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采用利拉魯肽與二甲雙胍聯合治療2型糖尿?。═2DM)伴超重或肥胖患者的臨床效果,并分析對患者糖脂代謝指標的影響和安全性,為臨床治療該疾病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選擇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赤峰松山醫院進行診治的T2DM伴超重或肥胖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分別為對照組(50例,常規二甲雙胍治療)和研究組(50例,二甲雙胍+利拉魯肽治療)。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血清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以及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FPG、2 h PG、HbA1c和血清TG、TC、LDL-C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且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血清HDL-C水平較治療前均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較于單獨使用二甲雙胍治療,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治療T2DM伴超重或肥胖患者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謝水平,且并未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2型糖尿病 ; 超重 ; 肥胖 ; 利拉魯肽 ; 二甲雙胍 ; 糖脂代謝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18.0076.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8.025
2型糖尿?。╠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常伴隨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若未及時治療,長期的高血糖水平會使心腦血管疾病、眼部疾病等發病風險大大提高。而超重和肥胖則是T2DM的重要風險因素,與不良的生活方式、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等密切相關。T2DM伴超重或肥胖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和生活質量[1]。二甲雙胍可抑制肝臟的葡萄糖釋放并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況,以此來實現降低血糖的作用,但對于機體胰島素分泌不足的改善作用有限[2]。利拉魯肽屬于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能夠通過多種作用機制促進胰島素分泌,有效調節血糖水平,同時有助于減少內臟脂肪,抑制體質量增加,可彌補單一二甲雙胍治療的不足之處,進而有利于提高臨床療效[3]。鑒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在常規二甲雙胍的用藥基礎上給予T2DM伴超重或肥胖患者利拉魯肽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赤峰松山醫院進行診治的T2DM伴超重或肥胖患者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齡51~79歲,平均(66.52±7.34)歲;BMI 29~39 kg/m2,平均(34.63±3.28)kg/m2;病程6~21年,平均(14.56±3.27)年。研究組(50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50~80歲,平均(67.48±7.51)歲;BMI 29~40 kg/m2,平均(34.88±3.13)kg/m2;病程5~22年,平均(14.78±3.10)年。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納入標準:⑴與《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相符;⑵BMI>28 kg/m2,伴有超重或肥胖;⑶7.0%≤糖化血紅蛋白(HbA1c)≤12.0%。排除標準:⑴1型糖尿病或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⑵有甲狀腺疾病、庫欣綜合征等內分泌疾病史;⑶伴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⑷有胃腸道疾病或胃腸道手術史;⑸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赤峰松山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研究。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二甲雙胍治療。指導患者口服鹽酸二甲雙胍片(浙江亞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106,規格:0.25 g/片),初始劑量為0.5 g/次,2次/d,2周后依據患者的耐受性及血糖控制效果及時調整劑量,每周逐步將劑量增加0.5 g,最大劑量≤2.0 g/次。研究組患者在常規二甲雙胍的用藥基礎上聯合利拉魯肽治療。將利拉魯肽注射液[連云港潤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240026,規格:3 mL∶18 mg(筆芯)]進行皮下注射,初始劑量設定為0.6 mg/次,1次/d。隨后根據患者的耐受性及血糖控制效果,逐步調整劑量至1.2 mg/次,1次/d。兩組患者的治療周期均為3個月,治療期間應密切監測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藥物不良反應情況。治療期間,兩組患者應遵循醫師給出的飲食指導建議,選擇低糖、低脂且富含纖維的膳食結構,并嚴格控制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攝入量,同時須嚴格戒煙限酒。
1.3 觀察指標 ⑴糖代謝水平。分別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的肘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進行離心,5 min后將上層血清提取出來,檢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HbA1c水平,儀器選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迫A實驗系統有限公司,型號:ZY-1200M)。⑵脂代謝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采用與⑴同樣的方法采集血液并提取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⑶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胃腸道反應、低血糖、體質量減輕過快、肝功能異常、過敏反應、頭痛的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等于各項不良反應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經S-W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糖代謝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HbA1c、FPG、2 h PG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脂代謝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血清TG、TC、LDL-C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均較對照組更低;血清HDL-C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肥胖是產生胰島素抵抗、導致胰島素細胞功能下降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存在肥胖癥的患者可能伴隨不同程度的高胰島素血癥,進而影響胰島素信號傳導,因此,肥胖與T2DM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5]。采取及時有效的干預措施,恢復胰島素細胞功能,控制血糖水平是臨床治療T2DM伴超重或肥胖患者的主要原則。
作為臨床治療T2DM的一線藥物,二甲雙胍可通過抑制肝臟的葡萄糖輸出,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況,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已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6]。然而,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胰島素抵抗癥狀更嚴重,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穩定,但隨著胰島β細胞功能逐漸衰竭,會使血糖水平異常升高,造成高血壓、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更高,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難,進一步加重肥胖,形成惡性循環[7]。
利拉魯肽可刺激胰島β細胞增殖分化,有效增強胰島細胞分泌功能,同時對機體胰高血糖素和胃泌素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進而起到延長腸胃排空時間,降低患者食欲的作用,有利于降低患者體質量,進而提高臨床療效,促進疾病轉歸[8]。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患者HbA1c、FPG、2 h PG水平均更低,這提示在T2DM伴超重或肥胖患者中進行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糖代謝水平。分析其原因,二甲雙胍主要通過抑制肝糖原的異生過程,進而使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進而實現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的治療效果;利拉魯肽兼具保護β細胞免受凋亡和刺激胰島細胞分泌的雙重作用,有助于維持血糖穩態,二者聯合治療可發揮藥物協同作用,從不同的作用機制共同發揮調節機體糖代謝水平的作用[9]。
低密度脂蛋白是膽固醇運送至肝外組織細胞的載體,高密度脂蛋白是將肝外組織中的膽固醇運送到肝內組織細胞的載體,當患者發生脂代謝紊亂時,可能會導致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使LDL-C在動脈壁大量蓄積,使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大大增加[10]。本研究中,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患者血清TG、TC、LDL-C水平較對照組均降低;血清HDL-C水平較對照組更高,這提示在常規二甲雙胍用藥基礎上聯合利拉魯肽治療有利于調節T2DM伴超重或肥胖患者的血脂代謝水平,進而實現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利拉魯肽不僅可通過增加胰島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來降低血糖,還具有抑制肝臟膽固醇和機體游離脂肪酸合成的作用,有利于調節機體脂代謝水平;而二甲雙胍則主要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來間接影響血脂代謝。兩者聯合應用可發揮協同增效作用,通過不同的作用機制共同發揮更強的血脂調節作用,進而提升臨床療效[11]。盡管這兩種藥物在單獨使用時都表現出了一定的療效,但它們在臨床應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利拉魯肽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而二甲雙胍則可能引發乳酸酸中毒等風險[12]。因此,在聯合應用這兩種藥物時,需要對其臨床療效及安全性進行更為深入的評估。本研究中,兩組患者于治療期間發生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給予T2DM伴超重或肥胖患者利拉魯肽與二甲雙胍兩者聯合用藥的治療方式并未顯著增加其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其治療安全性得到了初步驗證。
綜上,給予T2DM伴超重或肥胖患者利拉魯肽與二甲雙胍聯合治療,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謝水平,且并未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安全性良好。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不同劑量組合、治療周期及長期隨訪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以期為該治療方案的臨床應用提供更全面的證據和支持。
參考文獻
王勇. 利拉魯肽注射液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 中國民康醫學, 2024, 36(6): 31-34.
唐昀, 胡婷. 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與藥學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 2024, 17(18): 88-91.
張麗莎, 程玲, 陰苗苗, 等. 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與纈沙坦治療合并骨質疏松的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療效[J]. 川北醫學院學報, 2024, 39(3): 363-366.
馬平平, 鄭文靜, 高慧峰, 等. 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肥胖初診2型糖尿病臨床觀察[J]. 中國藥業, 2023, 32(20): 127-129.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21, 13⑷: 315-409.
王梅麗, 周小智, 符金香, 等. 長效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利拉魯肽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腹圍的影響[J]. 中國醫學創新, 2023, 20(36): 22-25.
葛欣聯, 王翯, 提素芳, 等. 利拉魯肽、達格列凈、二甲雙胍在2型糖尿病早期腎病患者中的聯合應用及對血清NGAL、MCP-1、mAlb水平的影響[J]. 藥物生物技術, 2024, 31(2): 166-170.
張琳琳. 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合并肥胖癥的效果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 2023, 30(35): 93-96.
李良, 李燕, 張燕. 二甲雙胍降糖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應用達格列凈、利拉魯肽聯合治療的臨床觀察[J]. 中國醫學創新, 2024, 21(2): 20-26.
馮玉軍, 李蕊, 張華俊. 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對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性激素、胰島素抵抗和脂肪細胞因子的影響[J]. 川北醫學院學報, 2023, 38(10): 1329-1333.
霍福貴. 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及肥胖患者臨床療效觀察[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24, 35(3): 277-280.
鄭海燕. 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治療門診2型糖尿病的效果觀察[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3, 17(22): 119-121.
作者簡介:李俊華,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內分泌疾病診治。
通信作者:韓祥瑞,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內分泌疾病診治。E-mail:hlqheb3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