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生殖是指利用醫學和生物技術手段,在人類或動物繁殖過程中提供幫助或進行干預,以增加生育的機會或解決生殖健康問題的一系列方法和技術。這包括了多種輔助生殖技術(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ies,簡稱ART),如體外受精(IVF)、卵子捐贈、精子捐贈、胚胎移植等。
1978年世界首例試管嬰兒在英國誕生,至此輔助生殖技術在全球開始迅速推廣。十年后1988年3月中國大陸首個試管嬰兒在北醫大附屬第三醫院誕生。據Sci?enceDirect數據,截止2018年全世界由輔助生殖技術(ART)孕育的人群超1000萬。據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學會(ESHRE)數據,ART新生兒占總新生兒人數比例從2016年的2.9%增至2019年的3%。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ART監測中心公布數據,ART新生兒占總新生兒人數比例從2016年的1.8%提升至2.65%。隨著ART的發展,全世界各國或地區接受ART助孕治療的人數逐年攀升。2000年以來,我國經批準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數量不斷增長,2018年我國經批準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數量達到峰值。
近年來,輔助生殖被我國越來越多省份納入醫保,同時不孕不育人群需求也在增加,雙因素推動下,行業需求有望持續增長。
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社會保障機制日趨完善,人們的婚育觀念也發生了變化。晚婚晚育、經濟壓力乃至生育政策逐步寬松等因素綜合作用下,近年我國不孕不育率有所提升。據北京市衛健委、柳葉刀數據,中國的不孕不育率從2007年前的12%提升到2020年的18%,人數達到了5050萬。
不孕不育可能由男性或女性生殖系統多種因素原發或繼發引起,包括但不限于生殖器官器質性損壞、內分泌系統或激素紊亂、生殖細胞功能異常、遺傳缺陷、或是一些無法解釋的原因。復雜的病因或多種可能病因導致的不孕不育患者難溯根本,治療難度較大,而輔助生殖技術成為眾多患者的主要選擇之一。
除此之外,政策也是推動行業增長的動力。2022年7月北京市醫保局為全國首個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的省份/直轄市,中國輔助生殖醫療逐步踏入醫保支付時代。隨后廣西、甘肅、內蒙古、新疆、江西、山東、上海及江蘇也陸續將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據各省醫保局官網消息,今年10月起,我國又新增湖南、四川、山西、廣東、云南5省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以四川為例,在支付政策上,13項輔助生殖醫療服務項目不設起付標準和乙類先行自付比例,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分別按70%和50%的比例直接結算,且每人終身限定支付2次。在四川省管三甲公立醫療機構,“取卵術”定價為2157元/次,職工醫保可報銷1509.9元,自付僅需647.1元;居民醫保則可報銷1078.5元,自付1078.5元,患者費用負擔顯著減輕。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市及新疆建設兵團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范圍。
在不孕不育患者需求增多和國家人口政策的推動的雙重因素作用下,輔助生殖機構數量快速增長。
據機構統計,2023年我國輔助生殖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558.44億元,同比增長1.2%。盡管如此,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輔助生殖技術的滲透率仍然較低。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23年我國輔助生殖滲透率僅為9.20%,遠低于美國的33%,低滲透率預示了未來巨大的市場潛力。
我國輔助生殖行業涵蓋了上游檢測及藥械供應、中游醫療機構運營以及下游平臺機構與患者等多個環節(見圖)。
上游市場目前以進口產品為主,但國產替代的潛力巨大。在藥品方面,我國已經形成了功能明確、品類豐富的產品線,包括降調節、促排卵、黃體支持等多種類型,以滿足不同治療階段的需求。
從市場份額來看,輔助生殖藥品超八成依賴進口,輔助生殖全系輔助生殖培養用液幾乎被進口產品完全壟斷,實驗室核心設備也有95%來自進口。然而,隨著國內企業如韋拓生物、翰宇藥業、麗珠醫藥等的不斷創新和學術推廣,國產替代趨勢逐漸顯現。
耗材領域中,涵蓋了從檢測試劑到取卵針、冷凍液、導精管等多樣化的醫用器械。據中瑞產業園國際孵化器聯合重慶現代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研究報告(輔助生殖領域)》顯示,目前我國輔助生殖器械領域市場進口壟斷程度較高,占比達86%,目前附加值及技術壁壘較低的二類產品如取卵針等已經基本實現國產化,但壁壘較高的基因檢測試劑及胚胎培養液等仍然依賴進口,基本尚未形成國產化品牌。
中游服務機構是輔助生殖產業鏈的核心。我國輔助生殖行業牌照壁壘高,牌照類型多樣,包括夫精人工授精(AIH)、供精人工授精(AID)、第一代試管嬰兒(IVF-ET)、第二代試管嬰兒(ICSI)和第三代試管嬰兒(PGD/PGS)等。其中,PGD/PGS牌照尤為稀缺,這導致公立醫院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而私立機構的發展相對受限。
中游輔助生殖機構核心上市企業為錦欣生殖,愛維艾夫目前也正籌備上市。此外,通策醫療、復星醫藥、國際醫學、麥迪科技、思創醫惠等公司也通過收購等方式切入輔助生殖賽道。
下游市場則是由廣大不孕不育患者構成,他們的需求是推動整個輔助生殖產業鏈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不孕不育問題日益凸顯,患者對輔助生殖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為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