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既是古人的生活用具,又是精美的工藝品。它們有的制作精良、形態美觀,有的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究竟用什么魔法才能在玻璃瓶中復刻“銅鏡”?讓我們一探究竟!
魔術材料
五水硫酸銅固體、抗壞血酸(維生素C)、清水、濃氨水、燒杯、量筒、電子天平、玻璃棒、玻璃瓶、膠頭滴管、藥匙。
魔術步驟
1.用量筒量取40 mL清水,并倒入燒杯。
2.稱取10 g五水硫酸銅固體(CuSO4·5H2O),將其倒入燒杯,用玻璃棒攪拌至其完全溶解。
3.稱取4 g抗壞血酸(維生素C),加入硫酸銅溶液中,攪拌至溶液顏色不再改變。
4.往燒杯中加入濃氨水,至溶液顏色變為深藍色。之后迅速變為棕黃色。
5.將所得溶液倒入玻璃瓶直至裝滿,不要留有氣泡。
6.用瓶蓋密封玻璃瓶,并倒置于桌面上(觀察是否有氣泡,若有氣泡會影響“銅鏡”的生成),等待“銅鏡”出現。
原理解析
往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抗壞血酸形成綠色絡合物溶液,之后再加入濃氨水,待沉淀溶解后形成深藍色銅氨溶液,深藍色銅氨溶液會迅速變為圖3的棕黃色溶液,在抗壞血酸的作用下會發生如圖5的化學反應。
最終形成的棕黃色溶液具有均一穩定性,生成的銅單質會均勻地附著在玻璃瓶的表面,形成光亮的“銅鏡”。
科學大視野
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因能防治壞血病,又稱抗壞血酸。
多年來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發現,維生素C可以降低血膽固醇含量,增強免疫力,促進創口和手術切口愈合,促進生長發育,防治慢性汞、鉛等金屬性中毒,等等。
很多食物富含維生素C,如花菜、青辣椒、橙子、葡萄汁、西紅柿等,這些維生素C能被人體很好地吸收,建議按需食用。
(欄目編輯" 田春憶" 秦銀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