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蔬菜種植大棚內部環境參數不易監控、人工調整難度大等問題,利用5G無線網絡和ZigBee通信技術設計了一套智慧大棚環境自動監控系統,以實現大棚內部環境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利用ZigBee通信技術將傳感器采集的環境數據傳輸到PLC控制器進行分析處理,再通過5G高速網絡將分析結果呈現給用戶,實現對大棚內部環境的實時監測。同時,系統可根據邏輯程序發出控制指令對大棚內部設備進行控制,從而實現濕度、濕度等環境變量的自動調節。測試結果表明,該系統設計方案合理,測控精度高,可實現農業大棚內環境的實時監控和調節,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
關鍵詞:5G無線網絡;ZigBee技術;智慧農業;蔬菜大棚;環境監測;物聯網;STM32單片機
中圖分類號:TP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24)10-00-04
0 引 言
近年來,物聯網、5G等技術快速發展并被廣泛應用,將其與農業生產有效融合,可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極大地推動農業發展[1-2]。智慧農業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可以通過對相關農業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實現對氣象環境、作物生長、溫濕度變化與病蟲害情況等的研究和管理,從而及時干預和調整種植方式,估算作物產量以及實現自動化生產等,大幅提升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益[3-4]??梢?,智慧農業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優化農業技術手段,研制更為高效的控制系統是研究人員關注的重點。
針對蔬菜大棚種植環境不易控制、人工操作工作量大等問題,結合5G無線網絡及ZigBee通信技術設計了一套智慧大棚溫濕度監控系統。該系統以STM32單片機為控制核心,通過5G網絡和ZigBee技術實現數據傳輸與通信,實時監控大棚中的環境變化,進而實現通風、灌溉等設施的自動控制,以及大棚內溫度和濕度等參數的自動調節。用戶則可通過計算機或手機APP等及時了解大棚內部的情況,并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及系統提示的預警信息進行有效決策,提高種植與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農業大棚種植的現代化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1 系統總體構架
本文所設計的智能監控系統主要由STM32單片機核心控制器、ZigBee網絡通信模塊、5G無線模塊、數據采集和輸出控制等部分組成,具有環境監測、人機交互、提示告警以及自動控制等功能。數據采集模塊通過各類傳感器采集大棚內農作物生長環境的溫濕度、光照強度以及土壤溫度等數據,再將采集的數據傳送給核心控制器進行分析處理,與預設的條件參數進行對比,并依據程序的邏輯關系發出控制指令,控制噴水、通風、照明等設備的開啟和關閉;ZigBee通信模塊將數據通過網關節點傳送到控制器平臺,負責接收和傳輸傳感網絡的基礎數據[5];5G無線高速網絡則負責將控制器中的數據上傳到人機交互平臺,用戶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持終端實時查看大棚內部的環境參數。如果環境參數超過某一閾值,系統預警,提醒用戶做出調整。本系統具有重量輕、功耗低、成本低以及可擴展性強等優點,其結構框架如圖1所示。
1.1 主要硬件設計
1.1.1 STM32單片機
STM32單片機具有高速低耗、可靠性高的特點,且擁有十分豐富的外設接口以及內部存儲器,能夠實現多輸入多輸出的系統功能,適用于廣泛的應用場景[6-7]。STM32單片機是數據處理的核心,利用ZigBee網絡節點實現與傳感器及用戶端平臺之間的數據傳輸和通信,將采集的環境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按照設定的參數發出指令對輸出設備進行自動控制,并將信息實時反饋給用戶,實現大棚內環境的實時監測和控制。因此,根據本系統的設計要求,選用STM32單片機作為智慧大棚測控系統的主控單元,其最小系統電路如圖2所示。
1.1.2 ZigBee通信模塊設計
ZigBee是一種無線射頻傳輸技術,具有功耗低、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主要用于距離短、功耗低且傳輸速率不高的電子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針對智慧大棚的需求,本文采用ZigBee進行數據傳輸,構建監測系統。ZigBee模塊在傳感器和單片機之間建立通信信道,實現無線數據通信,在傳感器和單片機之間進行數據傳輸和交換,并將控制指令傳遞給輸出設備。ZigBee無線傳感網絡按其結構可分為網狀、簇狀以及星狀3種結構,考慮到ZigBee的短距離通信特點基本可以滿足本文所研究的小型蔬菜大棚的實際需要,所以系統設計中采用終端節點直接連接協調器的星型結構[8]。其中,獲取和傳輸傳感數據主要由ZigBee終端節點完成,建立ZigBee網絡,與STM32核心控制器之間進行數據交換需由協調器完成,其模塊設計如圖3所示。
1.2 軟件系統設計
系統軟件基于Windows 7操作系統開發,控制程序采用Python語言編寫,主要包括數據采集、ZigBee通信以及終端控制等流程。首先,建立蔬菜大棚數據通信網絡,通過ZigBee協調器實現網絡的建立、參數配置以及節點管理等功能。然后,完成系統參數初始化,設置相應溫度、相對濕度等環境指標的閾值;控制器通過ZigBee接收從傳感器采集的光照、溫度、相對濕度等環境數據后,對其進行分析處理,并將結果與設定的閾值對比,發出相應的控制指令,控制設備開啟和關閉;處理后的結果通過5G無線網絡傳送到客戶端,以數字、圖表等方式提供給用戶,具體流程如圖4所示。
系統根據工作流程運行,當檢測土壤相對濕度達到設定閾值后,系統會自動開啟水泵灌溉,灌溉時間則由具體濕度值決定;當檢測光照強度不足時,系統會自動打開補光燈,增加光照強度,以滿足農作物生長需要??梢?,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實時采集大棚內的環境參數,并根據參數變化進行設備的自動控制,以實現大棚內的環境監測與自我調控。
2 系統測試
為驗證所設計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利用該系統在某農業種植大棚進行采樣,開展實地測試[9-10]。本次測試只是研究監控系統對空氣溫濕度和土壤濕度的采樣精度,因此缺少對設備的控制部分。大棚的尺寸為50 m×30 m,將大棚內部分為4個面積相近的測試區域,每個區域各有1個空氣溫度傳感器、空氣相對濕度傳感器以及土壤相對濕度傳感器。測試時間為日間8:00—15:00,每隔60 min采集1次數據。同時,在相同時間采用人工測量的方式在同一區域實地測量,分別取平均值進行測量結果對比,見表1所列。
為更加直觀地分析系統的監測精度,將表1中的系統采集結果和人工測量結果進行圖形化對比,如圖5~圖7所示。
由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系統采集結果與人工測量結果非常接近。其中,以人工測量結果為參考值,則空氣溫度的平均絕對誤差僅為0.15 ℃,空氣相對濕度的平均絕對誤差為0.2%RH,而土壤相對濕度的平均絕對誤差為0.5%RH。由此可見,所構建的測控系統精度高、可靠性好,達到了設計要求。
3 結 語
利用5G無線網絡和ZigBee技術設計了一種針對智慧農業大棚的環境測控系統,該系統可實時監測大棚中的環境數據,并能自動對相關設備進行控制,從而實現環境變量的自動調節,具體結論如下:
(1)文中提出了智慧大棚環境測控系統的整體設計方案,并分別對硬件結構和軟件功能進行了具體分析;
(2)為驗證測控系統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大棚中空氣溫度、空氣相對濕度以及土壤相對濕度為指標進行系統測試,并與人工測試結果進行對比;
(3)研究結果表明,所設計的系統能夠有效監測農業大棚內的環境,精度高、可靠性好、抗干擾能力強,能夠滿足智慧大棚對系統的要求,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文霞.基于物聯網的智慧溫室大棚蔬菜種植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23,43(11):37-38.
[2]熊峻輝,劉娟秀,黃心怡,等.基于5G的智慧農業物聯網控制管理系統設計[J].電子制作,2022,30(17):30-32.
[3]張靜.基于ZigBee技術的果蔬大棚土壤墑情管理系統[J].農機化研究,2022,44(4):213-217.
[4]胡炳杰,潘陳亮,何涵.智慧大棚的物聯網網關系統設計與實現[J].物聯網技術,2023,13(4):40-42.
[5]楊忠華,何向鋒.基于ZigBee技術的農業大棚環境監測控制系統設計[J].鄉村科技,2023,14(7):151-154.
[6]胡保玲,馬俊,周磊,等.農業大棚空氣溫濕度智能控制系統設計[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37(5):68-74.
[7]劉青,李蘭蘭,張德樹,等.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大棚監測系統研究[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21,35(4):19-25.
[8]姚子鵬.融合單片機和ZigBee技術的溫室大棚溫度控制系統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3,13(3):106-107.
[9]李開旭.基于阿里云的智慧溫室大棚系統設計[J].物聯網技術,2023,13(6):131-132.
[10]史晨浩,李成創,余佳慶,等.基于單片機的農業大棚溫濕度采集控制系統的設計[J].電子制作,2023,31(1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