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黨在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要有新擔當新作為。”作為能源電力領域大型中央企業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的核心成員企業,中電建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中國電建旗下唯一從事國內新能源投資與運營的發電企業,是中國電建為推動新能源業務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而設立的集團化公司,是中國電建服務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和“雙碳”目標的中堅力量。走進新時代,邁向新征程,適應重組整合后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需要,聚焦新時代黨建工作新特點,公司黨委深化拓展中國電建“雙引雙建”黨建工程,構建“1358”黨建文化體系,一體統籌利用黨建、文化、品牌、工程優勢打造黨建工作新格局,有力強化黨組織價值創造功能,形成了獨具電力央企特色的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獨特模式。
公司黨委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這是總遵循,也是總目標。公司黨委堅持政治引領,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制定綜合評估實施細則,創新設計9個環節,推動“四項有沒有”學做結合機制全面落實。持續健全完善決策制度體系,修訂完善公司黨委議事規則、“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構建界面清晰的治理主體權責關系和運行機制,充分發揮“把、管、保”作用。堅持市場經營第一要務,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樹牢“三穩三高”發展思路,建立“四維一體”組織框架,打好市場開拓“五大戰役”,以“起跑即沖刺”的精神狀態,順利完成重組整合“四快四高”目標任務。
重組兩年以來,黨建領航、文化賦能,公司發展迅猛,2022年譜寫了重組首年新增建設指標、新增立項、新增開工、累計投產裝機“四個千萬”千瓦和新增開發權“一個破億”規模的發展新篇章;2023年生產經營再開新局面,取得中國電建成員企業利潤貢獻最大、年度新增新能源投產裝機規模歷史最大、完成2022年以來中國境內新能源運營商最大單筆私募融資(募集資金76.25億元)“三個最大”的突出成績。目前,公司市場占有規模迅速擴大,項目分布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現有電廠(項目)近400個,總裝機規模(含在建)突破3100萬千瓦,總資產突破1000億元。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公司黨委堅持布局優先、品牌先行,實施品牌創建行動,培育出黨建、文化和企業三大自主特色品牌,有力提升公司影響力和競爭力。
堅持黨建品牌賦能,推動“領航黨建”矩陣成型。公司黨委創新探索新時代黨建工作新路徑,構筑“黨建領航 和正賦能”譜系,完成黨建品牌矩陣搭建,以“領航黨建”為主品牌,創建各具特色的黨建子品牌33個。公司“領航黨建”品牌榮獲中國電建“領軍企業黨建品牌”。公司黨委黨建品牌案例獲評中國電力政研會思政工作優秀案例,黨建品牌課題獲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黨建強企案例一等獎,品牌建設經驗入編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奮進新征程 再創新輝煌——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創新成果選編》。
堅持文化品牌聚力,推動“和正文化”提檔升級。“和以養行 正以致遠”。“和正文化”伴隨著公司重組整合而誕生,經過兩年的發展演化,經過1.0至2.0的更新迭代,企業文化打造形成品牌篇、黨建篇、禮儀篇、文化作品集錦等4個全新篇章,擴展黨建、技術、財務、網絡、科技等10個專項文化,公司思想文化領域主體框架基本形成,一個普遍聯系的、發展變化的、全面系統的文化體系基本構建。兩年來,公司用文化合力凝聚強大發展動力,全方位展現公司文化品牌形象。其中,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近3萬人,累計閱讀量超過50萬次,視頻號單篇閱讀量突破5萬人次。公司200多篇稿件被新華社、人民日報、新華網、國資委網等權威媒體刊載播報;文化建設案例獲2023年全國工程建設企業文化優秀案例;品牌創建成果獲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企業文化品牌創新成果特等獎”,多件宣傳作品榮獲“最美品牌之聲”、“能源奧斯卡獎”等全國性行業大獎。
堅持企業品牌提質,推動“電建新能源”品牌揚帆起航。公司黨委堅持樹立高目標追求,堅持品牌先行,在既有“領航黨建”品牌與“和正文化”品牌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造“電建新能源”品牌,創建POWER品牌戰略模型,初步構建三大品牌體系,多維立體品牌矩陣有效支撐放大企業影響力。2023年末,公司黨委正式發布《電建新能源公司品牌建設規劃》,確定了“品牌創建年、品牌推廣年、品牌強化年”三年目標,在推動“建世界一流企業,創全球卓越品牌”戰略落地上走在了中國電建系統各子企業前列。目前,“領航黨建”品牌、“和正文化”品牌和“電建新能源”品牌已經成為公司在政府、行業和中國電建系統內閃亮的“特色文化名片”。
公司黨委以實施“五五工程”為黨建工作整體提升的重要載體,推動公司黨委、區域黨組織、基層黨支部“三級”黨建全面加強。
踐行“五新”理念。聚焦“新思想、新使命、新擔當、新作為、新突破”,公司黨委把思想建設、體系管理、戰略規劃多維度融入公司治理結構,全面開啟中國式企業管理創新實踐,主動適應形勢之變、任務之變,聚焦戰略落地和效能提升推動企業價值創造,不斷推進“兩個一以貫之”制度建設和治理實踐。
創建“五質”總部。聚焦“站位高、反應快、作風硬、能力強、服務優”,充分發揮公司本部的指揮中樞和龍頭作用,以管理升級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開展“能力提升年”、“作風轉變年”專項活動,著力轉作風、強能力;本部帶頭建機制、優流程、調結構,全面提升科學治企水平,推動企業改革深化拓展、人才工程循序推進、經營發展加速跨越。
打造“五心”電廠。聚焦“初心、匠心、安心、愛心、暖心”,堅持運營增效,各基層電廠圍繞保電發電、電力運維、設備檢修等任務抓黨建促發展。聚焦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創建“黨員責任區”32個、“黨員示范崗”195個、“黨員突擊隊”46個。公司所屬的11家風電場、3家光伏電站在中電聯電力行業風電、光伏運行指標對標活動中榮獲優勝獎項,在55家參與對標的發電集團中取得綜合排名第9的優異成績。
培育“五型”支部。聚焦“學習型、發展型、創新型、責任型、廉潔型”,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有機融合,凝聚強大干事創業合力。公司黨委啟動“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提升年”專項活動,健全制度、組織培訓、推動交流、強化考核,出臺《規范基層黨組織設置指導意見》,針對黨員空白電廠、跨區域黨組織等情況,探索建立“黨建指導員”、業務部門聯建共建等工作機制,延伸“黨建觸角”至項目一線、至空白電廠,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各區域公司黨組織深入打造“一支部一品牌”,以“五型”支部創建為載體,推動基層黨建重點任務取得實效;各基層支部做實“三會一課”、“七學”聯動,充分利用“電建e學”、“新能源講堂”,做到線上線下結合,推動支部工作和黨員隊伍教育整體加強。
建設“五好”工團。聚焦“思想好、擔當好、創效好、服務好、成長好”,堅持黨建帶工建、黨建帶團建,持續夯實工團組織體系,實現基層工會組織全覆蓋,實現基層團組織應建必建、應換必換。全面加強職工創新創效,精心組織開展勞動競賽和群眾性“五小創新”,引領凝聚團員青年激發活力。公司8個青年集體和個人獲中國電建表彰,1個基層團組織獲“中央企業五四紅旗團支部”。
新時代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是國資央企快速成長壯大的最大秘訣。兩年來,公司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啟示。以高標準推進高質效黨建,必須強化系統觀念,全局謀劃、整體推進,統籌抓好關鍵要素環節,持續增強工作整體效能。
緊緊抓住政治建設這個根本,推動引領發展新突破。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強化“第一議題”和首要議題制度,建立評估體系,加強跟蹤督辦,進一步提升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的質量和效果,以釘釘子精神鞏固深化全國國企黨建會議成果,毫不動搖地堅持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全過程各環節,推動黨的建設與企業改革經營發展同頻共振、有機融合。
緊緊抓住思想建設這個關鍵,實現理論武裝新提升。堅持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著力健全“四個以學”長效機制,抓好黨紀學習教育,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認真落實問題清單和專項整治任務整改措施,堅持不懈推動檢視整改走深走實,切實將學習成果持久轉化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緊緊抓住組織建設這個基礎,著力提升基層黨建質效。深入貫徹落實中國電建黨委“雙引雙建”黨建工程實施安排,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繼續開展“雙引雙建”提升年行動,鞏固深化啟動年、對標年工作成果,深化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提升年創建成效,堅決完成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提升“攻堅”,持續建強“領航黨建”品牌矩陣,以點帶面推動黨建質量不斷邁上新臺階。
緊緊抓住隊伍建設這個引擎,展現干事創業新氣象。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牢固樹立注重實干實績、擇優提拔的鮮明導向,持續完善干部選拔機制,優化強化后備干部推薦,全面建強“五支隊伍”,實施差別化、定制化、精準化培養,加大干部橫向縱向交流和上派下掛力度,提升干部人才隊伍整體業務能力,持續激發內生動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力支撐。
緊緊抓住紀律建設這個保證,營造正本清源新風尚。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工作要求,貫通到企業改革發展各方面全過程。強化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加強對廉潔項目建設工作的監督指導,加強對項目全周期關鍵環節的監督,強化“心存敬畏、涵養正氣、干凈做事、清白做人”廉潔文化建設,鞏固涵養良好政治生態。

緊緊抓住品牌建設這個重點,塑造市場競爭新形象。緊扣中國電建品牌建設戰略需要,不斷豐富“電建新能源”品牌內涵,提高公司品牌理念的包容性、協同性和延展性,加強品牌建設內部培訓和宣貫引導,不斷強化品牌意識和精品意識,以優質投資、精品項目的打造夯實培育電建新能源形象,搭建對內凝聚思想共識、對外激發情感共鳴的橋梁和紐帶。
緊緊抓住文化建設這個陣地,唱響企業發展主旋律。在“和正文化”體系框架下,進一步系統梳理和提煉整合,動態完善符合公司發展的專項文化和特色文化,利用好網站、微信公眾號、宣傳冊、宣傳欄、文化墻等各類宣傳載體,充分發揮公司各級黨組織、工會、共青團等黨群組織優勢,共同打造企業文化的“立體式”傳播體系,確保以文化人、以文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