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的雪花紛紛揚揚,湘江血戰的炮火響徹全場,一支疲憊的行軍隊伍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苦難……大轉折的序幕徐徐拉開。
2024年1月15日,大型長征文化沉浸式演藝劇目《偉大轉折》初次與觀眾見面,主創將前沿舞臺科技與舞臺藝術進行完美融合,再現波瀾壯闊的紅色史詩。
“太震撼了!看得熱淚盈眶!”“到遵義一定要打卡這臺演出,完全沉浸在劇中,更加體會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偉大轉折》首演以來反響熱烈。2024年暑期,演出超過300場,10萬余人次觀看。這臺演藝劇目,成了遵義紅色文化展示、傳播、傳承的重要窗口。

文旅融合 打造紅色文化傳承的新樣板
《偉大轉折》不僅僅是一場演藝劇目,更是文旅商融合發展的新業態,紅色文化傳播、傳承的新場景。
走進距離“偉大轉折”發生地遵義會議會址相隔500米的鳳凰山文化廣場,重重綠樹掩映的紅軍烈士陵園旁,一個形似“乘風破浪中的渡船”的紅色劇場躍然眼前,其造型巧妙地借鑒了“一葉輕舟過,英雄赤水河”的意境,完美展現了四渡赤水時紅軍激流勇進、不畏艱難的革命精神。同時,設計中還融入了“乘風破浪,揚帆起航”的理念,使得整個劇場更顯莊重。
這個劇場,正是遵義市《偉大轉折》演藝綜合體的主建筑,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明確規劃建設的標志性重點項目,占地面積100畝,總投資25000萬元。

作為貴州紅色文化旅游與科技融合發展的創新項目,《偉大轉折》演藝綜合體的主體是定制化建成的“偉大轉折劇場”,建筑面積約9500平方米,可容納800余名觀眾,實現觀眾席大型水效,運用可升降、可任意傾斜舞臺。配套方面,有集“吃、住、購、娛”為一體的3.3萬平方米文旅商服務中心,搭建了非遺傳承保護與展銷體驗平臺。
《偉大轉折》演藝綜合體與遵義會議紀念館、紅軍烈士陵園、老城歷史文化街區有機融合、互為補充、相映生輝。發展與長征關聯的文化創意、藝術娛樂、文化旅游、研學培訓等特色產業。其特色是紅色元素凸顯、文化氛圍濃厚、文化業態豐富、產業集聚融合、惠及人民生活等,日前已成為遵義市的文旅消費新場景,文旅融合新地標。

科技賦能 文化演出讓紅色精神具象化
作為《偉大轉折》演藝綜合體的主打項目,大型長征文化沉浸式演藝劇目《偉大轉折》可謂精心打造。根據史實弘揚紅色精神、融合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科技賦能舞臺效果……主創團隊千錘百煉,打造出紅色文旅演藝的扛鼎之作。
以“小切口”呈現“大主題”,《偉大轉折》劇目講述以中央紅軍血戰湘江后,轉兵貴州,召開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此后在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下,靈活作戰、迂回穿插,兩進遵義、四渡赤水、佯攻貴陽、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最終勝利北上為主線的長征故事。同時,以韓連長、二局報務員小露、軍醫小華佗為代表的紅軍普通官兵的成長經歷為輔線,塑造出紅軍戰士為信仰而戰,為人民而死的壯烈而偉大的一生。

首演后,《偉大轉折》劇目口碑爆棚,叫好又叫座。“很精彩、很震撼!”“大氣磅礴、跌宕起伏、這場演出讓我更加讀懂了那個年代、那段歷史!”……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體平臺上,觀眾自發推薦這臺精彩演出。省內外干部群眾、專家學者等不斷反饋點贊好評。截至2024年9月,劇目已演出600余場,多場爆滿,吸引20余萬觀演人次。
感人至深的故事內核、不拘一格的藝術表現、現代舞美的創新應用,《偉大轉折》帶來沉浸式的觀看體驗。演出方介紹,主創在藝術表現上融合了歌、舞、戲等多種形式,結合現代舞臺創意和科技手段,打造“人、聲、光、電、影、景”融合為一體的全景情境式演出,營造出多維度沉浸式的觀演效果。

科技賦能,藝術表現與舞臺效果為故事內核服務,生動反映了長征及遵義會議召開的偉大歷史進程和重要意義。“觀眾有身臨其境般的觀看體驗,在領悟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的同時,享受精湛絕倫的文化藝術,實現觀演之間的共鳴。”演出方介紹,這臺感人至深的紅色革命史詩,目前已成為省內外重要“大思政課”、黨員干部黨性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的新高地,獲得廣大黨員干部、學校師生的高度評價和認可。同時,面向廣大群眾、游客,成為遵義展示、傳播、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