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在7月30日的會議上,提出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這是歷次政治局會議中,首次用“內卷式”描述當前的行業競爭。10月23日工信部發言人也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2024年前三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強化行業引導,積極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這說明從中央到部委層面已經意識到內卷式惡行競爭的危害,開始從監管層面反內卷。
我國外貿出口的新三樣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前三季度出口達7578.3億元,但新三樣恰恰是內卷式競爭的重災區。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10月14日發布消息,防止行業“內卷式”惡性競爭專題座談會當天在上海舉行,隆基、通威、晶科等行業龍頭參會,近段時間以來,光伏產品價格持續走低,當前主流產品價格已明顯低于生產成本,行業已陷入低于成本價競爭的惡性局面。內卷不休導致光伏行業持續出血,目前,主產業鏈全環節均處于虧損狀態,賣得越多、虧得越多成為各家企業的普遍困境。
汽車行業也是內卷的重災區,價格戰、內卷競爭、虧損經營等現象,好像已成為行業的新常態。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報告,截至今年8月,經銷商進銷倒掛數據最高已達-22.8%,新車市場整體零售累計損失高達1380億元。各大車企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不惜犧牲利潤,甚至虧損銷售,這種自損式的經營策略,不僅對企業自身造成了傷害,也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構成了威脅。蔚來6年虧損866億,小鵬累計虧損384億,哪吒汽車3年虧損180億,長安旗下的阿維塔累計虧損超過80億。
在中國占據絕對優勢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車產業,行業的內卷導致企業增收不增利,這樣的出口是典型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行業間的內卷式競爭,也導致中國事實上進入通縮的狀態。央行數次表態,人民銀行將把維護價格穩定、推動價格溫和回升作為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10月12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到提高產業工人經濟收入。各地水電燃氣等公用事業類價格紛紛漲價,超130個市縣發布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的通知或文件,居民燃氣價格漲幅在5%-10%左右;廣州舉行水價上調聽證會,居民水價漲幅在25%-30%左右;安徽也進一步優化峰谷分時電價。此外,四條高鐵動車線路開始實行靈活定價機制,價格有升有降,目前部分票價上限的漲幅約為10%-20%。可以看出從中央層面是希望增加居民收入,同時理順公用事業類的價格來實現溫和通脹的目的。
回到投資機會上來看,筆者認為內卷嚴重的行業,對股東利益是極不友好的,當競爭強度減弱的時候,有助于企業利潤的回升,也有助于提升投資者的回報,反內卷對這些行業利潤觸底回升是非常有利的,有可能出現類似戴維斯正向雙擊的投資機會。對于公用事業類公司,在低利率的背景下,這些行業估值普遍不高,股息率遠高于無風險利率的公司投資價值也是比較明顯的,而且這類企業也是互換便利、增持回購的貸款重點扶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