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各部門近年來深入整治醫院騙保,但醫院涉嫌騙保的事件依然屢禁難絕。
9月23日,一個由國家醫保局和江蘇省醫保局派出的飛行檢查組,正式進駐無錫虹橋醫院開展專項飛行檢查。同時,國家醫保局指導江蘇省醫保局,派出20個檢查組進駐無錫市下轄所有區縣,對100多家定點醫藥機構開展全面檢查。
9月24日,無錫市醫保局發布情況通報稱,無錫虹橋醫院涉嫌騙取醫保問題基本查實,將繼續對該醫院騙保進行全面調查。
根據通報,該醫院已被取消醫保定點資格,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此外,無錫虹橋醫院法定代表人、院長等15名涉案人員已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該民營醫院現已停業。
無錫虹橋醫院涉嫌騙保被查,始于一位醫生的實名舉報。據央視新聞報道,無錫虹橋醫院放射影像科的朱成剛醫生反映,從去年開始,醫院系統內出現了一些根本沒在他們科室做過影像檢查的患者病歷,既沒在這兒拍片子,也沒有放射影像科歸檔的影像號,病歷記錄里卻有“根據影像做出的診斷”。這些病歷全都由醫院體檢中心陳醫生完成,而這名醫生并沒有操作放射影像科CT、核磁共振儀的權限,因此朱成剛醫生懷疑醫院涉嫌偽造病歷騙取醫療保險。

天眼查App顯示,無錫虹橋醫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公司第一大股東為上海美迪亞醫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美迪亞醫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的另一家醫院——昆山虹橋醫院,不久前也因群眾舉報而被立案調查。據報道,此前有網民公開發布消息稱,昆山虹橋醫院工作人員要求醫生讓患者必須消費到7000元。
近年來,國家整治醫院騙保的力度持續增強。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醫保系統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80.2萬家,處理違法違規機構45.1萬家,追回醫保基金186.5億元。今年以來,相關部門針對欺詐騙保行為也呈現出強化監管的高壓態勢。
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于辦理醫保騙保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依法從嚴懲處醫保騙保犯罪,重點打擊幕后組織者、職業騙保人等,對其中具有退贓退賠、認罪認罰等從寬情節的,也要從嚴把握從寬幅度。
7月30日,2024年全國深入整治騙取醫保基金工作部署會在武漢召開,會議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正確認識醫保基金監管形勢,保持從嚴從緊的監管態勢,以實際行動加強醫保基金監管。
江西省醫保局待遇保障處原處長蔡海清此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通過違法違規違約行為套取醫保基金的現象,可以說是一種較普遍現象,“不是有沒有,而是多與少的問題”,并且醫院騙保有各式各樣的手段——分解收費,超標準收費,重復收費,套用項目收費,掛床住院,重復住院,門診轉住院,串換藥品、耗材、診療項目,虛構醫療服務,偽造醫療文書票據,盜刷社保卡,偽造虛假票據報銷,冒名就醫,使用社保卡套取藥品倒買倒賣……
醫院騙保的情形為何頻發?蔡海清認為,根本原因還是在于醫院有創收的壓力,甚至醫務人員的個人收入仍明里暗里與創收的多少相掛鉤。蔡海清指出,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騙保行為的完全杜絕可能還會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