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提出一系列創新理念,實施一系列變革實踐,健全一系列制度規范,推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深化發展,初步構建起全面從嚴治黨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中國共產黨從一個只有50多名黨員的小黨,發展成為一個具有98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從一個為奪取政權而浴血奮戰28年、經歷了各種艱難困苦的政黨,成為一個長期執掌國家政權的政黨,其組織規模之巨和外部活動環境變化之大,在世界政黨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必然會出現百年大黨所獨有的難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將長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將長期存在”,“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正是基于對黨所處歷史方位的深刻把握、肩負使命的深刻認識、自身建設狀況的深刻憂思,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黨的建設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戰略高度。
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分析大黨獨有難題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現和破解之道,提出要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進一步對堅定不移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作出戰略部署。全面從嚴治黨,關系到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敗,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是全黨的共同責任。只要黨在長期執政中仍然面臨“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全面從嚴治黨就不能動搖、也不會動搖,必須堅持永遠在路上。要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牢記只有通過全面從嚴治黨、把黨建設好建設強,把黨鍛造成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保證。
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長期實踐中確立和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全面從嚴治黨戰略的核心問題就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而人民立場、群眾路線則體現在管黨治黨實踐的全方位、各方面。
緊扣民心,加強政治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都是把民心所望、民心所向及民心所系當作教育活動的學習重心、提升方向和工作依歸。目的就是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永遠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厚植執政根基。
緊扣民心,正風肅紀反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八項規定作為切入口和動員令,緊盯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產生了全方位、深層次影響。黨推進自我革命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黨的十八大前,人民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滿意度是75%,這一數字在黨的十八大后連年走高,2024年的最新數據已經達到了97.4%,比2012年提高22.4%,這充分說明,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十年磨一劍,黨同人民群眾親密無間的魚水關系、牢不可破的血肉聯系上升到了新高度。
讀懂全面從嚴治黨的人民情懷,才能理解好全面從嚴治黨“要干什么”的問題,能不能站穩人民立場,決定了我們能否通過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考驗。現實中,有的黨員干部不在乎群眾訴求,自我感覺責任不在本人,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的執行群眾路線不牢固,不關注職工思想動態,沒能及時化解普通職工矛盾導致積怨,最終演變為影響惡劣的事件;有的忽視群眾利益,對群眾維權事件應對不及時、不周全,導致集體上訪輿情風險激增。工作中與服務對象打交道,不能唯利益講道理,更要通情理重方法,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獲得大家支持與理解,這是對黨員干部的要求與檢驗,這樣我們的事業才能行穩致遠。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地推進反腐敗斗爭,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取得成效之大有目共睹。
反腐敗斗爭持續釋放和彰顯“越來越嚴”的鮮明信號。黨中央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打虎”零容忍,嚴肅查處了一批高級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傳遞出強烈信號:黨內從來沒有“丹書鐵券”,誰也當不成“鐵帽子王”;“拍蠅”不手軟,強化扶貧、教育、醫療、養老、環保等領域的監督執紀問責,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力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獵狐”不止步,自2017年至2022年9月,我國已從120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6900人,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1962人,追回贓款327.86億元,“百名紅通人員”已有61人歸案。
加強反腐敗工作,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深化反腐,就是要把那些到現在還看不清形勢、學不會敬畏、管不住手腳的“蛀蟲”清除出去。工作中發現,有的同志艱苦奮斗精神不足,享樂主義抬頭,在辦公用房、公務用車等方面追求排場,存在攀比現象,安排了過多非必要的宴請接待;有的心思不在工作上,不比能力、不比業績、不比解決問題的速度,把大部分心思放在自己的私事上;有的在廉潔上不過硬,想把工程分給“特定關系人”干,物資、監理等全鏈條通吃,最終導致資源配置脫離市場化原則,使企業錯失追求高質量發展和最大化效益的機會。這些黨員干部作風問題、廉潔問題都是損害黨員干部形象、影響單位政治生態、阻礙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消極因素,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堅決加以解決。
(作者單位 中交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