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是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繪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布局宏闊、清晰醒目,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新時代10多年來,我們黨推動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歷史性、革命性、開創性的。我們黨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把全面深化改革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推動改革實現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歷史性轉變,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不斷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調整生產關系,不斷適應經濟基礎發展完善上層建筑。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適應我國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變化來推進社會發展。社會基本矛盾總是不斷發展的,所以,調整生產關系、完善上層建筑需要相應地不斷進行下去。實踐反復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
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面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比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等等。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于深化改革。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任務越是艱巨,越是要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幾十年經驗告訴我們: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堅持深化改革開放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的一個重大原則,并著眼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因此,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而且只有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思路決定出路,方法關乎成效。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不得法則事倍功半甚至產生負作用。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重在全面,難在深化。全面,意味著零敲碎打調整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深化,意味著蜻蜓點水不行、浮于表面不行,必須“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總的來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錨定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時代改革更多面對的是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對改革頂層設計的要求更高,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強。具體來說,就是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緊扣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緊盯解決突出問題,提高改革的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使改革更好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改革無論怎么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等根本的東西絕對不能動搖。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在前進道路上,我們必須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改什么、怎么改必須以是否符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為根本尺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決不能犯顛覆性錯誤。新時代謀劃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軸,深刻把握我國發展要求和時代潮流,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深化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改革開放又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繁重的事業,必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現在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但決不能有絲毫動搖,改革開放的旗幟必須繼續高高舉起。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新征程上,我們要齊心協力抓好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創造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