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人類社會急劇演變的歷史條件下,針對世界之問、時代之問、人民之問,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對當今世界發生的重大問題進行周密觀察、深邃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如何認識和處理這些重大問題的重要思想,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深入學習、研究、宣傳和貫徹這一重要思想,對于把握世界大勢,推動中國和世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駐外使節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放眼世界,我們面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20年9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深刻指出:“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此后,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中央重要文件中,多次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這一重要思想進行闡述,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當今世界局勢作出的正確判斷。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的主要原因和突出表現是,形成了世界范圍內政治重心呈現“東升西降”趨勢,經濟發展出現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快速崛起、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走下坡路趨勢,文化發展形成全球文化多樣化發展趨勢。
特別是,中國的長期快速穩定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獲得成功,使馬克思主義以嶄新的形象展現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于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為世界人民的覺醒提供了有利條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統治階級的力量在本國和世界范圍內的作用仍然不小,他們為了少數人的利益,四處制造事端、挑動戰爭,致使本國社會矛盾尖銳復雜、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問題仍然層出不窮。因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是一個充滿斗爭的艱難過程,但這一過程無論多么艱險,這個大變局順應時代潮流、人民意愿、社會發展規律的演變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適應這個大變局,適時作出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略決策。一方面,及時調整制定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策略,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奮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另一方面,為推動這個大變局繼續朝著有利于社會主義、有利于世界和平發展、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方向加速演變,積極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講時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他在以后的多次講話、談話和發表文章中深刻闡述這一重要思想,形成了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
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科學含義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系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p>
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世界經濟的復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一枝獨秀,這就要求各國同舟共濟、和衷共濟”?!爸挥懈鲊餐l展了,世界才能更好發展。那種以鄰為壑、轉嫁危機、損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難以持久。”
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任務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具體任務都包含在習近平總書記先后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之中。每份倡議不僅闡述了倡議的目的意義,明確了各項倡議的具體任務,而且提出了實現任務目標的舉措。
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堅持的重要原則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要對話協商、共擔責任,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理念,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要同舟共濟、合作共贏,堅持走開放融通、互利共贏之路,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加強雙邊和多邊框架內文化、教育、旅游、青年、媒體、衛生、減貧等領域合作,推動文明互鑒”等。
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舉措上,習近平總書記重點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舉措,一是要著力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二是要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真正認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贏。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別國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兼顧別國發展。三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在行動。國際社會要從伙伴關系、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面做出努力。
近些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根據當今世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適時提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海洋命運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地球生命共同體等重要思想和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上述重要思想,明確回答了構建什么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什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怎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大問題,為開創新時代我國外交工作新局面提供了理論指導,也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思想已寫進聯合國重要文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的歡迎和認同,凝聚了各國人民期盼建設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展現出強大的影響力、生命力、感召力,成為引領時代前進的旗幟。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思想,合稱共建“一帶一路”。其目的是,學習和借鑒古絲綢之路優秀傳統文化,以互聯互通為主線,同各國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全球發展開辟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新平臺。
10年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從無到有,從歐亞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建立近百個雙邊合作機制,舉辦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立20多個專業領域多邊合作平臺。這些重要舉措的實施,已經并將繼續取得重大成果。
對我國來說,實現了開放空間逐步從沿海、沿江向內陸、沿邊延伸,帶動了中西部地區從過去對外開放的末梢變為對外開放的“前沿”,形成了沿海開放與內陸沿邊開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局面,推動了并將繼續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對世界各國來說,有效促進了各國商品、資金、技術、人員的大流通,不斷促進了民間、智庫、媒體、青年的交流,開辟了各國交往的新路徑,搭建起國際合作的新框架,匯集起人類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使一些“陸鎖國”變成“陸聯國”,發展洼地開始走向繁榮高地,促進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特別是使一些國家中具有正義感的當政者、有識之士和廣大人民群眾逐步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取得的偉大成就,推動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正義的力量越聚越強。10年的建設與發展,使“一帶一路”已經成為一條通向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之路、機遇之路、繁榮之路、幸福之路,成為當今世界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平臺。
2023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回顧10年歷程,肯定重大成就,總結成功經驗,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為“一帶一路”明確了新方向、開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動力。這次高峰論壇向全世界發出了團結合作、開放共贏的清晰信號,形成了開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新階段的重要共識,提出了攜手實現世界現代化的宏偉愿景,展現了參與國和地區代表高效務實理念和作風。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建“一帶一路”重要思想指導下,經過參與國家和地區的共同努力,“一帶一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取得的成就不僅惠及沿線國家和地區,而且對世界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為推動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世界的和平發展,對如何認識當代資本主義、如何與資本主義各國合作共贏、如何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等重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這方面的重要思想,結合重溫馬列主義創始人關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基本理論,可以悟出以下幾點認識。
一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帝國主義腐朽性、垂死性在當今世界的突出表現。資本主義社會是以私有制為經濟基礎、以私有觀念和個人主義為思想上層建筑的核心內容、以統治階級剝削工人階級創造的剩余價值為致富手段的社會形態。這種社會形態誕生初期在戰勝封建主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過積極作用。但由于資本主義本性的使然,必然走向壟斷,成為帝國主義。腐朽性、垂死性是帝國主義的本質特征;帝國主義就是戰爭。這是列寧提出并被歷史和現實證明了的關于帝國主義的正確論斷。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就是帝國主義本質特征在當今世界的表現。帝國主義為了繼續稱霸世界,在力不從心的條件下,必然拉攏同盟國四處搗亂。近些年來,世界各地出現的局部戰爭和動亂不安,大都與帝國主義的挑動與參與有關。
二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維護世界各國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實際行動。極少數發達國家當政集團奉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目的,是為當政集團及其代表的資本財團和整個剝削階級在世界各地謀取更多的利益。其恃強凌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嚴重侵害世界人民的利益,遭到世界人民的強烈反對。在這個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雙重標準。他強調,中國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他要求,中國人民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明確指出,在重大風險、強大對手面前,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斗爭是不切實際的,得“軟骨病”、患“恐懼癥”是無濟于事的。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注重斗爭策略、講究斗爭藝術,攻堅克難、開拓進取,以堅定的決心和有效舉措,進一步維護好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三是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是推進當今世界和平發展的必然要求。當今世界主要存在著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兩種不同性質的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強勁、前途遠大,但數量較少;資本主義國家逐步走向衰落,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等仍占優勢。當今世界,任何社會制度的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自我封閉只能自取滅亡。因此,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既要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又必然出現相互斗爭,這是當今世界格局的重要特點。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作出的“兩個必然”的論斷是正確的,即“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兩個決不會”的論斷是正確的,即“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為堅持上述真理,黨領導人民在新的征程中既要堅定社會主義必勝的信心信念,又要做好長期與資本主義國家合作共贏并在合作共贏中堅持斗爭的準備;不要把社會主義的勝利看易了,把資本主義滅亡的時間看短了。要努力掌握同資本主義國家打交道的本領,認真吸取資本主義國家中人民創造的有益于我國發展的精神文化成果,在相互合作中彰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推動自身發展,引領人類社會朝著正確方向前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關于搞好中美關系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為搞好中美關系指明了正確方向,為穩定世界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是關于搞好中美關系的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美兩國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變對方是不切實際的,沖突對抗的后果是誰都不能承受的。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這個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中美兩國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中美兩國合作好了,可以成為世界穩定的壓艙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中美沖突和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兩國之間是選擇團結合作還是對抗分裂,將決定人類前途命運和世界未來。
二是關于搞好中美關系的重要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美相處應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三原則。他指出,中國尊重美國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美國也要尊重中國人民選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從不賭美國輸,從不干涉美國內政,也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美國也不要賭中國輸,不要干涉中國內政。中美雙方合作空間無限廣闊,完全可以相互成就、互利共贏。他認為,在堅持三原則基礎上,中美兩國要共同澆筑中美關系五根支柱,即共同樹立正確認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進互利合作,共同承擔大國責任,共同促進人文交流。
三是關于中國發展道路、目標與向美國和世界的宣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不走殖民掠奪的老路,不走國強必霸的邪路,也不搞意識形態輸出。中國沒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國的規劃,美國也不要有打壓遏制中國的打算。打壓中國科技就是遏制中國高質量發展,剝奪中國人民的發展權利。
四是關于中國對臺灣問題的態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臺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系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系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中方重視美方在巴厘島會晤中作出的積極表態。美方應該將不支持“臺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停止武裝臺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
五是關于人民是推動搞好中美關系的根本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美關系的根基是由人民澆筑的,中美關系的大門是由人民打開的,中美關系的故事是由人民書寫的,中美關系的未來是由人民創造的。中美兩國人民都善良友好、勤勞務實,都愛祖國、愛家庭、愛生活,都對彼此抱有好感和興趣。中美關系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血與火鑄造的中美兩國人民友誼一定能夠代代相傳。
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是創造世界歷史決定力量的基本理論與當今世界實際相結合,就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許多重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為什么要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求和平、謀發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國家和,則世界安;國家斗,則世界亂。沒有和平,中國和世界都不可能順利發展;沒有發展,中國和世界也不可能持久和平。目前,國際力量對比繼續朝著有利于和平發展的方向發展。但世界仍不安寧,人類社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依然任重道遠,需要各國共同努力。
依靠什么力量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世界和平發展要靠世界各國人民的團結奮斗?!笆澜绗F代化應該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互利合作的現代化、共同繁榮的現代化”?!艾F代化道路最終能否走得通、行得穩,關鍵要看是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各國的事情應該由各國人民自己來管,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來辦,全球治理體系由全球共建共享,不可能由哪一個國家獨自掌握。中國已經多次向國際社會莊嚴承諾,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我們也希望世界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共同致力于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在如何實現世界人民的團結奮斗共同推動世界和平發展這個重大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重點強調并論述了以下幾個問題:一是世界各國要順應時代潮流,依靠本國人民選擇符合本國實際的發展道路,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地推動本國發展。二是要更新觀念。提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觀,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秉持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三是加強各國之間的團結協作,積極參加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四是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制改革,使之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特別是積極推動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人民和各國政要明確表示,中國將更加積極有為地為促進世界和平安寧、共同發展、文明交流互鑒作貢獻,特別是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自主和可持續發展。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將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持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上述重要思想,給中國人民積極投入推進世界和平發展的實踐提供了理論指導,也為世界各國融入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潮流,推動本國發展指明了方向。隨著這一重要思想在中國和世界廣泛深入傳播和貫徹落實,和平發展的號角必將響徹全世界,世界人民團結奮斗必將在世界各國開出更加艷麗的和平發展之花,結出更為豐碩的世界和平發展勝利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