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新中國的搖籃,更是延安精神的發祥地,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傳承好、弘揚好、踐行好延安精神是新時代延安人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在弘揚延安精神工作中,延安市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深入研究、大力宣傳、認真踐行要求,結合實際、精心謀劃、勇于創新、扎實推進,用情用力做好弘揚延安精神工作,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弘揚革命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努力為延安增添發展力量。
延安時期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延安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延安精神的重要論述,提高對弘揚延安精神重要意義的認識,準確把握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才能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不斷增進對延安精神的思想認同和行動自覺,才能做到履職盡責,奮發有為,積極主動弘揚延安精神。
延安市加強對延安精神的系統研究,重點闡釋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深入探討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深入挖掘整理紅色資源,認真總結推廣踐行延安精神的先進典型。各縣(市、區)延安精神研究會普遍建立了延安精神研究專家庫,全市共聘請專家215名,積極開展本土紅色文化的挖掘研究工作。相繼開展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延安道路與當代中國——兩個結合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等學術研討會,交流研究成果。創辦《延安精神》雜志,累計發表文章101篇。在縣(市、區)其他刊物上開辦延安精神專欄或印刷活頁,為專家學者和會員開展研討提供平臺。《延安日報》開辦“弘揚延安精神,奮進偉大時代”專欄,專版刊發有關延安精神各類文章。市、縣(區)每年至少編印一本研究成果匯編,內容包括研究論文、紅色資源挖掘整理、先進典型事跡、工作經驗交流等方面。
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充分彰顯,延安市干部群眾政治立場更加堅定,理想信念更加牢固,衷心擁護“兩個確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更加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用以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在延安精神宣傳方面,延安市堅持守正創新,采取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形式,大力宣傳延安精神,促使干部群眾在活動中受到啟發,在精神上得到洗禮。
1985年延安市在全國第一個率先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會,并指導各縣區先后成立縣級研究會。全市延安精神研究會結合實際,普遍組建了延安精神報告團、宣講團、文藝演出團等。各縣(市、區)更加注重宣傳的通俗化、大眾化,深入到基層開展“五進”宣(演)講、報告、演出活動,全市累計開展各類文藝宣講活動400多場次。“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主題節目《延安頌》全國巡回演出、延安精神文藝全市巡回演出等系列活動,受到了社會的熱烈歡迎和好評。各縣區在地方刊物、官方微信號均開辦了“延安精神”專欄,大力宣傳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延安市干部群眾在延安精神的感召下,煥發出奮發有為的激情和推動發展的力量,黨員干部銳意進取,真抓實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更加牢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發揚光大,有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弘揚延安精神,前提是學,關鍵是懂,目的在用。延安市在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中敢于擔當、積極作為,堅持用延安精神建設延安,使延安精神與延安的各項工作密切融合在一起,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芒。
延安市以開展“弘揚延安精神示范基地”活動為重要抓手,大力踐行延安精神,真正讓精神力量落地落實。全市普遍開展了“弘揚延安精神示范基地”創建工作,形成了以創建“弘揚延安精神示范基地”為抓手,試點先行,典型示范,以點帶面,推動全局的工作思路,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市共有省級示范基地10個,市級示范基地115個,縣級示范基地255個。
在延安精神踐行方面,延安市始終堅持抓典型、樹樣板,抓創建、促業務,抓弘揚、促發展,通過創建活動,干部群眾思想、工作、學習、生活作風、精神狀態發生了明顯變化,弘揚延安精神成為創建單位的工作常態,有力促進了單位業務工作的發展。例如,延安能化集團堅持“用延安精神興企創業”,連續五年進入陜西百強企業榜單。延安革命紀念館精心策劃多個原創展覽,推廣到全國各地進行聯展巡展,持續豐富了延安精神的內容。延安中學堅持用延安精神教書育人,凝煉紅色學校的底蘊內涵,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稱贊和肯定。
黨的堅強領導、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是做好新時代弘揚延安精神的關鍵。延安市各級黨委(黨組)把弘揚延安精神工作納入意識形態工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內容,把學習、宣傳、踐行延安精神作為黨建和意識形態工作述職的重要內容。各地各部門各單位都結合工作實際,創新性開展各類弘揚延安精神活動,源源不斷為延安精神的弘揚踐行注入活力和動力。