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國家的經濟穩定。但是現有很多國企在融資方面存在一些困難,這對于企業的發展和改革形成了一定的阻礙。因此,文章對國有企業融資難題展開深入的探討,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改革路徑,以便于解決現在國有企業融資的難題,助力國有企業的持續發展,同時也為其他相關理論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國有企業;融資難題;改革路徑
引言
我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國有企業的助力,這是承擔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主體。雖然現在我國經濟發展平穩,但是國有企業在融資方面存在一些困難,這對于他們的發展和經濟成長產生了一定的制約。而且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國有企業融資難題更加顯著,影響企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鑒于此文章對國有企業融資難題展開深入的調查,并結合實際提出一些改革策略,希望可以改善現有的融資難題,并推動國有企業的穩定發展。
一、國有企業融資面臨的難題
(一)信用風險高
國有企業一般規模比較大,內部的組織結構也比較復雜,對此在展開融資時會受到信用評級的影響,如果企業的信用評級比較低,融資的成本也就會上升,甚至會得不到融資,這對于國有企業的發展產生了阻礙,也對其融資能力產生影響。與此同時,有的國有企業國家比較支持,但是在經營過程中受到政府的干預,這就導致其信用風險再一次增加,從而讓其融資更加有難度[1]。
(二)資金成本高
就目前而言,很多國有企業資產多樣化,還有很多與政府有密切的關聯,所以在進行融資時成本會比較高。這主要是由于國有企業具有公共性與社會責任性,需要承擔非常重要的融資成本,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自身的融資需求;而且國有企業在進行融資時會受到外界政策的影響,這對于融資來說也會導致成本增加;除此之外,由于國有企業占據著城市發展的重要地位,其融資活動與市場的預期x6HlWrGBN4fDx6m4H0VqEg==有很大的關聯性,一旦市場發生波動,融資的成本也會發生變化。
(三)融資渠道有限
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相比受到了一些限制,導致企業自身的融資渠道比較局限,因為國有企業的規模很大,與私營企業不同的是業務也比較繁雜,所以一些傳統的融資渠道并不能滿足國有企業的融資需求。而且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結構和所有權與私營企業不同,所以在進行市場化融資時面臨一些阻礙,從而限制了融資的靈活性。
二、影響國有企業融資的因素
(一)國有企業治理機制不完善
現如今國有企業工作治理會由政府或者董事會以及多方管理層組成,涉及的人比較多,所以在進行內部決策和監督時會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政府作為國有企業的主要股東,如果過度的干預就會導致企業的經營效率受到影響,決策支持也會出現滯后的問題,這對于企業的融資能力產生很大的制約。其次,由于國有企業內部權利分配不合理,導致其內部決策行為缺乏效率,這不利于國有企業建立良好的融資形象[2]。最后,國有企業治理結構中的監督機制不夠完善,缺乏風險管理機制,導致在融資時信用風險與信息不對稱,從而增加了融資的難度。
(二)市場化程度不夠
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相比在市場化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對于企業融資能力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且國有企業在產權制度上有著特殊性,企業經營權所有權并不能完全分離,在進行日常的經營決策時,會因為政府的干預而導致市場化程度不夠,這使國有企業的市場定位與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從而影響其融資能力。與此同時,國有企業缺乏競爭機制和市場約束,在進行經營時會過度依賴政府支持,這就導致整體的資源配置效率比較低,市場競爭能力不足,從而致使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利于占據有效地位,進而影響融資的渠道。
(三)其他因素分析
大部分國有企業產業結構和經營模式比較單一,而且依賴性比較強,所以導致資金融資渠道受到了限制。同時在經營過程中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導致經營績效不佳,這樣不僅會讓融資的風險變大,也會讓融資的成本更有難度。還有一部分國有企業技術創新比較慢,缺乏核心的市場競爭力,所以在進行融資談判時無法獲取有利的條件,繼而影響整體的融資難度。
三、國有企業融資改革路徑探討
(一)完善國有企業治理結構
第一,加強股權管理。國有企業想要更好地進行融資改革,需要著重對企業治理結構進行完善,重點對股權管理進行優化,提高市場股權的流動性,進而讓國有企業治理更加有效。舉例來說,某企業是我國的國有企業之一,近些年受到經濟政策的影響,在股權管理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引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并且國有資本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在企業實施,在這一改變過程中,公司著重對內部結構進行了優化,加強了股權激勵制度,從而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讓其融資能力得到提高。
與此同時,國有企業要建立一個健全的股權監督和激勵機制。一方面可以引入一些激勵措施,比如設立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計劃,這樣可以讓員工的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讓他們在企業中更加具有凝聚力。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要建立一個良好的監督機制,對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等進行全面的股權監督,從而更好地對國有資產進行監管,助力企業的經營管理更加合理。例如某公司在股權管理方面建立了一個完善的董事會監督制度,讓股權管理和公司治理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提高在市場中的信譽度。
第二,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國有企業在改革時要建立一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方便企業進行綜合的管理,讓企業運作更加高效,從根源上提高整體的經營效益。例如某銀行是一家國有企業,在進行融資改革時建立了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這讓企業風險防控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且業務流程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優化,有效提高了其市場競爭力。
與此同時,國有企業要強化風險管理與內部監督,重點加強對內部風險的識別與控制,并針對其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保證企業可以穩定安全地運行。而且國有企業要建立內部監督機制,包括對內部審計部門和監事會的監督,對內部發生的業務流程和決策進行綜合的檢查,一旦發現內部腐敗或違規的行為要加以處理,從根源上保證國有企業資產的安全。
除此之外,國有企業要進一步加強信息透明度,及時地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信息進行檢查與披露,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信譽和透明,從而讓投資者感受到企業的信用。例如,某企業為了更好地解決融資問題,重點對企業的業績和財務報表等信息加強了控制與披露,讓企業的透明度和信譽度在市場中大大增加,從而能獲得更多的融資。
(二)加強市場化改革
第一,深化國企改革。所謂的深化改革是對國有企業的產權制度與經營機制,以及治理結構進行改革,讓國有企業向市場化、現代化方向不斷發展。國企改革一直是企業經濟改革的重點,通過引入混合所有制改革或者推動產權轉讓等措施,可以讓部分國有企業治理結構得到優化,市場競爭力也可以得到提升。
國有企業想要更好地進行深化改革,其核心就是要對企業治理結構與市場競爭力進行優化和提升,一方面要引入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從而讓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要對產權進行調整,并對資產進行重組,合理地優化資源配置,從根源上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比如中國石油公司實施了動產權分制改革,吸引了很多的戰略投資者,這讓企業改革與市場化發展進行了充分的綜合,有效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3]。
除此之外,國有企業在改革過程中要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內部治理結構的優化,建立健全的內部監督機制,讓企業的決策更加科學透明。還要積極地開展文化創新,鼓勵員工進行創新,提高國有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在未來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
第二,推動產權市場建設。國有企業想要更好地對融資難題進行改革,需要對產權市場進行建設,方便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發展過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治理水平,還可以提高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在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推動產權市場一直是改革的重要方向,有的國有企業會實施股權分制改革,目的是推動產權市場建設更加符合企業改革需求。
想要更好地推動產權市場,國有企業要完善產權交易制度和市場機制。先要對產權交易市場的法律法規以及制度安排進行建設,建立一個健全的產權登記保護和轉讓機制,這樣就可以保證交易合法合規。比如中國證券市場監管機構是中國證監會,在進行產權市場建設方面提出了一些正確措施,這樣可以加大股權交易的監管力度,保護產權市場可以健康良性地發展。與此同時,要建設一個多元化的產權交易市場,包含股權市場、債券市場,這樣可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有效提高企業股權的市場流動性。需要注意的是應該加大對產權交易市場的監管力度,讓市場交易行為得到嚴格規范,從而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三)推動金融體系創新
第一,發展直接融資。所謂直接融資是指企業直接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獲取相應的資金,不用通過銀行貸款等其他渠道獲得融資。國有企業在進行金融體系創新過程中發展直接融資可以拓寬其融資渠道,讓整體的融資成本可以降低,而且還能增強國有企業的融資能力。比如中國的股權融資市場和債券市場都是采用直接融資方式,這可以讓國有企業有更加多樣化的融資選擇,市場環境也可以符合企業的發展要求。
在此基礎上,國有企業要健全證券市場體系與法律制度,首先要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監管與規范,提高整體的透明度,讓企業之間可以公平競爭,從而保護好投資者的權益。比如中國證監會在推動直接融資時,可以加強對股票市場的監管,這樣既可以規范市場交易行為,也可以讓市場繼續得到維護,從而解決國有企業融資難題[4]。其次,應該健全相關的法律制度,為國有企業融資提供相應的法律保障。
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金融創新以及市場拓展,積極推出一些創新性的金融產品,讓國有企業的融資需求得到滿足,從而豐富其融資渠道,提高整體的融資效率。比如中國的企業債券、可轉債等產品就可以為國有企業提供多樣的融資選擇。不僅可以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也可以讓融資得到優化,從根源上推動國有企業的轉型升級,實現穩定可持續發展。
第二,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所謂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是說主板市場、中小板市場,以及創業板市場等多個層次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這些多層次的市場可以為不同規模類型的企業提供多種融資渠道,讓整體的融資更加靈活。
想要更好地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首先要優化市場結構。應該大力推動創業板市場、新三板市場等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為多樣化的企業提供靈活的融資渠道,改善他們的融資難題。舉例來說,我國的創業板市場成立以來吸引了很多科技創新型公司,這種建設可以讓他們更好地上市融資,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市場化融資選擇。其次,要加強對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互動,使用股票融資和債權融資相結合的方式,讓國有企業實現融資渠道多元化,因為企業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相互關聯,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不同的融資方式,從而減少融資的風險[5]。
另外,建設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還需要加強對市場的監管,規范市場的交易行為,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舉例來說,中國證監會要對創業板市場、新三板市場等進行嚴格的市場監管與檢查,讓市場交易行為更加規范,市場穩定性也會得到保障。在此基礎上應該對投資者進行一個培訓教育,讓他們增強自身的風險意識,避免因投資能力不足而產生投資風險。可以由中國證監會舉辦投資者教育活動,通過這種方式讓投資者加強自身的警惕性,從而可以有效地增強他們的風險防范意識。
結論
國有企業面臨融資難題,主要源于信用風險高、資金成本高、融資渠道有限等因素。改革路徑需加強國有企業治理結構,推動市場化程度提升,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促進金融體系創新,從而解決融資難題,提升國有企業融資效率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唐誠.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21.
[2]官金玉.中小企業融資難成因與對策研究[D].重慶:重慶理工大學,2021.
[3]谷雨.政府、商業銀行、國有企業多管齊下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J].天津經濟,2020(11):20-26.
[4]李盛超.普惠金融下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9.
[5]張心玥.吉林省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財經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