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作為一種新興產業,森林康養充分利用森林資源,為人們提供了休閑、養生、康復的理想場所。在人們對健康生活的強烈追求下,森林康養產業逐漸受到重視,產業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恢復身心的優質自然環境。以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為例,闡述了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分析了森林康養及資源開發利用的原則,提出了可行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森林康養;產業建設;森林資源;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S788.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4)07–0-03
森林資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它們在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還可以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經濟效益,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但隨著人類活動范圍和規模的不斷擴大,森林資源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通過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可以減少對森林的破壞,促進森林的可持續利用,從而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地球生態平衡。因此,如何合理開發GJ5ZuOA7OQx7Zizj0uadPg==利用森林資源,實現森林康養的可持續發展是當下研究的熱點問題。
1 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以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為例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位于貴州省最北部,地處黔渝之交,云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具有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森林資源、便捷的交通條件以及良好的區位優勢,適宜發展森林康養產業。
1.1 優質的空氣環境
道真縣生態環境局環境監測站對空氣質量的檢測結果顯示,道真縣空氣質量指數優良,是天然的公園、空調和氧吧,其四季的康養氣候條件均優于國內絕大部分城市。同時,道真縣水資源環境優越,水體質量優良,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率為100%,河流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
1.2 優良的土壤環境與豐富的森林資源
在土壤環境與森林資源方面,道真縣是國內罕有的富硒、富鍶地帶,土壤土層深厚且肥沃,有機質含量較高,酸堿度適中,無放射性污染物、重金屬和農藥污染物。這為道真縣森林和農產品提供了質量保障,為大力發展富硒、鍶特色農業產業,產出更多優質康養產品提供了耕地資源基礎。
而針對其森林植物資源,經調查統計,道真縣的優勢樹種主要為馬尾松、柏木、杉木、柳杉、火棘、櫟灌等針葉或闊葉喬木樹種。植物均能揮發出植物精氣,但揮發物種類及含量在不同的植物種類間卻有差別。馬尾松、柏木、杉木、柳杉、火棘、櫟灌等植物精氣含量極高,道真縣內的針葉林以柳杉林、杉木林為主,且大部分為大徑級林木,可見高揮發植物精氣樹種資源非常豐富[1]。道真縣森林覆蓋率高,各項森林康養環境資源評價指標達到良好以上,部分達到優秀,為發展森林康養產業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奠定了資源基礎[2]。
2 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原則
在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保護優先原則。森林資源是寶貴的自然資源,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許多珍稀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因此,確保森林資源的可持續性至關重要。在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的過程中,應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避免破壞森林生態。
第二,科學規劃原則。科學規劃是保護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的關鍵。在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科學規劃,明確開發范圍、程度和方式,確保開發活動有序進行,防止盲目開發和過度利用[3]。
第三,綠色可持續發展原則。綠色發展是一種新型的、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其要求在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的過程中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從而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
第四,永續利用原則。永續利用原則是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原則,它是指在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的過程中,應注重森林資源的長期、穩定供應,合理安排采伐量采伐頻率,以確保森林資源的長期、可持續發展[4]。
3 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3.1 過度開發
部分地區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過度開發森林資源。這種過度開發不僅破壞了森林的生態平衡,還給森林康養產業帶來了負面影響。例如,過度砍伐導致森林環境惡化,降低了森林的康養價值。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也加劇了環境壓力,從而導致一系列生態問題。隨著人們對森林康養產業認識的不斷提高,森林康養產業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在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5]。
3.2 缺乏科學規劃
在森林康養和森林資源開發的實踐中,缺乏科學規劃也是一個重要問題,一些地區在發展森林康養產業時,沒有充分考慮到當地的自然條件、資源狀況和環境容量,盲目開發,導致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加劇,使森林資源變得更加稀少。缺乏科學規劃還可能導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無法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的潛力。
3.3 缺少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
目前,我國在森林康養和森林資源開發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這主要受到歷史原因和地域限制等的影響。同時,由于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指導,部分不法分子大肆破壞或肆意掠奪森林資源,嚴重影響了森林康養產業的健康發展,這一問題不僅會導致森林資源的浪費,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此外,由于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相關部門在執法時可能會缺乏依據,難以有效打擊違法行為[6]。
3.4 缺少專業人才
目前,我國森林康養產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嚴重的人才缺口問題。由于森林康養是一個新興的交叉學科領域,能夠將不同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并應用于實踐的專業人才相對匱乏。同時,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對健康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結合森林療法、身心調和等理念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呈上升趨勢,而這無疑對森林康養產業專業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不僅制約了森林康養產業服務水平的提升,更制約了其健康、有序發展。
3.5 技術更新不及時
在當今社會,新興產業的發展往往離不開技術創新。在森林康養領域,技術更新顯得尤為重要。新的森林資源監測技術,如遙感技術、大數據分析等,能夠更精確地掌握森林生態系統的動態變化,為科學、合理地設計森林康養產品提供有力支持。同時,健康監測和評估技術的更新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引入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和技術手段,可以更全面地評估參與者的身心健康狀況,為森林康養活動提供科學依據。而缺乏這些必要的技術創新,不僅可能導致森林康養產業在開發利用森林資源方面的潛力受限,還會影響該產業在提供高質量、專業化服務方面的能力提升。
3.6 監測體系不健全
監測體系在森林資源管理與森林康養產業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通過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系統化的管理方法,監測體系能夠持續、穩定地收集、整理并分析森林生態系統的各項關鍵指標,包括林木生長狀況、植被覆蓋度、物種多樣性、土壤質量、水源純凈度、空氣清新度以及微氣候適宜度等。這些數據可以為評估森林資源的總量、結構和健康狀態提供科學依據,有助于決策者做出精準、有效的資源管理決策,確保森林資源的合理采伐、有效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然而,當前森林康養產業的監測體系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監測指標不夠全面、監測技術不夠先進、監測數據不夠準確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森林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森林康養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森林康養產業的監測體系,以確保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森林資源管理和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
4 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策略
4.1 加強政策支持
政府應加大對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扶持力度,制定更加具體的政策措施,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時,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規范和標準,確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設立專項資金、提供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企業和社會資本投資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領域。
4.2 加強對資源的整合與利用
科學評估森林資源的質量及其分布,制定合理的開發計劃,確保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動產業之間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避免資源的浪費和重復建設。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確保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產業的長期發展提供保障。
4.3 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
鼓勵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提高資源利用率。推廣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等技術,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提高產業的經濟效益。加強與國內外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增強產業競爭力[7]。
4.4 加大資金投入
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政府應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同時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拓寬融資渠道。可以通過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發行債券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領域。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與金融機構合作,提供貸款擔保、貼息等方式,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8]。
4.5 加強科技創新
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需要依托科技創新,提高產業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政府應加大對相關科研機構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模式。通過科技創新,提高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益和質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鼓勵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提高資源利用率。推廣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等技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產業的經濟效益。加強與國內外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增強產業競爭力[9-10]。
4.6 加強人才培養
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政府應加大對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可以通過設立培訓機構、開展培訓課程等方式,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同時,還應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4.7 加強宣傳推廣
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需要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支持。因此,政府和企業應加強宣傳推廣工作,可以通過舉辦展覽、組織體驗活動、開展媒體宣傳等方式,向公眾宣傳森林康養的益處和價值。同時,還應注重品牌建設,提高森林康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消費者對產業的信任感和認同感[11]。
4.8 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不能僅靠單一的產業形態,需要與其他相關產業實現融合發展。政府應積極推動林業、旅游、醫療、養老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拓展森林康養產業鏈條。通過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豐富森林康養的產品和服務體系,增強產業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第一,鼓勵企業加大對森林康養、森林旅游等新興產業的投入,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第二,推廣循環經濟和綠色發展模式,減輕產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第三,完善產業政策體系,鼓勵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高產業的整體效益[12]。
4.9 建立完善的監測評價體系
政府應建立完善的監測評價體系,對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進行全面、科學的評估和監測。第一,制定科學的產業評價指標體系,定期對產業發展進行監測和評估。第二,鼓勵企業建立內部監測評價體系,及時發現和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第三,加強與國內外相關監測評價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先進的監測評價技術和方法,提高評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第四,通過監測評價體系的建設,可以及時發現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為政策調整和改進提供科學依據。同時,還可以通過監測評價體系的建設,增強企業和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13]。
5 結束語
森林康養旅游可以提供優美的自然景觀,為人們提供豐富的文化體驗、健康養生等服務,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體驗和消費。同時,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作為一種新興產業,森林康養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相關部門需要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森林資源,促進森林康養的可持續發展。在此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森林康養的內涵和優勢,遵循相關原則和策略,克服難點和挑戰,不斷推動產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全義.淺談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J].魅力中國,2020(15):22.
[2] 吳燕.花山林場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分析[J].農村科學實驗,2021(18):41-42.
[3] 楊旸衎.森林康養創新開發與提升路徑研究:以福州市永泰縣為例[J].江西林業科技,2021,49(3):52-56.
[4] 吳孝元,吳旭冬,郭桂芬.淺談森林康養與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J].現代園藝,2020,43(24):149-150.
[5] 黃海東.森林康養基地森林資源的開發與保護[J].廣東蠶業,2020,54(4):29-30.
[6] 曹云.森林康養實現資源利用與保護同步發展[J].中國林業產業,2022(2):78,80.
[7] 田紅燈,申文輝,譚一波,等.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森林康養發展路徑研究:以廣西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J].林業經濟,2020,42(9):63-74.
[8] 馬維成.結合灘歌林場現狀,探析如何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在森林康養基地中的作用[J].林業科技情報,2021,53(1):79 -80.
[9] 郭詩宇,汪遠洋,陳興國,等.森林康養與康養森林建設研究進展[J].世界林業研究,2022,35(2):28-33.
[10] 李威.森林康養產業化發展背景下的森林資源保護探究:以太岳山林區為例[J].現代園藝,2021,44(12):177-178.
[11] 李喜梅,趙君靜,高春雨,等.城郊森林公園康養資源評價及優化路徑研究:以鄭州市文博森林公園為例[J].林業調查規劃,2023,48(6):166-172,179.
[12] 鄭冰思,康幸梽.森林康養與鄉村振興耦合協調研究:以福建省四地市為例[J].山東林業科技,2023,53(6):17-23,29.
[13] 凌浩杰,張延飛,邵佳敏,等.江西省森林康養資源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江西科學,2024,42(1):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