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比較自體鼻中隔軟骨聯合耳軟骨移植與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在鼻尖部整形中對患者的鼻部形態、側面美觀的影響,為臨床提高鼻部整形效果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杭州藝星醫療美容醫院收治的96例行鼻尖部整形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填充材料的不同分為膨體組(48例,采用e-PTFE移植鼻尖部整形術)和自體組(48例,采用自體鼻中隔軟骨和耳軟骨移植鼻尖部整形術)。兩組患者術后均隨訪6個月。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圍術期相關指標水平,術前和術后6個月鼻尖整形效果,以及術后6個月側面美觀度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自體組患者愈合時間短于膨體組;與術前比,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鼻長度均延長,自體組長于膨體組,鼻尖高度、鼻尖角均升高,自體組均高于膨體組(均P<0.05);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鼻尖寬、側面美觀度總合格率、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與采用e-PTFE移植鼻尖部整形術比,采用自體鼻中隔軟骨和耳軟骨移植鼻尖部整形術可有效提升患者鼻尖美容效果,患者愈合時間更短,側顏美觀度及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鼻尖部整形術 ; 鼻中隔軟骨 ; 耳軟骨 ; 膨體聚四氟乙烯 ; 美容效果
【中圖分類號】R76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18.0004.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8.002
鼻整形手術也稱為隆鼻術,是一種常見的整形手術,旨在改善鼻部的形狀和外觀,鼻尖的高度和寬度直接決定鼻外形的美感,在面部美觀度上起著關鍵性作用。目前臨床多采用自體軟骨、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硅膠假體等隆鼻方法進行鼻尖部整形。硅膠假體與人體組織的相容性較高,但在強光下可能會出現透光現象,特別是在鼻背部皮膚較薄的情況下。e-PTFE是實際應用中鼻尖整形常用人工假體材料之一,是一種富有彈性和柔韌性的微細纖維聚合物,易于雕刻成任意形狀,與正常的鼻組織接近,其具有特殊的微孔結構,機體組織細胞及血管能夠長入其中,形成組織連接,是理想的生物組織替代品,但該材料植入人體后,有可能會顯示假體輪廓,導致外觀不自然[1]。鼻中隔軟骨取材方便,無需額外切口,且軟骨平直,能夠直線抬高和延長鼻尖,利于改善鼻尖形態,可提供良好的支撐力,改善患者鼻尖凸度、延長鼻長度;耳軟骨可增加鼻尖凸度和厚度,相容性好,且耳軟骨屬于彈性軟骨,可以卷曲、彈回,觸感真實,移植后可使患者鼻尖部位更加自然美觀[2]。基于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96例行鼻尖部整形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探究自體鼻中隔軟骨聯合耳軟骨移植與e-PTFE移植在鼻尖整形術中的應用效果差異,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杭州藝星醫療美容醫院96例行鼻尖部整形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填充材料的不同分為膨體組(48例)和自體組(48例)。膨體組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2例;年齡21~35歲,平均(27.54±4.34)歲;BMI 16.52~25.05 kg/m2,平均(22.41±1.32) kg/m2;鼻尖形態:扁平26例,上旋17例,畸形5例。自體組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40例;年齡20~37歲,平均(28.21±4.21)歲;BMI 16.31~25.13 kg/m2,平均(22.46±1.51) kg/m2;鼻尖形態:扁平24例,上旋18例,畸形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臨床診療指南:美容醫學分冊》 [3]中鼻尖部整形術的指征,鼻尖表現為低平、短缺、圓鈍;⑵雙側鼻腔通氣良好;⑶年齡≥18歲。排除標準:⑴對本研究術中麻醉藥物不耐受;⑵患有鼻部外傷、感染;⑶合并肝、腎功能異常;⑷存在鼻中隔偏曲。本研究經杭州藝星醫療美容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手術方法 膨體組采用e-PTFE移植鼻尖部整形術。患者取仰臥位,根據患者鼻長選擇合適的e-PTFE面部植入物(上海索康醫用材料有限公司,型號:TP071508),剔除鼻毛,實施靜脈復合麻醉聯合術區局部麻醉,備皮消毒術區,將e-PTFE放置于生理鹽水、地塞米松、慶大霉素的混合液中,并排出孔隙中的空氣,依據手術方案雕刻假體,使其呈縱行,面積≤3.0 mm×2.0 mm為宜,確認形狀、大小合適后,將鼻部標記部位沿鼻孔內緣皮膚“V”形切開,鼻尖上旋者,剝離鼻翼外側軟組織,松弛肌肉,解除鼻尖上旋狀態,分離鼻背筋膜及骨膜,形成假體置入腔隙,將e-PTFE面部植入物放入腔隙中,然后調整其大小和對稱性,檢查無誤后縫線固定,常規關閉縫合切口,清理術區并用膠布固定。
自體組采用自體鼻中隔軟骨和耳軟骨移植鼻尖部整形術。患者臥位及麻醉方法同膨體組,對一側耳軟骨進行局部麻醉,于耳廓后行切線,經皮下分離剪取1.8 cm×1.1 cm的耳軟骨備用,注意切取適量防止耳部塌陷,加壓縫合切口;沿鼻孔內緣“V”形切開,分離鼻翼軟骨表面,銳性分離鼻中隔尾側,切開鼻中隔軟骨和軟骨骨膜,再充分剝離骨膜,注意保護軟骨膜的完整,充分暴露鼻中隔軟骨,距離鼻中隔軟骨前端、上端各1 cm處保留“L”形支架,在其后下部選取并修剪適當大小軟骨,浸置于生理鹽水備用,鼻中隔取軟骨區使用可吸收縫線(山東博達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型號:9-0)貫穿縫合;根據患者鼻尖形態及患者的美容需求雕刻鼻中隔軟骨和耳軟骨,將鼻中隔軟骨作為鼻小柱支撐材料,放置于兩側鼻翼軟骨內角之間,再將耳軟骨置入鼻中隔尾側段,形成帽狀覆蓋,觀察鼻尖形態待達到預期后,縫合關閉切口,并對手術區域進行清理常規縫合處理。兩組患者鼻部切口均加壓包扎,鼻腔內填塞凡士林紗布,24~48 h后取出,并服用抗感染藥物,術后7 d觀察傷口恢復情況,恢復良好后可拆線。兩組患者術后均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圍術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愈合時間。⑵鼻尖整形效果。分別于術前、術后6個月,使用全自動3D面部人臉掃描儀(深圳市大族三維科技有限公司,型號:INOVA 3D-EX Pro)采集患者面部三維數據,患者坐位保持靜止,分別測量鼻尖長度、鼻尖高度、鼻尖寬和鼻尖角。⑶側面美觀度。于術后
6個月,使用Ricketts美容線[4]評估患者側面美觀度,Ricketts美容線是鼻尖點和頦前點連成的直線,美觀:鼻1/2點、上唇、下唇、頦點,4點一線;合格:上唇或下唇距離Ricketts美容線1 cm以內;不美觀:均未達到以上標準。總合格率=美觀率+合格率。⑷并發癥。統計兩組患者隨訪期間瘢痕增生、鼻尖發紅、感染發生情況。并發癥總發生率等于各項并發癥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經S-W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比較 自體組患者愈合時間短于膨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鼻尖整形效果比較 與術前比,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鼻長度均延長,自體組長于膨體組,鼻尖高度、鼻尖角均升高,自體組均高于膨體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鼻尖寬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側面美觀度比較 兩組患者側面美觀度總合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隨訪期間兩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與西方人相比,黃種人面部較為扁平,鼻子以寬、短為主要特征,鼻尖凸度相對不足,所以鼻整形手術是鼻短小、鼻上旋、鼻低矮等對鼻外形不滿意人群的首選美容方式[5]。自鼻整形手術開展以來,填充材料主要分為人工材料和自體組織兩大類,e-PTFE是常用的人工材料,其內部為超微多孔結構,可與組織較好地融合,質感與硅膠假體相比,更接近人體組織,用于鼻尖部整形可避免長時間支撐造成的鼻尖部組織缺血和破損,但其支撐能力較弱,不適合作為鼻尖置入材料,一般用于抬高鼻背[6]。
鼻中隔軟骨質地較硬,具有較好支撐能力,能夠有效地塑造和維持鼻尖形態,使其更加挺拔和立體,且鼻中隔軟骨位于鼻部內部,在進行鼻尖整形手術時,取材相對便捷,無需額外的切口,減少了手術的復雜性和創傷,由于取自自身,鼻中隔軟骨與鼻部組織的相容性較好,降低了排異反應的發生風險,有助于術后恢復和愈合,能夠為鼻尖提供長期穩定的結構支持,不易出現移位或變形的情況,保證了整形效果的持久性[7];耳軟骨可以有效地增加鼻尖的凸度和厚度,使鼻尖更加圓潤和飽滿,其質地和柔韌性與鼻尖組織相似,移植后能夠呈現出自然的外觀,不會顯得生硬和突兀,取材于耳部,切口相對較小,對耳部的形態和功能影響較小,同時3aa217f98bea94f5ef3007fac068b538ff494484759a9c43a92ae9fd17a83729也可減輕患者的創傷和痛苦,且耳軟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夠根據患者的鼻尖形態和具體要求進行雕刻和調整,滿足患者個性化的整形要求;鼻中隔軟骨、耳軟骨作為自體組織移植物,不會出現排異反應,還可降低瘢痕增生、感染等發生可能性,將鼻中隔和耳軟骨聯合使用可提升支撐力,重建鼻尖形態[8]。
本研究結果顯示,自體組患者愈合時間短于膨體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采用自體鼻中隔軟骨和耳軟骨移植鼻尖部整形術能有效縮短患者術后愈合時間,安全性良好。分析原因為瘢痕增生、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一部分與術中無菌操作不嚴格、術后傷口清潔不到位、術后鼻部碰撞有關,也有一部分取決于使用的假體填充材料,導致鼻部組織術后發生炎癥反應,進而影響切口愈合[9]。自體軟骨整形術的生物相容性較好,容易與鼻內組織融合,且由于鼻中隔軟骨位于鼻內部,在行整形術時即可在切口處取手術所需軟骨,無需另外開口,其創傷較小,因材料取自自身,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機體的排異反應,且軟骨吸收較少,在缺少血液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存活,且穩固性較好,不易出現移位,且能抑制自身組織摩擦導致的不適感,進而能促進切口快速愈合[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個月自體組患者鼻長度長于膨體組,鼻尖高度、鼻尖角均高于膨體組,兩組患者鼻尖寬、側面美觀度總合格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自體鼻中隔軟骨和耳軟骨移植鼻尖部整形術對患者的鼻尖整形效果更好,側面美觀度良好。分析其原因為耳軟骨弧度自然且厚度適宜,使其具有良好的支撐力,可塑性強,可使鼻尖形態更自然和美觀,且自體軟骨能盡快與鼻部組織愈合為一體,吸收率較低,可長期保持鼻尖挺立、美觀和自然,同時鼻中隔軟骨因形態平寬便于雕刻改變形態,硬度較強適用于支撐鼻尖,且鼻中隔軟骨周圍結締組織富含膠原纖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鼻尖高度,從而提高側面美觀度[11-12]。
綜上,與采用e-PTFE移植鼻尖部整形術比,采用自體鼻中隔軟骨和耳軟骨移植鼻尖部整形術可有效提升患者鼻尖美容效果,愈合時間更短,且側面美觀度和安全性良好,但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可能會有一定局限性,后期可采集多中心病例進行前瞻性研究,以期為臨床鼻尖整形手術提供更準確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盧建偉. 自體鼻中隔軟骨聯合耳軟骨移植與膨體聚四氟乙烯假體填充應用于鼻尖部整形術效果的臨床對比研究[J].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23, 29(5): 139-141.
齊海玉, 焦志剛, 耿華, 等. 自體鼻中隔軟骨聯合耳軟骨對鼻扁平患者整形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臨床研究, 2024, 32(4): 71-74.
中華醫學會. 臨床診療指南: 美容醫學分冊[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
張彤. 面貌的美學標準與口腔正畸[J]. 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 2013, 11(1): 60.
王豐. 中國人功能性鼻整形手術的思考[J].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20, 55(3): 273-277.
林嵐, 高靜, 趙黎花, 等. 膨體聚四氟乙烯聯合自體軟骨在綜合鼻整形術中的應用[J]. 中國美容醫學, 2020, 29(10): 30-33.
林峰, 莊曦, 楊起健. 自體鼻中隔軟骨與耳軟骨聯合應用對于鼻尖整形術中移植填充效果的影響[J]. 中外醫療, 2023, 42(7): 38-42.
劉濤, 鄭本強, 羅志平. 鼻中隔軟骨聯合耳軟骨對鼻尖整形患者鼻部美學指標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 2021, 30(9): 73-75.
沙闖. 自體鼻中隔軟骨及耳軟骨移植鼻尖部整形手術的臨床研究[J]. 中國實用醫藥, 2019, 14(5): 40-41.
饒青鋒. 自體鼻中隔軟骨與篩骨垂直板復合體在短鼻畸形鼻整形術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美容醫學, 2019, 28(2): 96-99.
王鳳蘭. 鼻中隔軟骨聯合耳軟骨移植在鼻尖部整形中的應用[J].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20, 31(1): 21-23, 37.
李孔盈, 李秉航, 王玨, 等. 自體鼻中隔軟骨聯合耳廓軟骨的鼻中隔延伸物移植術在鼻尖整形中的應用[J].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21, 56(3): 242-248.
作者簡介:張龍,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整形美容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