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問我。為什么要學習數學?其實,簡單地說就是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從數到式,是數學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習代數式、整式的加減運算,需要深刻領會整式形成的過程,在規律的把握中,體會整式恒等變形的內在規律.
一、發展符號意識,提升抽象能力
實際問題中包含著一些數量和數量關系,可以用數學式子簡明地表達,例如: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a,b,這個長方形的周長L是多少?由長方形的周長公式,可得周長L=2(a+b),對于2(a+b)這個式子,顯然是用運算符號把數或表示數的字母連接起來的,我們稱這樣的式子為代數式.
在解決一些數學問題與實際問題時,往往需要先把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用含有數、字母和運算符號的式子表示出來,也就是要列代數式.而同一個代數式可以表示不同實際問題中的數量或數量關系.例如,代數式100-2x可以表示哪些不同實際問題中的數量或數量關系?我們可以這樣思考:如果x元是一件某商品的價格.那么式子100-2x表示用100元買2件該商品還剩的錢數:如果。表示每天讀書的頁數,那么式子100-2x可以表示1本100頁的書讀了2天后剩余的頁數.因此,我們要在現實情境中理解符號表示的意義,解釋代數式的具體含義.
二、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推理能為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問題:用火柴棍擺成一排由三角形組成的圖形(如圖1所示).如果圖形中擺出了n個三角形,那么需要多少根火柴棍?
下面是幾位同學的答案,我們一起來分析他們思考的過程.
A同學:如下頁圖2所示,整個圖案由上層、中間層和底層三部分組成,當圖形中擺出了幾個三角形時,上層與底層的火柴棍的根數之和就是三角形的總個數n,而中間層的火柴棍的根數是三角形的總個數n加1.所以,共需要(n+n+1)根火柴棍.
B同學:如下頁圖2,擺出1個三角形,一共需要火柴棍1+2=3(根);擺出2個三角形,一共需要火柴棍1+2×2=5(根);擺出3個三角形,一共需要火柴棍1+2×3=7(根)……所以,如果擺出幾個三角形,一共需要(1+2n)根火柴棍.
C同學:如圖2,當擺出1個三角形時,需要3根火柴棍;當擺出2個三角形時,需要火柴棍3×2=6(根),但是,有一邊是重合的,所以,要拿走火柴棍2-1=1(根),也就是一共用了火柴棍3×2-(2-1)=5(根);當擺出3個三角形時,需要火柴棍3×3=9(根),但是,有兩邊是重合的,所以,要拿走火柴棍3-1=2(根),也就是一共用了火柴棍3×3-(3-1)=7(根)……當擺出幾個三角形時,需要[3n-(n-1)]根火柴棍.
D同學:當擺出1個三角形時,需要3根火柴棍;當擺出2個三角形時,在3根的基礎上加上2根火柴棍,即3+2=5(根);當擺出3個三角形時,在3根的基礎上加上2×2根火柴棍,即3+2×2=7(根)……因此,當擺出n個三角形時,需要[3+2(n-1)]根火柴棍.
同樣的問題,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答案呢?誰的答案才是正確的呢?接下來我們進行解釋說明.
考慮到字母n取值的任意性,我們來驗證一下(參見表1).
從表1中我們可以發現,無論n取什么值,四個整式的結果總是相同的,那么,四位同學的答案是否都正確呢?也就是說,四位同學所得的式子是否都相等呢?
這是我們的猜想!而且這個猜想是合理的(起碼就我們驗證的數字來說,是對的).可以發現,在四個式子中,1+2n是最簡單的,計算起來也最簡捷.
猜想1:n+n+1=2n+1.
思考過程:我們可以將這個多項式中相同的項“加”在一起,即n+n=2n,因而,n+n+1=2n+1是有道理的.
猜想2:3n-(n-1)=2n+1.
思考過程:如果這個等式成立,那么必然有n-(n-1)=1,也就是說,-(n-1)等于-n+1.換句話說,去掉括號前的負號和括號,括號內的各項的符號都要改變.
猜想3:2(n-1)+3=2n+1.
思考過程:如果這個等式成立,那么必然有2(n-1)=2n-2,也就是說,去掉括號,括號內的各項都要同時乘括號前的數.
通過解決上述問題,分析三個猜想,我們實際上“發現”了去括號法則和合并同類項法則——盡管這兩個法則是規定!在解決上面問題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此規定是合理的,否則,就會出問題.
試一試
1.(2024年貴州)計算2a+3a的結果,正確的是( ).
A.5a B.6a
C.5a2 D.6a2
2.(2024年蘇州)若a=b+2,則(b-a)2=____.
參考答案:
1.A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