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展,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數學學科屬于學生學習的主要學科之一,作為數學教師來說,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發展目標.而想要有效增強這一良好目標,應在校園建設相互溝通和學習的針對性平臺,對數學教師的專業水平進行合理培訓和指導,促進教師專業性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中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
1 引文
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往往未能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發展階段,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自發地展示和闡述他們對數學問題的處理方法和思路.因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成長需求和認知特點,采取更加個性化和適應性強的教學策略,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全面發展.此外,教師還需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同時,教師還應當努力營造積極、開放和包容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通過這些措施,教師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還能促進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和教學能力的增強,從而實現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2 基于核心素養的中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現狀
在當前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于絕大多數教師而言,他們通常會遵循三個基本的教學步驟,這些步驟主要圍繞著數學相關的基礎知識、基礎答題技巧以及基礎題目的解答等方面來進行知識的傳授.盡管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數學知識的綜合性和整合性,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學生自身的思考和思維過程.教師并沒有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他們進行深入地思考,這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盡管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初中數學教師已經開始注重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完善,但這些改進往往只是在一些教學模式上進行了一些轉變,并沒有從根本上強化教學方法.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長此以往,學生的核心素養難以得到有效提升,他們在數學方面的認知能力也無法得到良好的發展.與此同時,在核心素養背景下,許多教師開始關注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并逐漸減少了家庭作業的布置量.然而,這種變化也讓一些教師感到不安,他們擔心減少作業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無法得到提升.這種擔憂反映出教師們在教學理念上還停留在較為傳統的階段,并沒有真正理解核心素養視域下的教學發展的新宗旨.由于教師對全新教學方式的認知不足,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感到手足無措,從而導致教學缺乏氛圍感,課堂質量也會相應降低.除此之外,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教育界提倡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和能力,并強調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面對這種教學發展的新趨勢,部分數學教師無法真正理解和接受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課堂的教學質量.部分教師擔心這種創新的教學形式會讓學生產生懶散的心理狀態,但實際上,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水平,還能夠促進課堂的多元化發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1].
3 基于核心素養的中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對策
對于教師而言,想要更有效地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首先自身應見多識廣,只有自身懂得較多的相關知識,才能夠有效向學生傳授知識.比如,想要教授給學生一本書的知識,那么作為教師,就需要找到關于這本書的其他知識.核心素養背景下,對于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師來說,更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自身教學水平,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2].
3.1 應有良好的職業素養
在初中這個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都相對較為敏感和脆弱.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素養,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恪守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教師應當通過合理、科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既要注重知識的傳授,也要關注學生品德的塑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給予他們充分的關愛和支持,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優秀榜樣.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校領導和管理層必須致力于構建一套科學、健康的教師風氣和道德規范.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師的工作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激發他們在教學工作中的積極性和熱情.只有當教師以滿腔的熱情和真誠的態度去面對學生,他們才能更好地傳授知識,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3.2 強化專業知識水平
核心素養背景下,倡導以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相關經驗為基本要素,對于所有學生都要重視啟發形式教學,這也對教師專業能力提出更高標準和要求,在數學教學中,不斷強化專業能力以及學習水平,只有這樣,才可以達到核心素養理念標準.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強化自身專業水平,這也是數學課堂能夠良好開展的基礎條件.對于學生來說,強化自身專業能力以及數學知識不單單是通過對相關書籍的閱讀和理解,還要對學習方式進行不斷分析,使自身對數學知識點的掌握更快更有效.教師要盡量留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按照學生對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實踐的融合,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獲得有效提升[3].
例如 對于初中時期的學生來說,教師若想有效地提升他們的數學知識水平,首先需要對他們的現有知識水平進行細致的判斷和嚴格地檢驗.這可以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知識比賽來實現,如數學競賽、小組間的知識問答等.通過這些比賽,教師不僅能夠了解學生在數學學科上的掌握程度,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其次,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比賽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評價,指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的評價機制能夠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通過知識比賽的形式,學生能夠在互相配合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可以互相討論、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問題,這不僅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數學知識水平,還能增強他們的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通過以上這些活動的開展,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素養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知識儲備,以適應學生的需求和教學的挑戰.通過不斷地實踐和反思,教師能夠更好地掌握教學技巧,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建設出一支具有高水平專業知識和素養的教師隊伍.
3.3 增強專業研究能力
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發展,能夠強化科學研究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相關科學研究中擁有先進的思想水平,能夠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對教學形式進行創新與完善.在實際的初中課堂教學進程當中,教師要對課堂中的數學題目進行分析,做好各個教學環節的制定與規劃,合理設計數學問題,以此讓學生自主性解答相關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對細節處進行研究,即使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問題,也要轉變成較大課堂題目進行分析,從而養成探究意識,并且還能夠有效對教師的科學研究水平進行提高,實現數學知識以及實踐活動的良好協作,從而強化教師的專業研究素養與水平[4].
例如 初中學校可以按照校園文化以及優勢等進行分析,通過構建大型的課堂主題項目,教師可以圍繞這些主題設計和實施教學活動.在制定這些課題時,應當充分考慮到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從而設計出既簡單又具有啟發性的課堂題目[5].這樣,教師就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使數學知識更加貼近現實生活,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專業技能的發展.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對數學試卷中的具體題目進行詳細分析,來強化自己在問題處理方面的思維能力和解題技巧[6].
3.4 科學使用教學軟件
由于我國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各種新型先進技術已經貫穿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如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等.與此同時,在數學教學流程中,不斷涌現出較多教學軟件來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因此,為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已經是必然發展趨勢,這也對數學教師的工作要求與標準越來越高[6].首先,應指引教師對新進的信息技術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和學習,以此提高教學的功效與成果.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除了依靠黑板完成教學之外,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等教學形式輔助教學,使數學課堂更加具備氛圍感以及多元化,學生也能夠更加有興趣,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自主性學習[7].其次,提高教師的綜合水平,在對教學形式進行制定時,能夠將信息技術合理融入教學中,強化教學綜合水平.在數學課堂中,運用先進性技術并不能與課堂內容分開,這也就要求教師對當前先進技術教學進行靈巧掌控,使先進技術在數學課堂中能夠充分發揮自身作用[8].最后,對現階段的教學軟件功效進行提高,從而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和水平.在初中數學教學進程中,應進一步對相關教學軟件進行科學使用,以此讓教學各項流程能夠具備規范性,這樣可以更好地體現出課堂教學的不同情境,也會充分展現教學質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數學知識的了解和認知會更加簡易,從而強化了數學教學品質,使當代先進技術能夠和數學內容進行完美融合[9].提高對教學先進軟件的運用水平,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數學課堂當中,在課堂中的溝通和互動也會變得流暢,這樣在進一步運用多媒體軟件的基礎上,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學生通過這樣的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可以形成健全的數學知識系統,從各角度出發,全面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最終提高數學教學品質.
4 結語
對于初中數學教師來說,他們的專業成長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過程.這意味著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必須不斷地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創新和改進.同時,教師還需要秉持積極向上的專業發展理念,不斷地自我要求和自我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要對新的數學知識和理論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還要對先進的教學工具和軟件進行細致的分析和探索.通過這種多維度的學習和實踐,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只有這樣,教師的專業發展才能得到實質性的增強和提升,從而更好地適應教育發展的需求,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
【本文系2021年淮北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互聯網+”背景下城鄉教師協同發展的路徑研究》(課題編號:HBJK2104010)的階段性結果】
參考文獻:
[1]陸勇.能力立意,素養導航,引領教師專業發展——以合肥市中學數學青年教師綜合素質大賽命題為例[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22(04):71-74.
[2]王海青.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下“合作與實踐”體系的重建與實踐——以惠州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為例[J].惠州學院學報,2020,40(03):118-123.
[3]段志貴,秦虹,寧連華.從外延到內涵: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走向——近年來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述評[J].數學教育學報,2017,26(06):72-79.
[4]謝海斌,李織蘭,李政,等.師范院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31(06):108-112.
[5]張必華.基于核心素養的數學教師專業發展——江蘇省蘇州市鄉村(中學數學)骨干教師培育站研修方案[J].中學數學月刊,2017(07):32-34.
[6]王瑩.中學數學教師數學逆境彈性、教師核心素養與核心能力的關系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23.
[7]劉勤.中學數學教師教學能力評價及提升研究[D].湖南工業大學,2023.
[8]吳建軍.中學數學教師核心素養基本內涵、結構要素與培養策略[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23,45(03):153-156.
[9]謝雨涵.中學數學教師教學能力的調查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