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會發現,一家國有企業一旦經過政府審計,會發現許多問題,甚至會移交部分涉嫌違法犯罪的線索。那么,我們不得不考慮,這么多問題是現在才有的嗎?國有企業日常的內部審計監督去哪兒了?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有些風險隱患早有苗頭,為何每年的內部審計卻沒能有效排查,內部審計部門的存在是否能提升企業的經營水平和風險識別能力?因此,不斷完善內部審計質量體系,規范審計人員在審計全流程中的行為,重視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項目的質量,才能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具體的內部審計工作實踐中,如何對審計全流程進行質量控制才能提高內部審計項目質量?筆者從以下幾方面提出幾點建議。
逐步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有關法規制度
我國現行的內部審計準則體系是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制定并頒布的,主要由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和內部審計指南組成,規范和約束了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審計業務工作行為,為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提供了實務操作指引。
目前,國有企業為提升其治理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大多已成立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由于上述準則體系不具有強制性的法律約束力,內部審計過程和方法靈活性比較大,適合國有企業自身行業特點的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尚不健全,審計項目質量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致使內部審計機構的監督和服務職能弱化,審計結果質量參差不齊。因此,亟須建立統一規范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層次的內部審計項目質量體系,明確具體內部審計標準,規范內部審計行為,為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設置合理的內部審計組織架構
2018年修訂的《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中明確: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或者履行內部審計職責的內設機構應該在企業黨組織、董事會(或者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下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向其負責并報告工作。
為提升內部審計項目工作質量,國有企業在設置內部審計組織架構時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保持獨立性。鑒于內部審計的服務對象具有內向性特征,比較科學和有效的建議是在董事會下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或者成立專門的審計與風險委員會,只有獨立于其他職能部門,提高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地服務企業完善治理。二是保持客觀性。內部審計人員應當提高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勝任能力,在開展內部審計活動時,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實事求是,不得因為偏見、利益沖突而影響職業判斷,確保做出客觀、公正的審計結論。
內部審計人員隊伍建設
目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大多是財務人員轉崗,專業水平不高,再加上內部審工作容易得罪人,直接導致業務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員工不愿意從事內部審計工作,嚴重影響了審計工作的質量。為適應新時代要求,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內部審計人員隊伍,既是實現內部審計項目高質量的關鍵,也是降低審計風險的最有效方法。一是鼓勵開展“持證上崗”培訓,促使現有的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專題講座、審計講堂、線上+線下研修班等各種途徑獲得經驗傳承的同時持有職業(執業)資格證書,進一步克服本領恐慌。二是強化“上對下”的指導。通過交流研討、以干代訓等方式上掛鍛煉,為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同類審計項目時提供指導把關,確保提高審計項目質量。三是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后續教育,分層次突出重點、按需施教,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復合型的審計人才,強化對內部審計人員的自我賦能,助力內部審計項目高質量發展。
建立健全內部審計人員考核激勵機制,明確業績評價的政策、方法和考核標準,對他們的工作能力和發展潛力進行全面評價,制定科學合理的獎懲激勵措施,不能“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只有讓有為者“有位”,才能提振內部審計人員的士氣。
加強審計風險管理,提高審計項目質量
為更好地統籌協調國有企業內部審計資源,應加強審計風險管理、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內部審計項目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促進內部審計結果運用。一是夯實項目主審責任。規范內部審計工作流程的同時,切實按照“誰主審,誰負責”的要求,成立內審評審小組,在統一內部審計標準、完善內部審計方法的前提下,出具的每一份審計報告均由主審以外的其他評審人員對其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二是建立內部復核流程。由經驗較為豐富的人員復核經驗相對缺乏的人員實施的審計工作,確保復核是恰當有效的,對存在意見分歧的事項,交由內審評審小組集體研究解決,并形成會議記錄留檔備查,確保開展的審計項目問題揭示客觀、審計結論準確、成因分析深入透徹、意見建議切實可行,為內部審計整改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建立審計項目質量考核和評估機制,提升審計項目質量
為及時總結內部審計工作經驗,科學評價審計項目質量,建議針對審計項目的全流程建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項目考核和評估機制。重點圍繞審計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與執行、審計發現問題的定性、審計建議的可行性、審計報告的編制、審計整改完成情況及鼓勵探索創新方面的情況等6項考核內容進行考核,其中前5項為基礎得分,第6項為附加得分。一是由實施該項目的主審如實進行自評量化打分,并寫明扣分原因和未扣分的理由。二是在自評量化打分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征求被審計項目和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的意見。三是由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對列入年度審計計劃的所有審計項目進行綜合評價,最終結果作為審計人員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參考。四是審計與風險委員會定期或不定期對已完成的審計項目進行抽查,對內部審計項目進行質量評估,并及時將評估結果向企業適當的管理層通報。(作者單位:中國河南國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趙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