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4日以來的一輪大反彈之后,滬深兩市股指進入震蕩調整階段;在此期間北證市場卻逆勢大漲,北證50指數也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北交所鴻蒙概念股龍頭艾融軟件(830799)更是一舉成為“924”行情以來的第一只10倍股。
如此強勁的漲勢之下,艾融軟件也出現了部分股東頂風違規減持套現的情況。目前來看,艾融軟件股價的暴漲更多的是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而上漲是否具有可持續性,依然還是要回歸公司自身的業績。
數據顯示,9月24日開盤,艾融軟件股價為9.27元/股,到10月22日盤中,艾融軟件最高股價觸及107元/股,期間最大累計漲幅超過1054%,市值超過200億元,成為本輪大反彈中誕生的第一只10倍股。
不過,10月22日,北證50在連續大漲之后出現明顯調整,艾融軟件也迎來巨震,在以8.03%大幅高開后直線跳水,盤中一度逼近30cm跌停,收盤時依然大跌20.7%,全天振幅達39.77%,市值直接蒸發42億元。截至10月23日收盤,艾融軟件股價為85.52元/股,9月24日以來的累計漲幅仍然超過820%。
而在股價暴漲的過程中,艾融軟件也出現了股東違規減持套現的情況。
10月10日,北交所發布了《從嚴打擊懲處違規減持行為》的,并指出,個別投資者通過大宗交易自大股東處受讓股份后,短期內賣出,違反了相關規定,將從嚴從快予以查處。而此次被"抓典型"的案例就有兩起涉及艾融軟件。
根據相關公告內容,孫肖文和汪小清均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受讓了艾融軟件大股東持有的股份,并在受讓后的六個月內全部減持,違反了《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
其中,孫肖文10月8日受讓艾融軟件持股5%以上股東80萬股股份,買入金額合計為1478.4萬元,10月9日通過二級市場全部賣出,賣出金額合計為1755.4萬元。
汪小清則在9月27日-10月8日期間通過大宗交易以2222萬元受讓艾融軟件大股東130萬股股份后,在9月30日-10月9日期間以3296萬元賣出。
孫肖文、汪小清的違規操作從買入到賣出全部在五個交易日內完成,根據其買入和賣出價格計算,二人的收益率分別高達18%和48%。
10月11日,證監局發布處罰決定,對孫肖文和汪小清兩位投資者采取了責令購回違規減持股份并向上市公司上繳價差的措施。
另一方面,向孫肖文、汪小清出讓股份的為艾融軟件第三大股東孟慶有,截至今年上半年持股比例為12.21%。
今年8月16日開始,孟慶有便計劃對艾融軟件進行減持。9月11日至9月20日期間,孟慶有先減持292萬股,以期間均價9.29元/股計算,孟慶有套現約2713萬元。9月30日、10月8日,孟慶有再次減持210萬股。兩次減持,孟慶有套現約6789萬元。
10月14日,艾融軟件回應汪小清、孫肖文二人的違規交易情況稱,汪小清、孫肖文均非艾融軟件董監高、非公司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亦非公司關聯方。所涉大宗交易的轉讓方孟慶有,為公司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從未參與公司經營管理,從未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孟慶有于2013年投資艾融軟件至今已有十余年。
艾融軟件強調,自2020年7月27日掛牌新三板精選層以來,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在任董監高未有減持公司股份的行為。
近期市場情緒高漲,尤其是北交所以“30cm”漲停的高彈性吸引了大量短線資金涌入。艾融軟件等北交所個股規模體量小,機構持倉較少,同時流通盤也較小,更容易助推賺錢效應,也令越來越多的新投資者和新資金爭相入場。
艾融軟件成立于2009年7月,主要向以大型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行業客戶提供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為主的信創解決方案。2014年6月,艾融軟件成為業內首家掛牌新三板的金融科技軟件企業,2021年轉板北交所,是首批由新三板精選層平移至北交所上市的公司。
此次艾融軟件股價暴漲的原因,主要得益于“鴻蒙概念股”這一近期熱點。
今年4月17日,艾融軟件公告稱,獲得華為“Harmon?yOS開發服務商”證書,公司已有超900人次通過鴻蒙開發資質認證,可以滿足公司當前銀行客戶大規模鴻蒙Harmon?yOS開發適配改造的需求。
近期公司還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目前與華為涉及多方面的合作,包括硬件、數據庫、歐拉操作系統、鴻蒙操作系統、鴻蒙生態等,公司正與華為共同推進相關客戶的鴻蒙化改造工作,同時積極推動“純血”鴻蒙的亮點和技術優勢在金融行業的場景落地。
10月8日,華為宣布HarmonyOS NEXT開啟首批機型的公測后,再次刺激了艾融軟件、潤和軟件、常山北明、宇信科技、軟通動力、慧為智能等鴻蒙概念股的大幅上漲。
然而,炒作情緒往往難以持續,一旦市場風向轉變,資金可能會迅速撤離,導致股價大幅波動。隨著近期北交所公司三季報集中披露,可能也將暴露出部分個股可能存在的基本面風險。
從艾融軟件的業績來看,2019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從2.13億元增長至6.06億元,2022年營收增速達43.8%,年復合增長率達22%。2023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0.07%,處于原地踏步狀態;同期歸母凈利潤為0.7億元,同比增長36.78%。
2024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出現下滑,營業收入為2.75億元,同比下降7.8%;實現歸母凈利潤0.21億元,同比下滑11.6%。公司表示,上半年利潤的下滑主要是技術開發收入毛利率小幅下降,以及政府補助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艾融軟件的應收賬款持續走高,2021年-2023年及2024年6月末,應收賬款分別為1.31億元、1.80億元、2億元及3.37億元,而截至上半年公司的總資產僅為9.13億元,應收賬款占比已超過三分之一。
“十倍股”的光環背后,艾融軟件自身潛藏的風險依然不容忽視。公司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業績水平,才是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