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污水排放從達標排放向資源化利用全面轉變,在生態治理的基礎上采用水生經濟作物來治理。基于此,2019年3月廣東省清遠市開展畜禽養殖污水生態治理與修復工程試驗,將具有食用價值的四季水芹取代水葫蘆。概述了水葫蘆污水治理情況,介紹了四季水芹及其污水治理原理,并開展了四季水芹生態治污試驗,以期為實現生態處理、資源化利用、中水回用和污水零排放的污水治理貢獻力量。
關鍵詞:四季水芹;河湖生態治理;水葫蘆;以菜治水;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4)07–0-03
近年來,水利工程項目不斷發展,各種技術手段不斷革新,污水排放基本達標。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指引下,污水排放從達標排放向資源化利用的角度全面轉變,在生態治理的基礎上采用水生經濟作物來治理。這不僅是污染治理方式的改變,而且在節約能源的同時,對原本無用有害的污水進行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從保護環境的角度而言,水體污染物會對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1-2]。但對于某些動植物而言,卻是其生長過程中所需的有益營養物質。基于此,2019年3月廣東省清遠市開展畜禽養殖污水生態治理與修復工程試驗,將具有食用價值的四季水芹取代水葫蘆,實現以菜治水、以水養菜,將畜禽養殖污水變成凈水,將“污點”變成亮點,以確保我國糧食和蔬菜安全,促使農業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3-5]。
1 水葫蘆污水治理概況
長期以來,水葫蘆因其繁殖能力強的特點一直在水體生態治理中擔任重要角色。然而,水葫蘆在生長過程中會大量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使得水生動物(如魚類)的活動、繁殖空間減少,嚴重時甚至導致大量魚類死亡。此外,水葫蘆死亡后沉入水底,對水質構成二次污染[6]。
2 四季水芹概況
四季水芹是傘形科水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葉子較大,呈三角形,邊緣有圓齒;莖干粗壯且直立,由下往上逐漸變細,呈青白色;花頭小且表面光滑,無總苞,呈白色;果實近于橢圓形或筒狀長圓形,質地較硬,灰褐色。一般情況下,6—7月為花期,8—9月為果期。
四季水芹喜濕潤、肥沃土壤,耐澇及耐寒性強。適宜生長溫度為15~20 ℃,且能在0 ℃以下的低溫環境中生長。其一般生于低濕地、淺水沼澤、河流岸邊,或生于水田。
3 水生植物污水治理原理
水生植物生長在水中時,通過吸收水中的養分(如氮、磷等營養元素)維持生長。而當水生植物被移出水生生態系統時,其吸收的營養物質會隨之從水體中提出,從而達到凈化水體的作用[7]。水生植物為微生物和微型生物提供了附著基質和棲息場所,能大大加速截留在根系周圍的有機膠體或懸浮物的分解礦化,其根系還能分泌促進嗜磷、氮細菌生長的物質,間接提高水體凈化率[8]。
同時,水生植物的根系與水體接觸面積較大,能夠形成一道密集的過濾層,當水流流經時,不溶性膠體會隨著黏附或吸附而沉降,尤其是將其中的有機碎屑沉降下來。同時,附著于根系的細菌進入內源生長階段后會發生凝集,一部分為根系所吸附,另一部分凝集的菌膠團將懸浮性的有機物和新陳代謝產物沉降下來。
此外,水生植物和浮游藻類在營養物質和光能的利用上互為競爭,前者個體大、生命周期長,吸收和儲存營養鹽的能力強,可有效抑制浮游藻類的生長。某些水生植物根系還能分泌克藻物質,達到抑制藻類生長的作用[9-20]。
4 四季水芹生態治污試驗及效果研究
4.1 四季水芹生長試驗
在養殖污水魚塘實驗期間,四季水芹生長情況良好。種植2 d后,四季水芹開始抬頭;5 d后,每株植株均有新葉發出,植株長高,根系發育良好。20 d后,部分四季水芹出現黃葉情況,這主要是由于魚塘肥力不足而形成的。
四季水芹的生長情況可以反映其對水體污染物吸收的狀況。四季水芹生長越快,說明水體的污染越嚴重。同時,營養物越充足,四季水芹生長得越快,對水體的凈化能力越強。
在一般情況下,種植30 d后,四季水芹可長至40~50 cm;45 d后,其高度可達55 cm。其中,在35 d后,農民可適時收割四季水芹。在收割15 d后,斷茬的四季水芹能發出新芽,在收割30 d后,四季水芹高度達45~50 cm,此時可進行二次收割。如此循環往復,可加快四季水芹吸收水體營養物質的速度。
根據圖1可以看出,養殖污水中的污染物濃度高、營養物充足,在20 d后,四季水芹高度≥40 cm,30 d后,四季水芹基本上達到55 cm。
4.2 水體凈化試驗
種植四季水芹20 d后,魚塘水質能見度明顯提高, 具體見圖2。
治理前污水塘水樣檢測結果顯示:總氮為92.1 mg/L、氨氮為17.35 mg/L、總磷為4.76 mg/L。
四季水芹凈化10 d后的水樣檢測結果顯示:總氮為38.1 mg/L、氨氮為12.90 mg/L、總磷為3.89 mg/L。四季水芹凈化20 d后的水樣檢測結果顯示:總氮為16.4 mg/L、氨氮為4.5 mg/L、總磷為3.50 mg/L,四季水芹凈化30 d后的水樣檢測結果顯示:總氮為10.4 mg/L、氨氮為2.5 mg/L、總磷為0.50 mg/L。
除在魚塘進行試驗,對鄰近的生活用水池塘也進行了相關的凈化實驗。通過1個多月的試驗發現,四季水芹茂盛的根須能有效降低水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的濃度,藻類密度下降80%以上,水體透明度由0.05 m提高至1.30 m。同時,環保部門檢測結果顯示: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為18.9 mg/L,總氮含量為0.9 mg/L,總磷含量0.2 mg/L,水質為Ⅲ類。
4.3 污水濃度極值試驗
相關人員開展了污水濃度的極值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水體中COD為800 mg/L仍可滿足四季水芹的生長,但其根系偏短。除COD外,其他值在稀釋后和正常的污水溶液濃度接近。當水體中的COD為500 mg/L和400 mg/L時,四季水芹的莖葉生長狀況最好;當水體中的COD為200 mg/L和100 mg/L時,四季水芹的根系生長最長。
在水體中的COD為20~30 mg/L時,四季水芹的莖葉比根系短,根的長度是莖葉的2~3倍,這表明四季水芹也可用于尾水深度處理和水庫水質提升。在水體中的COD為600 mg/L時,四季水芹的莖葉比根系長,莖葉長度是根系的3~4倍,這表明四季水芹可以直接用于高濃度的畜禽養殖污水治理。
若以治理水體污染為主,農民可加大四季水芹的種植面積,覆蓋率以70%左右為宜。若以種植蔬菜為主,四季水芹覆蓋率應控制在30%。值得注意的是,種植浮床漂浮在水面,只需注意保持水層,不讓浮床被風吹至岸上即可。
4.4 資源化利用試驗
四季水芹生長速度快、產量高,在種植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下肥不及時的情況,從而影響四季水芹的產量和品質。但是,在農村小微水體,尤其是養殖污水較多的情況下,水中營養成分充足,有助于提高四季水芹的產量和品質,且其凈化效果良好。
圖3a為種植四季水芹30 d后收割的現場測產圖片,產量約為3.3 kg/m2。圖3b是試驗第3個月后收割四季水芹的現場測產圖片,產量約為14.45 kg/m2。圖3c為另外一個試驗基地秋季第三茬30 d收割后的現場測產圖片,產量約為18.25 kg/m2。圖3d為另外一個試驗基地秋季第三茬30 d收割后的現場測產圖片,產量約為28.74 kg/m2。
四季水芹是多年生植物,收割后在原留茬直接生長,一年可以多次生長。從圖3的測產現場可以看出,最初生長產量低,待第二茬后根系茂密,生長速度加快,產量變大,水體的凈化能力更強。
從四季水芹的生長和收割量可看出其治污能力。在第一茬終止后的20 d,四季水芹開始出現發黃現象,這表明其快速生長肥力不夠,農民需對其進行肥力補充,使其恢復正常生長速度。以一年生長和收割6次計算,每次平均收割1萬kg四季水芹,1年可收獲6萬kg四季水芹。
通過對所收割的四季水芹進行食品蔬菜法定檢驗,各項指標合格符合食用標準。這主要是由于無土種植的植物,其根系始終不扎進土壤,土壤中的重金屬不會被吸收,而水中重金屬濃度比土壤中的低,且吸收的微量重金屬部分沒有進入四季水芹的食用部分。同時,種植浮床上沒有土壤,不需要使用除草劑等農藥,確保了四季水芹的安全。
5 結束語
四季水芹可用于畜禽養殖污水的一年四季生態治理,且在實現資源化利用的同時,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在實際治理過程中,應做到因地制宜,根據當地實際污染情況進行調整,以充分踐行生態處理、資源化利用、中水回用和污水零排放的污水治理理念。
參考文獻
[1] 馬紅成,佟娣,馬曉龍,等.西北地區農村污水治理提升路徑探討[J].村委主任,2024(5):246-248.
[2] 李晶,安相宇,孫宏亮,等.生態敏感地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研究:以長春市樂山鎮為例[J].四川環境,2024,43 (1):106-111.
[3] 王秋寧.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環境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4(2):82-85.
[4] 李曼,喬培蕾,張越,等.魯西平原典型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4,(02):105-108,118.
[5] 楊濤,王紅,臧延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存問題及對策[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4,53(2):127-129.
[6] 陳鈺婕,陸金婷,蘇世廣,等.水芹在污水凈化中的應用價值[J].安徽農業科學,2022,50(7):6-10.
[7] 趙慧君,姚東瑞,孫林鶴,等.水芹對畜禽養殖廢水中9種元素的累積能力及其生物修復潛力[J].浙江農業學報, 2021,33(8):1477-1488.
[8] 李富榮,王琳清,李文英,等.水芹對重金屬的吸收累積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生態環境學報,2021,30(12):2423-2430.
[9] 張帥,高照良,趙莼,等.水生蔬菜對不同程度富營養化澇池水體的凈化作用:以菠菜和水芹為例[J].水土保持通報,2021,41(2):16-24.
[10] 謝柳,蔡立梅,何明皇,等.水芹菜治理水體污染的經濟效益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17-19.
[11] 何凡,柴天楠,周立.浙江省余姚市農村生活污水進水特點及治理對策[J].皮革制作與環保科技,2023,4(22):130-132.
[12] 李鵬.試論生態環保的城市環境工程污水治理[J].皮革制作與環保科技,2023,4(21):158-160.
[13] 劉剛.西北地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運維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以甘肅省瓜州縣為例[J].皮革制作與環保科技, 2023,4(19):105-107.
[14] 張道廣.基于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污水治理應用現狀及發展研究[J].清洗世界,2023,39(9):120-122.
[15] 方開凱,胡紅,胡愷,等.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近期建設規劃體系研究:以寧波市江北區為例[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3,41(9):193-195.
[16] 高環.喀斯特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現狀調查:以貴州黔西南為例[J].黑龍江環境通報,2023,36(6):19-21.
[17] 云南省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村莊規劃管理治理生活垃圾和污水開展農村“廁所革命”[J].云南農業, 2023(9):6-7.
[18] 陳倩.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環境治理研究:以四川省J縣為例[J].現代農村科技,2023(9):114-116.
[19] 閆洪成,張艷,劉洪濤,等.川西北地區農村污水處理運營管理問題與對策[J].皮革制作與環保科技,2023,4(15): 186-188.
[20] 劉曉祥,聶敏芳.重慶市大足區農村地區污水處理調查現狀及對策分析[J].三峽生態環境監測,2023,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