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期間勉勵廣大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權力觀,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這一重要要求,為黨員干部如何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有什么樣的權力觀,就有什么樣的具體權力行使行為。黨員干部必須對權力存有敬畏之心,力戒任性用權、隨性用權。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黨員干部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方向為方向,決定了在用權方面絲毫不能存有私心,必須始終做到公正用權,確保任何時候都凸顯用權的公開公平公正。“公生明”,“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古往今來,人們評判某一官員是否稱職、合格,大抵由其用權是否嚴格規范公正來觀察、來評判,因而公正用權成為為官清正的特質與標志。黨員干部只有公正用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用權環節都看得見公平正義,才能平心靜氣、由衷服氣,也才能彰顯黨員干部為大公、守大義、求大我的履職操守與高尚情懷。
“法者,國之重器也。”黨員干部手中的權力姓“公”,是黨和人民所賦予,要時刻接受法律制度的約束,在法律制度的軌道上謹慎、審慎行使。現實生活中,少數黨員干部“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以為權力是屬于自己的私產、私器,而導致違規違紀違法用權,終讓自己“吃不了兜著走”。因此,黨員干部必須牢固樹立法紀觀念、制度意識,謹慎從事、如履薄冰,確保行使權力不越雷池半步。始終依法用權,堅決不凌駕于法規、制度、紀律之上,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才能保證用權不跑偏、不失范。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為人民謀幸福是黨的初心使命。黨員干部為民用權天經地義,任何時候都不能置群眾利益于不顧地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要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始終堅持為民用權,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無微不至、關懷備至,才能盡顯人民公仆的赤子之情、人民勤務員的赤誠之心。
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堅決不當“蛻化變質、以權謀私的貪官”。貪官之貪,就在于用權不廉潔,把手中權力當作發財的“神器”。事實也是如此,以手中的權力為籌碼,整天與不法商人為伍,甘心被“圍獵”,抑或玩“換手抓背”游戲,變相為自己謀取利益,到最后只能翻身落馬,淪為不折不扣的貪官。唯有摒棄“當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的錯誤思想,像谷文昌那樣“不帶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像焦裕祿那樣“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始終堅持廉潔用權,公私分明、大公無私,才能俯仰無愧、坦蕩坦然,也才能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清廉本真。
權力觀本質上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用權方面的集中體現,因此,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至關重要的是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使自己始終成為黨的形象“展現者”、人民利益的忠實“守護神”。切實搞清楚“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一為官從政的根本性問題,真正弄明白權力從哪里來、到底應該為誰用權、如何用權這一行使權力必須解決好的基礎性問題,始終做到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才能在具體用權過程中盡顯不變的初心、恒久的使命,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進而實現干事創業與價值實現的相輔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