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如市場萎縮、成本上升、產品同質化競爭等。傳統的預算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對復雜經營環境的需求,因此需要對全面預算管理進行優化以適應市場變化并提高企業競爭力。戰略管理理論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指導。通過將戰略目標和預算編制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升企業整體運營績效。
戰略管理概述
一、 戰略管理定義及發展
戰略管理是組織在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中,通過識別和利用自身優勢,以達成長期競爭優勢為目標的一種管理活動。這一管理活動的目標是為了使組織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取得長期的競爭優勢。在實踐中,戰略管理的發展經歷了從傳統的規劃導向到資源導向、能力導向和創新導向的演進過程。在傳統的規劃導向中,組織更加關注目標的設定和實現路徑的規劃。而在資源導向階段,組織更加注重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戰略執行能力。能力導向強調組織內部的核心能力和知識管理,以應對持續變化的外部環境,而創新導向則強調組織對外部環境的創新應對和變革能力。例如,蘋果公司在產品創新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其不斷推出創新產品并成功應對市場變化。
二、戰略管理理論框架
戰略管理理論框架是組織制定和實施戰略的理論基礎。其中,波特的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是兩個重要的理論工具。波特的五力模型對行業內競爭對手、新進入者、供應商、買家和替代品進行分析,有助于組織理解其所處行業的競爭環境,從而指導戰略選擇。例如,某電子產品公司利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發現,由于供應商數量眾多,存在著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強的情況,因此公司需要調整采購策略以應對競爭。SWOT分析綜合評估組織內部優勢和劣勢以及外部機會和威脅,為制定戰略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礎。舉例說明,一家新興的創業公司進行SWOT分析時發現,雖然處于初創階段,但技術人才較為優秀,這為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提供了核心優勢。價值鏈理論強調了組織內部各個環節的價值創造活動,通過對價值鏈進行分析,有助于組織尋找競爭優勢的來源。例如,一家零售企業運用價值鏈理論發現,在供應鏈管理環節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通過改進供應鏈管理流程,成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競爭力。資源基礎理論側重于認識和利用組織內部的資源和能力,指導組織構建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比如,一個跨國企業充分利用其全球化的市場渠道和品牌影響力,形成了獨特的資源基礎,使其在市場競爭中具備更強的抗風險能力。這些理論框架為組織提供了重要的思維方式和工具,有助于組織有效地進行戰略管理。
三、戰略管理與預算管理關聯
戰略管理與預算管理密切相關。戰略管理確定組織的長期目標和規劃,而預算管理則確保資源有效分配和利用以實現這些目標。預算管理需要與戰略管理相結合,以確保資源有效配置和利用與組織的整體戰略目標保持一致。預算管理通過設立年度預算,將組織的長期目標細化為具體的財務指標和計劃,從而保證資金的有效使用和目標的達成。例如,公司制定了擴大市場份額的戰略目標,預算管理將通過資金投入和資源配置,確保市場營銷活動的順利實施,以支持該戰略目標的實現。
在戰略管理的框架下,預算管理是指組織在實施戰略目標的過程中,通過對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實現長期發展。預算管理可以幫助組織合理安排資源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證資金投入的有效性。預算管理作為戰略管理的一種反饋和控制手段,具有對組織戰略目標和計劃進行及時調整的作用。
戰略管理和預算管理相輔相成,二者密切相關。戰略管理提供了長期目標和規劃,而預算管理則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重要手段。
全面預算管理現狀分析
一、預算管理傳統模式探討
傳統的預算管理主要依靠以往的歷史數據和經驗制定預算,并按照固定周期執行和評估。這種模式通常由高層管理者制定,下層執行。然而,傳統預算管理模式存在一些較大的局限性,難以應對市場環境和競爭態勢的快速變化。首先,它的缺乏靈活性使得預算分配無法及時調整,從而容易導致預算執行偏離實際情況,造成資源浪費和效益降低。例如,假設某企業的某項預算分配在執行過程中遇到新的機遇或挑戰,但傳統預算管理模式下無法及時作出調整,這就會導致資源的錯配和浪費。其次,這種模式也容易導致部門間的“預算游戲”,即為了爭取更多資源,部門可能會夸大需求或隱瞞實際情況,從而影響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因此,傳統預算管理模式已經逐漸不能滿足企業戰略管理和全面預算管理的需求。
二、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狀況
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狀況,首先需要對各部門的預算編制情況進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通過對實際預算執行情況的比對和分析,可以發現各部門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差異,為進一步優化預算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據。在實施過程中,要建立健全的預算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確責任部門和人員,確保預算執行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其次需要加強信息系統的支持,利用先進的管理軟件和技術手段,實現預算的動態管理和監控,及時發現和解決執行中的問題。最后需要對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效果進行定期評估和反饋,及時調整和完善管理措施,確保預算管理工作能夠持續向更加科學和規范的方向發展。
三、全面預算管理面臨的挑戰
全面預算管理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內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市場競爭的激烈性,以及管理者對于變革的抵觸情緒。首先,全面預算管理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面臨內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挑戰,包括政策法規的頻繁調整、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以及宏觀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這對預算編制和執行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其次,市場競爭的激烈性也給全面預算管理帶來挑戰,公司往往需要在短時間內應對競爭對手的舉措,這需要預算管理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和快速響應能力。最后,管理者對于變革的抵觸情緒也是全面預算管理面臨的挑戰之一,許多管理者對于引入全面預算管理存在顧慮和擔憂,他們往往擔心預算管理會增加他們的工作負擔,或者對于他們的管理權力會造成影響。因此,面對這些挑戰,全面預算管理需要不斷優化改進,提升競爭優勢。
優化全面預算管理的戰略途徑
一、制訂預算管理戰略計劃
在制訂預算管理戰略計劃時,首先需要對組織的戰略目標和發展方向進行全面分析和定位。這包括對市場趨勢、競爭格局、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審視,以及對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和定位的明確。在這一基礎上,確定預算管理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預算編制、執行和控制策略。這一過程需要深入了解組織所處行業的市場態勢,比如市場的增長速度、市場規模、市場分割情況以及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以及企業自身在市場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例如,一家電子產品制造企業在制訂預算管理戰略計劃時,需要分析市場上各類電子產品的競爭狀況,了解各產品的銷售情況和市場份額,以及了解未來的技術發展趨勢和對產品的影響。這有助于明確企業的市場定位和發展方向,為預算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據。
其次,在制訂預算管理戰略計劃時,需要考慮組織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和需求,以確立預算管理的組織結構和責任制度。這包括建立適應戰略目標的預算編制流程、責任部門和人員,明確預算執行的權限和責任,建立預算執行的激勵和考核機制,促進全員參與和落實。在制訂預算管理戰略計劃時,需要建立與戰略目標相適應的預算管控體系。
最后,要持續優化和調整預算管理戰略計劃,以適應外部市場環境和內部管理需求的變化。這意味著需要定期對預算管理戰略計劃進行評估和審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完善預算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保持預算管理與組織戰略的契合度和有效性。這樣做可以幫助組織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確保財務資源的有效配置,并確保預算管理與組織戰略目標的一致性。
二、預算管理戰略執行機制
預算管理戰略執行機制是實現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的關鍵環節。首先,需要建立有效的戰略執行體系,包括明確的責任部門和具體的執行流程。其次,需要建立有效的溝通和協調機制,確保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合作。同時,還需要建立健全的績效評價體系,將預算執行情況納入考核范疇,以激勵和約束各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此外,還需要建立靈活的調控機制,能夠根據外部環境和內部變化進行及時調整和優化預算執行。最后,需要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通過獎懲等手段,激發組織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促進預算管理戰略執行的有效落實。
三、預算管理戰略監控與評估
首先,需要建立有效的預算監控體系,包括建立監控指標體系、制定監控周期和頻率、建立監控流程和責任人,以確保預算執行情況的及時監控和反饋。其次需要運用各種預算監控手段和方法,如財務報表分析、成本控制分析、偏差分析等,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全面和深入的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和改進。再次需要加強對預算執行績效的評估,不僅注重財務績效,還要關注非財務績效,綜合考核預算執行的全面情況,以保證預算執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最后需要建立健全的預算管理評估機制,包括建立評估標準和指標體系、明確評估程序和責任人,進行定期的評估和總結,為預算管理的持續優化提供依據和支持。
經研究發現,基于戰略管理的全面預算管理能夠有效提高企業資源配置效率和經營績效。在實施過程中,首先,需要充分考慮公司的戰略定位和目標,結合市場環境和內部能力,建立完善的預算編制和執行機制。其次,需要加強對預算執行過程中的監控與評估,及時調整預算方案,確保預算目標的實現。再次,需要完善激勵與考核機制,激發員工的主動性與創造性,使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得以有效落地。最后,為了持續改進和提升全面預算管理的效果,建議企業定期進行預算管理績效評估,不斷優化預算管理模式,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內部業務需求的不斷升級。(作者單位:云南佳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