時的、精準的反饋機制使管理者能夠更迅速地做出決策,調整經營策略,以達到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通過經營管理會計的實施,企業能夠更好地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率,進而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三)企業戰略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技術
首先,建設全面、高效的信息系統是融合的基礎。企業需投入資金和技術力量,搭建一套完善的信息平臺,整合不同模塊的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系統。這有助于消除信息孤島,將企業內部的數據整合到一個統一的平臺,降低信息流通的障礙。其次,實現數據的共享和互通。在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建立數據交互的標準和規范,使得戰略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之間的數據可以在系統內部無縫對接。通過這種方式,不同部門和業務領域的數據可以更加高效地傳遞和共享,減少信息傳遞的滯后和誤差。在技術融合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人員的培訓,提高員工的信息技術水平,使其能夠更好地操作和利用整合后的信息系統。通過技術融合,企業能夠實現戰略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協同作業,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四)管理會計與財務報告相結合的價值
管理會計與財務報告的結合為企業創造了更全面的價值。管理會計注重內部管理,通過深度剖析企業各項活動,為決策提供更具深度和廣度的信息。而財務報告則強調對外披露,滿足股東和外部利益相關方的信息需求。二者相結合,既滿足內部管理的需求,又提高了企業的透明度和信譽度,為企業融資、投資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三、國企轉型升級中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融合的必要性
(一)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轉型
國有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轉型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必要性之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成為國家經濟轉型的核心任務。管理會計通過對企業內外部環境的深度分析,為企業提供戰略支持,從而引導企業有序調整產業結構。管理會計系統的建立和財務會計數據的支持,使企業能夠更清晰地了解不同產業對經濟效益的貢獻,為產業結構的調整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依據。在這一背景下,國有企業需要將戰略管理會計的前瞻性和經營管理會計的精準性融合,實現對產業結構的全面把控。通過融合后的管理會計體系,企業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各產業的盈利能力、市場份額及與整體戰略目標的匹配度。這為企業實施差異化戰略、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持,進一步推動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和企業的戰略轉型。
(二)現代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當今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時代,現代會計發展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正是適應這一趨勢的重要舉措。現代會計強調信息的實時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通過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管理會計融合財務會計可以實現數據的快速匯總、分析和傳遞,為企業提供更及時、準確、全面的管理信息。融合的技術手段包括建立智能化的數據平臺,整合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信息系統,以及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行數據分析和預測。通過這些技術手段,企業能夠實現對財務狀況和經營績效的實時監控,為決策提供更為精準的支持。這也符合國有企業在轉型升級中追求信息化管理、提升企業數字化水平的戰略需求,使其更好地適應現代會計發展的潮流。
(三)企業內部管理提升的需要
國有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在這一背景下,成為實現內部管理提升的有效途徑。企業內部管理的水平直接影響到整體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管理會計通過對內部成本、業務流程、績效評估等方面的深入分析,為企業提供了更為精準的管理信息,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優化流程,提升內部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融合后的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能夠全面覆蓋企業內外部的各個管理環節,通過對業務活動的監控和評估,實現對企業內部管理的全面提升。在這個過程中,財務會計提供的財務報告作為內部決策的參考,與管理會計的深度分析相結合,使企業管理者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更科學地制定管理策略,推動企業內部管理不斷優化。
四、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分析
(一)財務管理體制不適應現代管理需求
國有企業在財務管理體制方面存在與現代管理需求不適應的問題。傳統的財務管理體制往往過于僵化,缺乏靈活性和前瞻性。在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企業需要更加靈活、快速地響應市場變化,但傳統財務管理體制往往限制了企業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度。此外,財務管理體制過于注重短期財務目標,忽視了對長期戰略目標的支持,導致企業在戰略規劃和執行方面面臨困難。財務管理體制與現代管理體制的不適應還表現在對成本和效益的監控不足,無法提供足夠詳細和實時的成本數據,使企業難以制定精準的經營決策。此外,傳統體制使得財務部門獨立于其他部門運作,導致信息孤島,影響了信息共享和綜合決策的能力。
(二)企業管理層決策側重政治考量,管理過于保守
長期處于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有企業管理者,對市場經濟運作機制理解不足,導致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管理顯得相對保守。計劃經濟體制中,企業受計劃指導,市場競爭因素相對較少。在市場經濟中,企業需更靈活應對市場變化,這對管理者的敏感性和適應性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對市場不熟悉,管理者在制定戰略和調整經營方向時顯得過于保守,難以抓住市場機遇。加之,一些國有企業承擔融資平臺、建設公益性基礎設施等功能,決策中政治考量占比大,影響經濟效益,影響市場化轉型。在全球經濟發展趨勢下,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強調創新、靈活性和客戶導向,然而管理者對這些理念的理解不足,使得企業在管理方式上相對守舊,缺乏對現代企業管理趨勢的把握。這使得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反應相對滯后,難以與更為敏銳的市場競爭者競爭。對創新的信心不足是由于管理者的保守心態和對風險的擔憂,在市場經濟中,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然而,由于管理者對創新的理解不足,對新觀念和新技術的接受度較低,使得企業在產品、服務和經營模式上難以實現真正的創新。這導致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較弱,難以引領行業潮流。
(三)缺乏專業會計管理人才
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體制相對陳舊,導致對于現代財務管理理念和國際財務規范的理解較為滯后。專業會計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機制相對不足,使得企業在應對國際化的財務管理需求時顯得力不從心。這導致了企業財務決策難以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化,缺乏全球化競爭中所需的專業智慧。企業在會計核算方面難以規范進行,從而影響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透明度。這種情況導致企業難以對內對外提供真實、可信的財務信息,不利于建立信任關系,也不利于投資者和合作伙伴對企業的準確評估。此外,財務管理需要專業人才來應對日益繁雜的法規和會計準則,以確保企業在合規性方面不受到任何負面影響。由于專業人才短缺,企業難以及時了解和適應最新的法規變化,從而存在一定的合規風險。這也使企業面臨罰款和法律責任。缺乏專業的會計管理人才,加劇了企業財務舞弊的風險。在財務核算和報告過程中,專業人才的缺失導致財務數據的不準確和不及時,為潛在的財務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機。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因為專業人才的短缺而不夠健全,使得一些違規行為更容易發生。
(四)企業會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低
由于技術投入不足,部分國有企業的信息系統相對滯后。在信息化時代,高效的信息系統是保障企業財務管理順利進行的基礎。然而,由于技術投入的不足,一些企業使用的信息系統可能已經過時,無法充分滿足當代財務管理的要求。這導致了企業在數據處理速度、信息準確性和效率方面的嚴重滯后,難以實現即時、精準的財務數據處理。老舊的信息系統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容易受到外部惡意攻擊,從而使得企業的財務信息受到威脅。財務數據的泄露或篡改不僅影響企業財務報告的準確性,還可能對企業的聲譽和信譽造成嚴重的損害。這一安全隱患也使得企業在采取新技術和新方法時更加謹慎,影響了企業對信息化管理的積極性。另外,低水平的信息化管理導致了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協同與溝通問題。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信息共享和流通是提高效率和協同的關鍵。然而,由于信息系統不暢通,阻礙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導致企業內部管理難以形成整體合力。這影響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使得企業在信息化時代的競爭中相對處于劣勢。
五、推進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策略
(一)樹立新型的企業管理理念
第一,企業應當積極倡導以價值驅動的管理理念。傳統的財務會計主要關注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業績,而管理會計更注重對企業價值的創造。通過強調價值驅動,企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更加精準地制定財務目標和戰略方向。這有助于企業實現財務管理與企業戰略的高度一致,推動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有機融合。第二,建立績效管理體系。績效管理通過設定明確的績效指標,對企業各項活動進行監控和評估,從而推動企業實現戰略目標。通過融合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數據,企業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績效情況,及時調整戰略方向。這有助于實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有機結合,使兩者相互促進,為企業提供更全面的管理信息。第三,推動以數字化、智能化為特征的財務創新。通過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企業可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促進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流通。這有助于降低財務管理的信息不對稱,促使財務和管理會計數據更好地融合,為企業提供更精準、實時的財務信息。第四,建議強化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培養具備綜合素養的財務管理人才,使其既具備傳統財務會計的專業知識,又能夠理解和運用管理會計的理念和方法。通過引進具有跨領域經驗的人才,可以帶來新思維和創新觀念,有助于打破傳統財務和管理會計的壁壘,實現兩者的融合。
(二)優化管理會計在國企的應用環境
第一,國有企業應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體系。通過制定和完善管理會計制度、規范管理會計流程,確保信息的準確、及時、全面地匯聚。此外,要強調信息共享與透明度,確保各級管理者都能夠獲取到必要的管理會計信息,為決策提供支持。第二,推動技術創新,引入先進的管理會計工具和系統。通過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如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提高管理會計的精度和效率。建議國有企業積極投入研發和引進創新型的管理會計工具,以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第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專業的管理會計人才。通過培訓和引進具備管理會計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人才,提升企業內部對于管理會計的理解和應用水平。強化團隊協作,建立跨部門的管理會計團隊,促進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同時,建議國有企業加強對員工的管理會計知識培訓。通過舉辦培訓課程、研討會等形式,提高員工對管理會計概念和方法的認識,激發其應用管理會計進行決策的積極性。另外,建議國有企業優化管理會計報告的呈現方式。確保管理會計報告簡潔明了,能夠為管理者提供清晰的信息,便于理解和決策。可以采用圖表、圖示等方式提高管理會計報告的可視化程度。第四,建議國有企業加強對管理會計的監測和評估。建立定期的管理會計績效評估機制,通過對管理會計體系的運作情況、信息質量等方面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確保管理會計在國有企業中的有效應用。
(三)強化對財務信息共享中心技術的利用
首先,建議國有企業加強對財務信息共享中心技術的投入。通過增加技術研發和更新設備,確保財務信息共享中心具備先進的硬件和軟件基礎設施。這包括更新服務器、提升網絡帶寬、引入先進的信息安全技術等,以提高財務信息的處理速度和安全性。其次,推動財務信息共享中心與其他部門信息系統的集成。確保財務信息共享中心與企業內部其他系統的無縫連接,實現信息的高效共享。這可以通過采用先進的集成技術和標準化數據接口,促進各部門間數據的互聯互通。最后,加強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在財務信息共享中心的應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挖掘財務信息中的潛在關聯和規律。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對海量財務數據的高效存儲、管理和檢索,為管理者提供更全面、深入的信息支持。
同時,建議國有企業加強對財務信息共享中心的數據安全保護。通過引入先進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統,確保財務信息的機密性和完整性。建立定期的數據備份和災難恢復機制,防范各類安全風險。另外,推動財務信息共享中心向云服務遷移。云服務具有彈性、靈活的特點,可以根據需求進行擴容或縮減,提高信息共享中心的運行效率。同時,通過云服務提供商的專業技術支持,確保財務信息共享中心始終運行在最新的技術環境中。最后,建議國有企業建立財務信息共享中心技術應用的監測和評估機制。通過對技術應用的定期評估,及時了解技術的運行狀況和效果,發現問題并進行調整和改進。
(四)打造綜合素養高的會計人才隊伍
首先,優化會計人才的培養機制。建立完善的培訓計劃,包括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確保會計人才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加強與高校、專業培訓機構的合作,引入先進的會計理論和實踐知識,培養具備創新能力和實際操作經驗的會計人才。其次,強化綜合素養的考核體系。除了傳統的會計專業知識,還要注重對綜合素養的全面考量,包括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建立多層次、多維度的評價標準,通過綜合素養評估,選拔和培養具備全面素養的會計人才。最后,激勵和引導會計人才專業化發展。制定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平臺和機會,鼓勵會計人才積極參與專業認證和學術研究。通過激勵機制,激發會計人才的工作熱情和專業責任感。同時,建議國有企業營造開放的學習氛圍,鼓勵會計人才參與跨部門、跨行業的學習和實踐,培養其拓寬視野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五)推動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融合
第一,建立融合機制和流程。設立專門的融合工作組織,明確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工作職責和協同關系。通過制定清晰的工作流程,確保信息的順暢流通和有效傳遞,實現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高效協同。第二,推動信息系統的整合。確保企業內部的信息系統能夠實現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數據的集成,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數據的無縫對接。引入先進的集成技術,降低數據傳遞和處理的成本,提高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第三,加強團隊協作和溝通。通過組織跨部門的工作組和項目組,促進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人員的密切合作。定期組織座談會、溝通會等活動,增進雙方的理解和信任,打破部門壁壘,促使信息的自由流通。同時,推動管理層對融合的認可和支持。通過向管理層展示融合帶來的實際價值和效益,促使企業領導對于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融合的戰略重要性有清晰的認識。推動管理層制定支持融合的政策和措施,為融合提供組織和資源上的支持。
六、結語
在國企轉型升級過程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戰略成為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通過建立綜合素養高的會計人才隊伍和推動兩者的緊密融合,企業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經濟環境、提升決策效率。這一策略不僅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轉型,還符合現代會計的發展趨勢。在對財務管理現狀的分析中,深刻認識到問題的根源,并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可行的推進策略。通過共同努力,在新時代推動企業財務管理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徐亞娟.國企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探討[J].上海企業,2023(06):69-71.
[2]胡芳芳.淺談如何做好國企轉型升級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發展[J].全國流通經濟,2022(34):142-145.
[3]朱蓮華.國企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影響因素及對策探析[J].商訊,2022(22):72-75.
[4]薛宗俠.國企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現代商業,2022(25):159-162.
[5]雷紅.國企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影響因素及措施研究[J].財會學習,2022(25):83-85.
[6]吳輝然.國企轉型升級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發展研究[J].財經界,2021(26):121-122.
(作者單位:廣西河池市城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